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7017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油气是伴随石油从油井中出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等。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油气生成有以下条件,首先,要看生油层中有机质数量的多少,通常称为"有机质丰度"。主要测定其中残留的有机碳含量,以确定一个地区有无生油层、有多少生油层,并把它们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好的、中等的和差的生油层,进行分类评价。第二,要看生油层中有机质质量的优劣,通常称为"有机质类型"。根据生物来源,把生油母质的干酪根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为腐泥型有机质,生物来源主要是水中的浮游动植物,为i型干酪根,属质量最好的有机质。第二类为腐植型有机质,生物来源主要是高等植物,为iii型干酪根,属质量较差的有机质。第三类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型有机质,为ii型干酪根,是质量较好的有机质。实验室通过对样品的分析结果,按一定的标准确定一个地区的有机质类型,对有机质的质量做出评价。第三,要看有机质是否已经生成了油和气,通常称为"有机质的成熟度",当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机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成油以后。换句话说,如果不具备生成石油的"火候",有机质最多、最好也是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所以研究有机质的成熟度是很重要的一环。分析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间接反映有机质在地下经历的温度过程。根据这些数据,把成熟度分为不成熟、生油高峰、湿气、干气(干气是指其成因与石油有关,而含乙烷以上的重烃很少,甲烷含量95%以上的可燃天然气。至于生物气和煤型气的成份与此相近,但成因不同,另当别论。)等四个阶段。评价有机质处在什么成熟阶段,可以告诉人们在某个地区是有利于找油还是找气。第四,要看生成的油或气是来自那个生油层的,通常称为"油源对比"。即在找到油气后,运用"指纹化合物"(或称生物标志化合物)把油气与生油岩进行对比,探索生油岩和油气之间的亲缘关系,研究所生成的油和气是来自那个生油层的。不难想象,提供油源的生油层越多,油源就越丰富,对形成油气田就更为有利。在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钻进效率,而且防止了钻头齿被碰撞,使得钻进过程稳定,原油不会泄露,解决了现有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下钻:将钻杆住下入井中,使钻头接触井底,准备钻井;

(2)正常钻进:启动转盘通过钻杆住带动井底钻头旋转,借助手刹车进行刹车,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以破碎岩石,同时开动泥浆泵循环泥浆,冲刷井底,携出岩屑,保护井壁,冷却钻具;

(3)接单根:随着正常钻进的继续进行,井眼的不断加深,需不断地接入长钻杆柱;

(4)起钻:需要更换钻头时便将井中全部钻柱取出;

(5)起钻结束:将钻头提出井头,用专业工具卸下旧钻头,换上新钻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钻进效率,而且防止了钻头齿被碰撞,使得钻进过程稳定,原油不会泄露,解决了现有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下钻:将钻杆住下入井中,使钻头接触井底,准备钻井;

(2)正常钻进:启动转盘通过钻杆住带动井底钻头旋转,借助手刹车进行刹车,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以破碎岩石,同时开动泥浆泵循环泥浆,冲刷井底,携出岩屑,保护井壁,冷却钻具;

(3)接单根:随着正常钻进的继续进行,井眼的不断加深,需不断地接入长钻杆柱;

(4)起钻:需要更换钻头时便将井中全部钻柱取出;

(5)起钻结束:将钻头提出井头,用专业工具卸下旧钻头,换上新钻头。

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钻进效率,而且防止了钻头齿被碰撞,使得钻进过程稳定,原油不会泄露,解决了现有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快速钻进的作业方法,将钻杆住下入井中,使钻头接触井底,准备钻井;启动转盘通过钻杆住带动井底钻头旋转,借助手刹车进行刹车,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以破碎岩石,同时开动泥浆泵循环泥浆,冲刷井底,携出岩屑,保护井壁,冷却钻具;随着正常钻进的继续进行,井眼的不断加深,需不断地接入长钻杆柱;需要更换钻头时便将井中全部钻柱取出;将钻头提出井头,用专业工具卸下旧钻头,换上新钻头。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钻进效率,而且防止了钻头齿被碰撞,使得钻进过程稳定,原油不会泄露,解决了现有海上钻井平台上,由于其特殊位置的限制,使得钻进施工时难度很大,容易造成钻头碰齿,造成齿脱落,甚至造成原油泄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鹏
技术研发日:2016.08.19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