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边坡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687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市政边坡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包括沿坡体的自然坡面铺设的尼龙层、喷射在所述尼龙层上的植生基质层、以及铺设于植生基质层上的钢丝网层,其中,所述尼龙层由尼龙交错编织组成,通过沿坡面布置的多个第一锚钉与坡体固定;所述钢丝网层由钢丝交错编织组成,所述钢丝网层的网孔远大于所述尼龙层的孔隙,所述钢丝网层的外周通过多个第二锚钉与坡体固定,且所述钢丝网层的钢丝交错处设置有朝向内侧以穿过植生基质层和尼龙层刺入坡体的多个刺针。这样的护坡系统不但加强了坡体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很好的恢复坡体生态,使得坡体能够很好的融入周围环境,不会形成地貌创伤。
【专利说明】市政边坡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施,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市政边坡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交通、水利和城建等工程建设中需要对挖开的边坡采取防护工程措施,以防止 边坡失稳而发生次生灾害。对于道路、房屋等建筑设施附近的危险边坡,也需要采取防护措 施,以免发生次生灾害。
[0003] 目前采用的边坡防护处理措施,都会首先将边坡清理整平,然后进行相应的护坡 处理,例如进行格栅防护、砌石防护、封面防护等等。这样处理后的坡体稳定性较好,但是由 于人工处理太明显,这样的坡体防护工程景观质量较差,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形成 永久的地貌创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沿坡体 的自然坡面设置的能够恢复生态、融入周围环境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包括 沿坡体的自然坡面铺设的尼龙层、喷射在所述尼龙层上的植生基质层、以及铺设于植生基 质层上的钢丝网层,其中,所述尼龙层由尼龙交错编织组成,通过沿坡面布置的多个第一锚 钉与坡体固定;所述钢丝网层由钢丝交错编织组成,所述钢丝网层的网孔远大于所述尼龙 层的孔隙,所述钢丝网层的外周通过多个第二锚钉与坡体固定,且所述钢丝网层的钢丝交 错处设置有朝向内侧以穿过植生基质层和尼龙层刺入坡体的多个刺针。
[0006] -个实施例中,所述市政边坡防护系统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坡面顶端的截水沟和开 设在所述坡面底端的排水沟,所述截水沟与所述排水沟通过排水管相连通。
[0007] -个实施例中,所述截水沟与所述排水管之间还设有过滤网。
[0008] -个实施例中,所述植生基质层的厚度为8 - 10cm。
[0009] -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钉和第二锚钉为螺纹锚钉。
[0010]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刺针焊接固定于所述钢丝网层内侧的钢丝交错处。
[0011] 本实用新型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的尼龙层、植生基质层和钢丝网层均沿坡体的自 然坡面铺设,无需人为整平,柔性且密集的尼龙层可以很好的与坡面接触以防止坡体土壤 流失,并可以更好得附着植生基质层,植生基质层内的植物生长出来后,其根系可以穿透尼 龙层长入坡体内以强化坡体,其上端可以穿过钢丝网层向外生长,形成坡面绿化。这样的护 坡系统不但加强了坡体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很好的恢复坡体生态,使得坡体能够很好的融 入周围环境,不会形成地貌创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所示,该市政边坡防护系统10主要由沿坡体1的自然坡面2铺设的尼龙层11、植生基 质层12和钢丝网层13构成。尼龙层11由尼龙交错编织组成,具有一定的密度的同时又有 很多的孔隙。例如,可以将多股尼龙交错编织形成该尼龙层11。由于尼龙层11是柔性的, 能够很好的沿坡面2的自然形态铺设,并能很好的与坡面2接触。然后,通过沿坡面2布置 的多个第一锚钉14将尼龙层11与坡体1固定。第一铆钉14可以采用螺纹锚钉,其数量和 位置可以根据坡面2的大小以及形态来具体配置。植生基质层12由土壤、有机肥、缓释肥、 种子、保水剂和粘合剂等的混合物喷射并附着在尼龙层11上形成。由于尼龙层11存在孔 隙,植生基质层12可以一定程度的渗入尼龙层11内,以加强附着力。优选地植生基质层12 的厚度为8-lOcm。植生基质层12内的种子可以是各种适合在植生基质层12内生长的草和 /或低矮灌木的种子。植生基质层12的外侧再铺设钢丝网层13。钢丝网层13由钢丝交错 编织组成,其网孔远大于尼龙层11的孔隙,足以够植生基质层12内的草和/或低矮灌木从 其中穿出。由于钢丝网层13也具有一定的柔性,因而亦能够很好的沿坡面2的自然形态铺 设。铺设好的钢丝网层13沿其外周通过沿坡面2布置的多个第二锚钉15与坡体1固定。 钢丝网层13的钢丝交错处还设置有朝向内侧延伸的多个刺针16。刺针16可以焊接固定于 钢丝网层13内侧的钢丝交错处,以穿过植生基质层12和尼龙层11刺入坡体1内,辅助钢 丝网层13更好的与坡体1固定。
[0016] 进一步如图1所示,坡面2顶端开设有截水沟17,以在大雨时将上游流水接入,避 免对坡体1及其上的各护坡层造成损坏。坡面2底端还开设有排水沟18,排水沟18通过排 水管19与截水沟17相连通,以将坡顶截水沟17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19迅速排入坡底排 水沟18内,并进一步通过排水沟18排出。截水沟17与排水管19之间还设有过滤网191, 用以过滤水中较大的杂物,避免排水管19堵塞而影响排水。
[00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坡体的自然坡面铺设的尼龙层、喷射在 所述尼龙层上的植生基质层、以及铺设于植生基质层上的钢丝网层,其中,所述尼龙层由尼 龙交错编织组成,通过沿坡面布置的多个第一锚钉与坡体固定;所述钢丝网层由钢丝交错 编织组成,所述钢丝网层的网孔远大于所述尼龙层的孔隙,所述钢丝网层的外周通过多个 第二锚钉与坡体固定,且所述钢丝网层的钢丝交错处设置有朝向内侧以穿过植生基质层和 尼龙层刺入坡体的多个刺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市政边坡防护系统还 包括开设在所述坡面顶端的截水沟和开设在所述坡面底端的排水沟,所述截水沟与所述排 水沟通过排水管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与所述排水管 之间还设有过滤网。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基质层的厚度为 8 - 10cm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钉和第二锚钉 为螺纹锚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刺针焊接固定于所述 钢丝网层内侧的钢丝交错处。
【文档编号】E02D19/02GK203905030SQ20142031689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纪咏溪 申请人:梅州市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