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88942发布日期:2018-11-17 01:3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裂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



背景技术:

稠油,顾名思义,是一种比较粘稠的石油。因其粘度高,密度大,国外一般都称之为重油,我们习惯称之为稠油,这是相对稀油而命名的。稠油是异常流体开发中难度较大的一种,现有技术中针对稠油粘度大等特征和各油藏的构造可采取不同的采油工艺。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稠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以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但是这些措施都是从采油工艺上对稠油开采产量进行提高,而没有考虑从增产施工上入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稠油开采产量进行提高都是从采油工艺上考虑的问题,实现从增产措施上提高稠油开采采收率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自上而下连接在所述管体上的安全接头、上水力锚、第一封隔器、第一喷砂器、第二封隔器、下水力锚、第三封隔器、第二喷砂器;所述第一封隔器与第一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安全接头、上水力锚、第一封隔器依次相邻,所述第一喷砂器、第二封隔器、下水力锚、第三封隔器依次相邻;所述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的管体内设置垂直于管体轴线的丝线。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稠油开采产量进行提高都是从采油工艺上考虑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在下入井内进行增产作业的管体上自上而下连接安全接头、上水力锚、第一封隔器、第一喷砂器、第二封隔器、下水力锚、第三封隔器、第二喷砂器,能够满足一次下井对上下两段油层进行的压裂作业。安全接头位于最上方,用于遭遇井下事故时进行脱手,上水力锚保持上部稳定,第一封隔器和第二封隔器之间设置第一喷砂器,其中第一封隔器与第一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因此可以灵活调整第一喷砂器的位置使其位于上端油层的中部位置,利用第二封隔器提供承载基座并封隔下部井段,利用第一封隔器封隔油层以上的井段,从而使得上段油层相对密闭,通过第一喷砂器进行上段油层的压裂施工;下水力锚保持管柱下部稳定,与上水力锚共同配合,通过两点定直线原理保证整个管柱在井内的结构稳定。下水力锚下通过第三封隔器,在第三封隔器至井底之间构成相对密闭的空间,第二喷砂器位于该段区间内,因此通过第二喷砂器可以进行下部油层的压裂作业,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因此可以在地面配管时就灵活调整第二喷砂器距离第三封隔器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二喷砂器位于下方油层的中间位置,从而对下方油层进行效果更好的压裂施工。对于稠油油藏来说,压裂难度比常规油藏更大,压裂液在入井过程中长期沿管体内部流动容易沿着管壁形成环形的层流,导致压裂液的冲击力和破岩能力都下降,对于地层缝隙内处于粘滞状态的原油的冲击力也更低,导致破开岩层缝隙的能力被削弱。为此本发明还在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的管体内设置垂直于管体轴线的丝线,通过第二喷砂器喷出的压裂液需要先经过丝线的干扰,在丝线作用下,压裂液的流态被完全搅乱,即使形成了层流流态也会被快速破坏恢复成紊流状态,因此提高压裂液对带有粘滞流体的地层的冲击破裂能力,以此从增产措施上提高稠油开采效率。

优选的,所述管体为油管或钻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砂器为滑套喷砂器,所述第二喷砂器为割缝喷砂器。滑套喷砂器为现有技术,便于在上层压裂完成后,投球憋压剪断滑套喷砂器处的销钉,从而在不影响上层已压裂地层的情况下进行下段油层的压裂作业,相较于传统的必须先进行下段压裂,再进行上段压裂的方式,本方案使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

优选的,所述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12m。便于进行整体管柱的配长。

优选的,所述丝线有若干根,每根丝线的两端都固定连接在管体内壁上,每根丝线均与管体轴线相交。进一步提高本发明对于压裂液流态的控制,提高对粘滞油层的冲击与破碎能力。

优选的,所述丝线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确保丝线的强度与使用寿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利用第二封隔器提供承载基座并封隔下部井段,利用第一封隔器封隔油层以上的井段,从而使得上段油层相对密闭,通过第一喷砂器进行上段油层的压裂施工。在第三封隔器至井底之间构成相对密闭的空间,第二喷砂器位于该段区间内,因此通过第二喷砂器可以进行下部油层的压裂作业。通过第二喷砂器喷出的压裂液需要先经过丝线的干扰,在丝线作用下,压裂液的流态被完全搅乱,即使形成了层流流态也会被快速破坏恢复成紊流状态,因此提高压裂液对带有粘滞流体的地层的冲击破裂能力,以此从增产措施上提高下段油层中稠油开采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线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管体,2-安全接头,3-上水力锚,4-第一封隔器,5-第一喷砂器,6-第二封隔器,7-下水力锚,8-第三封隔器,9-第二喷砂器,10-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包括管体1,自上而下连接在所述管体1上的安全接头2、上水力锚3、第一封隔器4、第一喷砂器5、第二封隔器6、下水力锚7、第三封隔器8、第二喷砂器9;所述第一封隔器4与第一喷砂器5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三封隔器8和第二喷砂器9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安全接头2、上水力锚3、第一封隔器4依次相邻,所述第一喷砂器5、第二封隔器6、下水力锚7、第三封隔器8依次相邻;所述第三封隔器8和第二喷砂器9之间的管体1内设置垂直于管体1轴线的丝线10。所述管体1为油管或钻杆。所述第一喷砂器5为滑套喷砂器,所述第二喷砂器9为割缝喷砂器。所述第三封隔器8和第二喷砂器9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12m。所述丝线10有若干根,每根丝线10的两端都固定连接在管体1内壁上,每根丝线10均与管体1轴线相交。所述丝线10为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自上而下连接在管体上的安全接头、上水力锚、第一封隔器、第一喷砂器、第二封隔器、下水力锚、第三封隔器、第二喷砂器;第一封隔器与第一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具有间隔;安全接头、上水力锚、第一封隔器依次相邻,第一喷砂器、第二封隔器、下水力锚、第三封隔器依次相邻;第三封隔器和第二喷砂器之间的管体内设置垂直于管体轴线的丝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异常流体储层开采的压裂管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稠油开采产量进行提高都是从采油工艺上考虑的问题,实现从增产措施上提高稠油开采采收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符奇;黄凯;周长江;黄进腊;孙照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03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