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

文档序号:531005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巷道掘进头前方富水区的探测方法,具体为“有掘必探”超前物探瞬变电磁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距离巷道掘进头100米处进行第一次探测;距离第一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探测,距离第二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第三次探测……距离倒数第三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倒数第二次探测,最后在巷道掘进头处完成最后一次探测。本发明提供了“有掘必探”超前物探瞬变电磁法,该方法在掘进巷道上设置多个探测点,通过多点叠加消除“盲区”,保证探测的精度,达到“有掘必探” 超前物探的作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专利说明】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巷道掘进头前方富水区的探测方法,具体为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掘进头前方是突水事故易发的关键区域和危险区域,预先精细探明这一有效距离内的富含水体情况,就可以有效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准确探明富水区的位置和范围,从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原理是利用不接地回线向采掘空间周围的煤岩体中发射一次场,通过在发射间歇测量巷道掘进头前方煤岩体中电性不均匀体感应产生的二次场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可以测定巷道掘进头前方富水区的位置和范围,传统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布置在巷道掘进头处,发射线圈向巷道掘进头正前方、正前方偏左和正前方偏右方向发射电磁波,但由于瞬变电磁一次场的干扰使早期信号产生了探测“盲区”,因此矿井瞬变电磁法存在一个最小探测距离,即巷道掘进头和最小探测距离之间的区域的富含水体情况无法探明,无法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矿井瞬变电磁法存在测量盲区的问题,提供了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
[0004]本发明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距离巷道掘进头100米处进行第一次探测;
距离第一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探测,距离第二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第三次探测……,距离倒数第三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倒数第二次探测,最后在巷道掘进头处完成最后一次探测。
[0005]本发明通过在掘进巷道上设置多个探测点,掘进巷道上的探测点的测量区域可以消除掘进巷道掘进头处最后一个探测点的探测“盲区”,且研发人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在距离巷道掘进头100米处进行第一次探测,并至少10个探测点可消除巷道掘进头处最后一个探测点的探测“盲区”,为此研发人员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
[0006]本发明提供了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该方法在掘进巷道上设置多个探测点,通过多点叠加消除“盲区”,保证探测的精度,达到“有掘必探”超前物探的作用,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7]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距离巷道掘进头100米处进行第一次探测;距离第一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探测,距离第二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第三次探测……,距离倒数第三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倒数第二次探测,最后在巷道掘进头处完成最后一次探测。
【权利要求】
1.瞬变电磁分次探测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距离巷道掘进头100米处进行第一次探测;距离第一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位置进行第二次探测,距离第二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第三次探测……,距离倒数第三次探测点前方最远10米的地方进行倒数第 二次探测,最后在巷道掘进头处完成最后一次探测。
【文档编号】E21B47/092GK104502985SQ201410667846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于斌, 郭金刚, 闫志义, 刘敬, 吴跃平, 刘胜, 高宇平, 刘英威, 王一伟, 戴香华, 刘 文, 纪润清, 张郑伟 申请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