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

文档序号:530465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采用桩洞法进行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端面施工的过程中,先进行上层导洞的降水,然后进行上层导洞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上层导洞中中间导洞的高度比两边导洞的高度高Ncm;在对上层导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下层导洞的降水,当下层导洞降水达到无水条件后再进行下层导洞的开挖及支护施工,其中,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高度小于中间导洞的高度,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宽度小于中间导洞的宽度。本发明可以适应性强,废弃工程量少,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粧洞法施工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目前国内城市地铁车站采用暗挖“PBA”工法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按照该工法常规的施工顺序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尤其是在遇不良地质情况或复杂周围环境条件下仍旧按照该工法常规要求施工难度极大,没有及时对设计断面进行优化导致后续施工难度极大和废弃工程量较多。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适应性强,废弃工程量少,成本低。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采用桩洞法进行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端面施工的过程中,先进行上层导洞的降水,然后进行上层导洞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上层导洞中中间导洞的高度比两边导洞的高度高Ncm ;在对上层导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下层导洞的降水,当下层导洞降水达到无水条件后再进行下层导洞的开挖及支护施工,其中,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高度小于中间导洞的高度,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宽度小于中间导洞的宽度。
[0005]N 等于 70。
[000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先进行上层导洞的降水,再进行上层导洞的开挖,在对上层导洞开挖的过程中进行下层导洞的降水,当下层导洞的降水达到降水条件后即可进行下层导洞的开挖,同时上层导洞中中间导洞的高度高于两边导洞的高度,可以有效的增加梁顶与导洞顶之间的高度,利于梁结构的施工,另外,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高度及宽度均小于中间导洞的高度及宽度,有效的提高两边导洞在开挖及支护阶段的安全性,降低废弃工程量,降低工程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0]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采用桩洞法进行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端面施工的过程中,先进行上层导洞的降水,然后进行上层导洞的施工,施工过程中,将上层导洞中中间导洞的高度比两边导洞的高度高Ncm ;在对上层导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下层导洞的降水,当下层导洞降水达到无水条件后再进行下层导洞的开挖及支护施工,其中,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高度小于中间导洞的高度,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宽度小于中间导洞的宽度。
[0011]N 等于 70。
[0012]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桩洞法进行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端面施工的过程中,先进行上层导洞的降水,然后进行上层导洞的施工,施工过程中,使上层导洞中中间导洞的高度比两边导洞的高度高Ncm ;在对上层导洞开挖及支护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下层导洞的降水,当下层导洞降水达到无水条件后再进行下层导洞的开挖及支护施工,其中,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高度小于中间导洞的高度,下层导洞中两边导洞的宽度小于中间导洞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铁车站非对称断面桩洞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70。
【文档编号】E21D13/02GK103867218SQ20141013143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宋战平, 张丹锋, 刘可, 宋云财, 曲建生, 亢超刚, 王新强, 林吉兴, 张立华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