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2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包括取土杆本体,取土杆本体包括上部的丝杆及下部的取土套,丝杆的上端带有把手,所述取土套的下端连接有锥形套。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取土杆相比,于取土套的下端连接锥形套,避免土样脱离取土套,实现一次取样,提高取样效率。
【专利说明】 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土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地质勘探领域中,采集土样品时常常用到取土器。现有的取土器结构包括圆环形底座,底座的中心固连有导向座,导向座的中心滑动装置取土杆,取土杆为上端带有丝杆下端带有取土套的结构,丝杆螺旋连接于丝杆座内,丝杆座与圆环形底座固定连接。上述结构的取土器的取土杆存在的缺点是:取土杆的下端为筒形装结构,取土后脱离地面时,土样品容易从筒内脱落,导致需要多次取土,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进行研宄及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方便使用、效率高的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包括取土杆本体,取土杆本体包括上部的丝杆及下部的取土套,丝杆的上端带有把手,所述取土套的下端连接有锥形套。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锥形套的下端内径小于取土套的内径。
[0008]所述锥形套为锥形弹簧。
[0009]所述锥形弹簧的弹簧丝截面为矩形结构。
[0010]所述把手的两端分别带有通孔。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取土杆相比,于取土套的下端连接锥形套,避免土样脱离取土套,实现一次取样,提高取样效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0014]其中:1、丝杆;2、取土套;3、锥形套;4、把手;4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包括取土杆本体,取土杆本体包括上部的丝杆I及下部的取土套2,丝杆I的上端带有把手4,把手4的两端分别带有通孔41,以方便手部操作。取土套2的下端连接有锥形套3,锥形套3与取土套2焊接在一起,锥形套3的下端内径小于取土套2的内径。
[0017]锥形套3可以为普通的锥形环结构,但优选为图1中的锥形弹簧结构,为避免土样脱落,锥形弹簧的弹簧丝截面最好设置为矩形结构。
[0018]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取土杆相比,于取土套的下端连接锥形套,避免土样脱离取土套,实现一次取样,提高取样效率。
[0019]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包括取土杆本体,取土杆本体包括上部的丝杆(I)及下部的取土套(2),丝杆(I)的上端带有把手(4),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土套(2)的下端连接有锥形套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3)的下端内径小于取土套(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套(3)为锥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弹簧的弹簧丝截面为矩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取土器的取土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的两端分别带有通孔(41)。
【文档编号】E02D1/04GK204252107SQ201420699179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9日
【发明者】苏刚, 姚风雷, 鲍新毅 申请人:无锡中地地质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