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板材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5798发布日期:2018-09-21 19:4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地铁、公路、铁路隧道中的防水板材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地铁、公路、铁路隧道建设中采用暗挖隧道结构,如图1-图2所示,首先在隧道外沿与岩土层1接触的面层上喷射一个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然后,铺设一层普通防水板材3;在普通防水板材3外做一个二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即完成隧道结构。

但在实际建设中,甚至包括所有的工程结束后,仍然在现隧道内出现多处渗水、漏水的现象。因此,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各处补漏操作,使得设施在建设或运行过程中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修补。特别是,经常出现补了几个渗水、漏水点后,不久又有新的渗水、漏水点出现。其原因是:

1、由于内衬结构施工是在防水板材施工完成后进行的,而二衬结构施工时需要先绑扎钢筋结构,然后浇筑混凝土。因此,在施工操作时难免会破坏防水板材。

2、防水板材是聚氨酯材料的上下两面平板,其厚度仅仅为1.5毫米左右,很容易被破坏,却难以被发现。

3、由于防水板材是一种聚酯材料,防水板材的内外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它们与防水板材之间均不可能是紧密的结合。

所以,一旦地下水通过初衬结构渗透到防水板材的外层,会沿防水板材到处流动,一旦遇到刺破点,就会从防水板材的外部漏进防水板材与二衬之间,并在其间隙内积存流动。一旦突破二衬结构,就会出现渗水或漏水现象。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将二衬的渗漏点补好,但防水板材与二衬之间流动积水在地下水的压力下仍会向其它地方窜动而渗漏。故根本无法解决二衬结构渗漏点补漏后再次漏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防水板材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防水板材可有效地防止在防水板材与二衬结构之间流动积水在地下水的压力下会向其它地方窜动而渗漏,故无须再反复进行补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水板材,具有防水板材正面及防水板材反面;在防水板材正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具有凸棱、且其中部为内凹结构;防水板材反面为平面结构。

其中,所述的防水板材为聚乙烯材料。

所述的防水板材的厚度为1~5毫米左右;所述的凸棱距内凹结构底部的高度为1~2.5厘米;且凸棱的宽度与防水板材的厚度相同。

所述的内凹结构的底部为平面,该平面与凸棱的内侧面夹角为90°;该平面与防水板材反面的厚度为1.5毫米左右。

所述的内凹结构,为均匀相邻排列,其形状包括矩形、蜂窝状六边形或其它内角封闭的多边形形状。

一种防水板材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

a、在隧道外沿与岩土层接触的面层喷射一个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

b、在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上铺设防水板材;将防水板材反面与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贴合

c、在防水板材正面设置二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中的金属钢筋结构;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嵌入到防水板材的内凹结构中,从而形成防水板材与二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的紧密结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发明在防水板材上所设有的凸棱、内凹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在本发明这种防渗漏结构阻挡下,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所出现的四处渗漏水现象,从而无须进行重复补漏工作,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防水板材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防水板材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防水板材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水板材实施例1结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岩土层1;钢筋混凝土层2、2’;

普通防水板材3;普通防水板材正面3a;普通防水板材反面3b;

防水板材33;防水板材正面33a;防水板材反面33b;

内凹结构331;凸棱3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防水板材33,具有防水板材正面33a及防水板材反面33b;在防水板材正面33a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具有凸棱332、且其中部为内凹结构331;防水板材反面33b为平面结构。

其中,所述的防水板材33为聚乙烯材料。

所述的防水板材33的厚度为1.5毫米左右;所述的凸棱332的距内凹结构331底部的高度为1~2.5厘米;且凸棱332的宽度与防水板材33的厚度相同。

所述的内凹结构331的底部为平面,该平面与凸棱332的内侧面夹角为90°;该平面与防水板材反面33b的厚度为1.5毫米左右。

所述的内凹结构331,为均匀相邻排列,其形状包括矩形、蜂窝状六边形或其它内角封闭的多边形形状。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步骤,它包括:

a、在隧道外沿与岩土层1接触的面层喷射一个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

b、在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上铺设防水板材33;将防水板材反面33b与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贴合;

c、在防水板材正面33a的上面先设置二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中的金属钢筋结构;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使得混凝土嵌入到防水板材33的内凹结构331中,从而形成防水板材33与二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的紧密结合。

当沿土层内的地下水在其压力下一旦突破初衬结构钢筋混凝土层2,防水板材33发生渗漏现象,其渗漏的水在内凹结构331的凸棱结构332阻挡下,只能在某一个内凹结构331的底面中积存,或在该点产生渗漏,但不会出现窜水而发生到处渗漏而找不到渗漏原点的现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板材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防水板材具有防水板材正面及防水板材反面;在防水板材正面上均匀设有若干个具有凸棱、且其中部为内凹结构;防水板材反面为平面结构。所述的防水板材为聚乙烯材料。所述的防水板材的厚度为1~5毫米左右;所述的凸棱距内凹结构底部的高度为1~2.5厘米;且凸棱的宽度与防水板材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内凹结构,为均匀相邻排列,其形状包括矩形、蜂窝状六边形或其它内角封闭的多边形形状。由于本发明在防水板材上所设有的凸棱、内凹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难题,在本发明这种防渗漏结构阻挡下,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所出现的四处渗漏水现象,从而无须进行重复补漏工作,故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禹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禹彤
技术研发日:2018.05.29
技术公布日:2018.0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