软启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135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软启动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启动阀,包括壳体、阀芯、弹簧和连接头,壳体为内部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阀芯为内部为空腔的圆柱体,阀芯的前端设有若干个节流孔和若干个过流孔,阀芯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且阀芯的前端抵在壳体的最小内径处,弹簧套在阀芯的外部,连接头为阶梯孔结构,连接头的头端套于阀芯的尾端且连接头的头端与壳体的尾端螺纹连接,壳体的头端为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连接头的尾端为主阀组换向阀接头。该软启动阀在液压支架拉架时,通过节流孔的节流作用,实现缓慢拉架,一方面,有效避免推移油缸推溜腔增压过快的现象,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延长安全阀的寿命;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从主阀组的换向阀进入拉架腔的液流流量。
【专利说明】软启动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支架推移拉架的软启动阀。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煤矿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很多采用倒装的方式,这样可以提高拉架力,适当减小推移力,其原理如图1所示,推移千斤顶推移油缸Gl的推移腔A安装有液控单向阀Fl和安全阀F2,推移时,液控单向阀Fl可以锁定推移位置、防止运输机后退,拉架时,在液控压力的作用下,液控单向阀Fl开启,油缸下腔的油通过进油口返回,实现油缸动作;安全阀F2的作用在于控制液流方向并及时切断封闭高压液体,保护运输机及支架推杆结构件的安全。
[0003]上述液控单向阀Fl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液控单向阀Fl锁定的是推移油缸Gl的推移腔A,拉架时,当高压液作用在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时,由于拉架腔B与推移腔A存在着一定的横截面面积比,一般是1:2左右,因此,打开推移腔A —般会滞后,易造成推移腔压力上升过快,安全阀频繁开启,严重影响安全阀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连接主阀组的换向阀,换向阀流量较大,易造成推移油缸Gl推拉头与支架的推拉头连接处有较大冲击,易造成销子的弯曲断裂和推移油缸Gl推拉头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液压支架推移和拉架过程中液流大小的用于煤矿液压支架推移拉架的软启动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软启动阀,包括壳体、阀芯、弹簧和连接头,所述壳体为内部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所述阀芯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阀芯的前端设有若干个节流孔和若干个过流孔,阀芯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且阀芯的前端抵在壳体的最小内径处,所述弹簧套在阀芯的外部,所述连接头为阶梯孔结构,连接头的头端套于阀芯的尾端且连接头的头端与壳体的尾端螺纹连接,壳体的头端为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连接头的尾端为主阀组换向阀接头,当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时,节流孔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连通,过流孔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隔断;当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节流孔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连通,过流孔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与壳体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与阀芯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孔关于阀芯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过流孔关于阀芯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发明的软启动阀在液压支架拉架时,通过节流孔的节流作用,实现缓慢拉架,一方面,有效避免推移油缸推移腔增压过快的现象,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延长安全阀的寿命;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从主阀组的换向阀进入拉架腔的液流流量,避免流量过大造成的推移油缸推拉头与支架的推拉头连接处的冲击,避免造成销子的弯曲断裂及推移油缸推拉头的断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传统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原理不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软启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发明的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G1—推移油缸、Fl—推移液控单向阀、F2—安全阀、F3—软启动阀、A一推移腔、B一拉架腔、I一壳体、2 —阀芯、3—弹黃、4一连接头、21—节流孔、2—过流孔、5—密封圈、6—密封圈、O—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P—主阀组换向阀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软启动阀包括壳体1、阀芯2、弹簧3和连接头4,壳体I为内部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阀芯2为内部设有空腔的圆柱体,阀芯2的前端设有若干个节流孔21和若干个过流孔22,阀芯2安装于壳体I的内部且阀芯2的前端抵在壳体I的最小内径处,弹簧3套在阀芯2的外部,连接头4为阶梯孔结构,连接头4的头端套于阀芯2的尾端且连接头4的头端与壳体I的尾端螺纹连接,以避免工作过程中连接头4与壳体I脱离。
[0019]壳体I的头端为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0,用于连接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连接头4的尾端为主阀组换向阀接头P,用于连接主阀组的换向阀。
[0020]当弹簧3处于松弛状态时,节流孔21与推移油缸Gl拉架腔接头O连通,过流孔22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O隔断;当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时,节流孔21与推移油缸Gl拉架腔接头O连通,过流孔22与推移油缸Gl拉架腔接头O连通。
[0021 ] 本实施例中的软启动阀通常与普通液控单向阀Fl配合使用,实现煤矿液压支架推移拉架,如图3所示,在传统的千斤顶液压系统上增加软启动阀F3,并将其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O连接在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上,其主阀组换向阀接头P连接在主阀组换向阀的工作口上。
[0022]拉架时,从主阀组换向阀出来的高压液体从P进入软启动阀F3,通过节流孔21,从A进入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这里软启动阀F3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软启动阀F3起节流阀作用,由于软启动阀F3刚开始工作时,高压液体从主阀组换向阀出来,经过软启动阀F3节流孔21的节流作用,进入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的乳化液流量较小,推移腔A不会迅速建立起高压,同时,拉架腔B内未建立起高压,推移油缸Gl动作较慢,推移油缸Gl的推拉头与支架推拉头缓慢接触;与此同时,从软启动阀F3的A接头出来的乳化液分了一路到液控单向阀Fl的控制腔,在推移腔建立起高压之前将推移腔打开,实现推移腔提前泄压;第二阶段:软启动阀F3起单向阀作用,当推移油缸Gl的推拉头与支架推拉头紧密接触,随着负载的增大,推移油缸Gl推移腔A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当压力达到软启动阀完全开启的控制压力时,软启动阀F3的阀芯2在液动力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并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逐渐全部打开,大流量乳化液进入推移油缸Gl的拉架腔B内,实现液压支架的快速拉架。
[0023]为了提高密闭性,保障节流孔21和过流孔22工作的可靠性,本实施例优选在阀芯2与壳体I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5,在连接头4与阀芯2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6。
[0024]为了利于在推移油缸Gl拉架腔B内均匀的建立起压力,本实施例中的若干个节流孔21关于阀芯2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若干个过流孔22也关于阀芯2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
[0025]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最佳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启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阀芯(2)、弹簧(3)和连接头(4),所述壳体(I)为内部设有阶梯孔的圆柱体,所述阀芯(2)为内部为空腔的圆柱体,阀芯(2)的前端设有若干个节流孔(21)和若干个过流孔(22),阀芯(2)安装于壳体(I)的内部且阀芯(2)的前端抵在壳体(I)的最小内径处,所述弹簧(3)套在阀芯(2)的外部,所述连接头(4)为阶梯孔结构,连接头(4)的头端套于阀芯(2)的尾端且连接头(4)的头端与壳体(I)的尾端螺纹连接,壳体(I)的头%5为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A),连接头(4)的尾纟而为王阀组换向阀接头(P),当弹簧(3)处于松弛状态时,节流孔(21)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A)连通,过流孔(22)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A)隔断;当弹簧(3)处于压缩状态时,节流孔(21)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A)连通,过流孔(22)与推移油缸拉架腔接头(A)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与壳体(I)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4)与阀芯(2)的接触面间设有密封圈(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孔(21)关于阀芯(2)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启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孔(22)关于阀芯(2)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分布。
【文档编号】E21D23/18GK203702216SQ20132080259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刘均, 李晓琦, 张列源, 赵红, 刘志霞 申请人:四川航天电液控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