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0214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负压发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井下负压发生器。负压发生器,投捞芯放置在主体内,所述主体包括上接头,上接头下部内侧与上中心管连接,上中心管下部内侧通过密封筒和下中心管连接;投捞芯包括打捞头和打捞杆,打捞头下部螺纹连接打捞杆,打捞杆下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反向转动的凸轮,凸轮座于凸轮座上,凸轮座上方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凸轮座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弹簧,凸轮座下方连接上连接套,上连接套下方连接下连接套,上连接套与下连接套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扩散管,扩散管下方连接喉管,下连接套下方连接桥式连接套,桥式连接套的开口处设置有喷嘴,喷嘴下方连接喷嘴压套,喷嘴压套位于桥式连接套的内部,桥式连接套下方连接导向头。
【专利说明】负压发生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负压发生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油井用井下负压发生器性能单一,仅能用于从地层返排液体,也有的施工复杂,加工难度大,不利于井下负压发生器的推广应用。油田运行过程中油井需要进行酸化,而进行酸化后,直接进行洗井排酸,排酸效果不好,井底及地层的酸液不能及时排出地面,作业时间长,导致酸化后二次沉淀污染油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发生器,能提高地层改造的效果,大大减少作业时间,降低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负压发生器,包括主体(1)和投捞芯(2 ),投捞芯(2 )放置在主体(1)内,所述主体
(I)包括上接头(3),上接头(3)下部内侧与上中心管(7)连接,上中心管(7)下部内侧通过密封筒(11)和下中心管(16)连接,密封筒(11)上开有通孔,上中心管(7)的下部外侧同时连接外管(10),外管(10)中下部开有通孔,上接头(3)和外管(10)之间设置有弹簧(8),上接头(3)和弹簧(8)之间设置有调节环(6),外管(10)和下中心管(16)之间设置活塞环
(13),活塞环(13)底部外凸且顶着外管(10),活塞环(13)下方设置扶正套(15);投捞芯(2)包括打捞头(17)和打捞杆(18),打捞头(17)下部螺纹连接打捞杆(18),打捞杆(18)下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反向转动的凸轮(21),凸轮(21)座于凸轮座(23)上,凸轮座(23)上方设置有弹簧座(19),弹簧座(19)环设在打捞杆(18)上,弹簧座(19)与凸轮座(23)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弹簧(20 ),弹簧(20 )环绕打捞杆(18 )设置且一端顶着弹簧座(19 )另一端顶着打捞杆(18)的下端外侧凸起部,凸轮座(23)下方连接上连接套(27),上连接套(27)下方连接下连接套(29),上连接套(27)与下连接套(29)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扩散管(28),扩散管(28)下方连接喉管(30),下连接套(29)下方连接桥式连接套(32),桥式连接套(32)的开口处设置有喷嘴(35),喷嘴(35)下方连接喷嘴压套(33),喷嘴压套(33)位于桥式连接套(32 )的内部,桥式连接套(32)下方连接导向头(34)。
[0006]具体的,所述上接头(3)与上中心管(7)螺纹连接且通过O型密封圈(4)密封,连接后通过剪钉(5)固定防脱扣。
[0007]具体的,所述上中心管(7)与密封筒(11)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9)。
[0008]具体的,所述活塞环(13 )与外管(10 )和下中心管(16 )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12 )和O型密封圈(14)密封。
[0009]具体的,所述凸轮中心分别设置有扭簧,扭簧内放置有扭簧销。
[0010]具体的,所述凸轮座(23)与上连接套(27)连接处设置螺钉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油田酸化后酸液对油层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在酸化后可直接进行负压排酸,经过负压发生器的通道能最大程度的吸排地层的残酸。本实用新型集酸化、排酸一体,节约了作业成本,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投捞芯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桥式连接套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桥式连接套A面视图;
[0017]图6是导向头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导向头B面视图;
[0019]图8是本实用新型酸化和排酸施工的井下负压排酸管柱结构示意图;
[0020]C为油层。
[0021]I主体2投捞芯 3上接头40型密封圈5螺钉6调节环7上中心管8弹簧90型密封圈10外管11密封筒120型密封圈13活塞环140型密封圈15扶正套16下中心管17打捞头18打捞杆19弹簧座20弹簧21凸轮22扭簧23凸轮座24扭簧25扭簧销26螺钉27上连接套28扩散管29下连接套30喉管310型密封圈32桥式连接套33喷嘴压套34导向头35喷嘴360型密封圈37油管38负压发生器39封隔器40套管41喇叭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发生器,包括主体(I)和投捞芯(2 )。投捞芯(2 )放置在主体(I)内。
[0023]所述主体(I)包括上接头(3),上接头(3)下部内侧与上中心管(7)连接,所述上接头(3)与上中心管(7)螺纹连接且通过O型密封圈(4)密封,连接后通过剪钉(5)固定防脱扣。上中心管(7)下部内侧通过密封筒(11)和下中心管(16)连接,上中心管(7)与密封筒(11)之间有O型密封圈(9 )密封,密封筒(11)上开有通孔,上中心管(7 )的下部外侧同时连接外管(10),外管(10)中下部开有通孔。上接头(3)和外管(10)之间设置有弹簧(8),上接头(3)和弹簧(8)之间设置有调节环(6)。外管(10)和下中心管(16)之间设置活塞环(13),活塞环(13)与外管(10)和下中心管(16)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12)和O型密封圈(14)密封,活塞环(13)底部外凸且顶着外管(10),活塞环(13)下方设置扶正套(15)。
[0024]投捞芯(2)包括打捞头(17)和打捞杆(18),打捞头(17)下部螺纹连接打捞杆
(18)。打捞杆(18)下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反向转动的凸轮(21 ),凸轮中心分别设置有扭簧
(22)和扭簧(24),扭簧内放置有扭簧销。凸轮(21)座于凸轮座(23)上,凸轮座(23)上方设置有弹簧座(19),弹簧座(19)环设在打捞杆(18)上。弹簧座(19)与凸轮座(23)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弹簧(20),弹簧(20)环绕打捞杆(18)设置且一端顶着弹簧座(19)另一端顶着打捞杆(18)的下端外侧凸起部。凸轮座(23)下方连接上连接套(27),凸轮座(23)与上连接套(27 )连接处设置螺钉(26 )固定。上连接套(27 )下方连接下连接套(29 ),上连接套(27 )与下连接套(29)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扩散管(28)。扩散管(28)下方连接喉管(30),下连接套(29)下方连接桥式连接套(32),桥式连接套(32)的开口处设置有喷嘴(35),喷嘴(35)下方连接喷嘴压套(33 ),喷嘴压套(33 )位于桥式连接套(32 )的内部,桥式连接套(32 )下方连接导向头(34)。
[0025]投捞芯(2)放置在主体(I)内时,下连接套(29)与主体(I)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
(31)达到密封效果,桥式连接套(32)与主体(I)之间也放置O型密封圈(36)达到密封效
果O
[0026]使用本实用新型酸化或常规洗井时需用相关的负压排酸管柱,此种负压排酸管柱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发生器,如图8所示,而且还包括油管(37)和套管(40),油管
(37)位于套管(40)内,油管(37)连接到井口。所述油管(37)下方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负压发生器(38),负压发生器(38)下方连接封隔器(39),封隔器将油管(37)与套管(40)中间部分环空封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负压排酸管柱的底部设置有喇叭口(41),喇叭口(41)位于套管(40) —侧,方便将检测用器械放入套管内。
[0027]将负压排酸管柱下到设计位置,而负压发生器(38)的主体(I)也随着负压排酸管柱下到设定的位置,坐封封隔器(39),封隔油管(37)和套管(40)中间部分环空,进行酸化作业;酸化完成后,从套管(40)泵入动力液体,从油管(37)投入负压发生器(38)的投捞芯
(2),投捞芯(2)的凸轮(21)卡在主体(I)上,下压负压排酸管柱,由于弹簧(8)的作用使主体(I)上的外管(10)不能向上去,负压发生器(38)的主体上(I)的密封筒(11)上的通孔与外管(10)上的通孔相通,动力液体进入负压发生器桥式连接套(32)内,桥式连接套(32)本身是有通道的,动力液体顺着桥式连接套(32)的通道进入到喷嘴(35)内,喷嘴(35)喷出动力液体形成射流,喷嘴(35)处产生负压,迫使底部酸液随动力液体一同排出,返出进口,减小酸化后二次沉淀对油层的污染,提高酸化效果。
[00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负压发生器,包括主体(I)和投捞芯(2),投捞芯(2)放置在主体(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I)包括上接头(3),上接头(3)下部内侧与上中心管(7)连接,上中心管(7)下部内侧通过密封筒(11)和下中心管(16)连接,密封筒(11)上开有通孔,上中心管(7)的下部外侧同时连接外管(10),外管(10)中下部开有通孔,上接头(3)和外管(10)之间设置有弹簧(8),上接头(3)和弹簧(8)之间设置有调节环(6),外管(10 )和下中心管(16)之间设置活塞环(13),活塞环(13)底部外凸且顶着外管(10),活塞环(13)下方设置扶正套(15);投捞芯(2 )包括打捞头(17 )和打捞杆(18 ),打捞头(17 )下部螺纹连接打捞杆(18 ),打捞杆(18)下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反向转动的凸轮(21),凸轮(21)座于凸轮座(23)上,凸轮座(23)上方设置有弹簧座(19),弹簧座(19)环设在打捞杆(18)上,弹簧座(19)与凸轮座(23)之间的空间内设置弹簧(20),弹簧(20)环绕打捞杆(18)设置且一端顶着弹簧座(19)另一端顶着打捞杆(18 )的下端外侧凸起部,凸轮座(23 )下方连接上连接套(27 ),上连接套(27 )下方连接下连接套(29),上连接套(27)与下连接套(29)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扩散管(28),扩散管(28)下方连接喉管(30),下连接套(29)下方连接桥式连接套(32),桥式连接套(32)的开口处设置有喷嘴(35),喷嘴(35)下方连接喷嘴压套(33),喷嘴压套(33)位于桥式连接套(32)的内部,桥式连接套(32)下方连接导向头(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3)与上中心管(7)螺纹连接且通过O型密封圈(4)密封,连接后通过剪钉(5)固定防脱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中心管(7)与密封筒(11)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13)与外管(10)和下中心管(16)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12)和O型密封圈(14)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中心分别设置有扭簧,扭簧内放置有扭簧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负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座(23)与上连接套(27)连接处设置螺钉(26)固定。
【文档编号】E21B37/06GK203655240SQ201320856452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4日
【发明者】苗长山, 李军, 宾乐峰, 张贵芳, 向明兰 申请人: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