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喷型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1151发布日期:2018-11-24 10:2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质钻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喷型钻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dc钻头被广泛运用于石油钻井过程中,由于在pdc钻头工作过程中需要尽可能使得钻头表面清洁,即不出现钻头包泥情况,故现有技术中,作为pdc钻头的配套装置的水压设备是pdc钻头正常工作的保障设备。

但在实际操作中,水压设备的工作可能影响钻井速度和井下安全。

进一步优化pdc钻头的结构设计,以改善pdc钻头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进一步优化pdc钻头的结构设计,以改善pdc钻头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喷型钻头,本钻头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反喷流道能够自动泄压,且本方案结构简单。

本方案的技术手段如下,反喷型钻头,包括上部的连接柄及与连接柄下端相连的钻削部,所述钻削部上设置有多个刀翼,所述钻削部内还设置有冲洗水流道;所述连接柄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冲洗水流道的上端均与连接柄上的中心孔相连,还包括设置于钻削部内的反喷流道,还包括安装于反喷流道内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反喷流道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中。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反喷型钻头工作时,所述冲洗水流道用于向钻削部的外缘引入冲洗水,所述反喷流道与冲洗水流道相通,且反喷流道用于将冲洗水流道中的流体引入至钻削部的上侧,从而达到避免冲洗水流道中压力过高的问题。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反喷流道中还设置有弹性片,且弹性片的一端与反喷流道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中,这样,在冲洗水流道内压力变大时,弹性片通过弹性变形,可增大反喷流道的流通能力,这样,使得反喷流道的工作状态受冲洗水流道中水压控制,即起到自泄压作用;同时,通过所述弹性片实现自泄压,使得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同时,由于弹性片可发生弹性变形,故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良好的防反喷流道堵塞性能。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刀翼相互之间相对于连接柄的轴线呈环形均布,且刀翼的下端之间围成位于钻削部下端的底部槽,还包括开设于钻削部上的多个排泥孔,所述排泥孔的下端与底部槽的顶部相接,所述排泥孔的上端延伸至连接柄与钻削部的相接位置。本方案中,所述刀翼为钻削部上直接用于与岩土作用以实现钻削的部件,本方案中,多个刀翼环形均布且在钻削部的下端围成底部槽,在钻头工作过程中,钻头与岩土作用所产生的钻泥可由各排泥孔中排至连接柄与钻削部的相接位置,而以上相接位置相当于为钻头的缩颈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在不影响刀翼数量、尺寸和布局的情况下,可增大钻泥排出通道的截面尺寸,从而达到改善钻头工作过程中的包泥情况的目的。

更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为避免在钻头上形成应力集中,设置为:所述连接柄的侧面与钻削部的侧面均为光滑面,且连接柄与钻削部通过光滑面相接。

为使得钻头在工作过程中各点受力更为均匀,多个排泥孔相对于连接柄的轴线呈环形均布关系。

为方便本钻头与钻杆的连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柄上的连接螺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反喷流道中还设置有弹性片,且弹性片的一端与反喷流道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中,这样,在冲洗水流道内压力变大时,弹性片通过弹性变形,可增大反喷流道的流通能力,这样,使得反喷流道的工作状态受冲洗水流道中水压控制,即起到自泄压作用;同时,通过所述弹性片实现自泄压,使得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同时,由于弹性片可发生弹性变形,故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良好的防反喷流道堵塞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反喷型钻头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连接柄,2、刀翼,3、排泥孔,4、底部槽,5、冲洗水流道,6、反喷流道,7、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反喷型钻头,反喷型钻头,包括上部的连接柄1及与连接柄1下端相连的钻削部,所述钻削部上设置有多个刀翼2,所述钻削部内还设置有冲洗水流道5;所述连接柄1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冲洗水流道5的上端均与连接柄1上的中心孔相连,还包括设置于钻削部内的反喷流道6,还包括安装于反喷流道6内的弹性片7,所述弹性片7的一端与反喷流道6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6中。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反喷型钻头工作时,所述冲洗水流道5用于向钻削部的外缘引入冲洗水,所述反喷流道6与冲洗水流道5相通,且反喷流道6用于将冲洗水流道5中的流体引入至钻削部的上侧,从而达到避免冲洗水流道5中压力过高的问题。本方案中,设置为所述反喷流道6中还设置有弹性片7,且弹性片7的一端与反喷流道6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6中,这样,在冲洗水流道5内压力变大时,弹性片7通过弹性变形,可增大反喷流道6的流通能力,这样,使得反喷流道6的工作状态受冲洗水流道5中水压控制,即起到自泄压作用;同时,通过所述弹性片7实现自泄压,使得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同时,由于弹性片7可发生弹性变形,故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良好的防反喷流道6堵塞性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所述刀翼2相互之间相对于连接柄1的轴线呈环形均布,且刀翼2的下端之间围成位于钻削部下端的底部槽4,还包括开设于钻削部上的多个排泥孔3,所述排泥孔3的下端与底部槽4的顶部相接,所述排泥孔3的上端延伸至连接柄1与钻削部的相接位置。本方案中,所述刀翼2为钻削部上直接用于与岩土作用以实现钻削的部件,本方案中,多个刀翼2环形均布且在钻削部的下端围成底部槽4,在钻头工作过程中,钻头与岩土作用所产生的钻泥可由各排泥孔3中排至连接柄1与钻削部的相接位置,而以上相接位置相当于为钻头的缩颈位置,故采用本方案,在不影响刀翼2数量、尺寸和布局的情况下,可增大钻泥排出通道的截面尺寸,从而达到改善钻头工作过程中的包泥情况的目的。

为避免在钻头上形成应力集中,设置为:所述连接柄1的侧面与钻削部的侧面均为光滑面,且连接柄1与钻削部通过光滑面相接。

为使得钻头在工作过程中各点受力更为均匀,多个排泥孔3相对于连接柄1的轴线呈环形均布关系。

为方便本钻头与钻杆的连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柄1上的连接螺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喷型钻头,包括上部的连接柄及与连接柄下端相连的钻削部,所述钻削部上设置有多个刀翼,所述钻削部内还设置有冲洗水流道;所述连接柄呈上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冲洗水流道的上端均与连接柄上的中心孔相连,还包括设置于钻削部内的反喷流道,还包括安装于反喷流道内的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一端与反喷流道的孔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反喷流道中。本钻头的结构设计可使得反喷流道能够自动泄压,且本方案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谭逢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西普石油物资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01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