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78080发布日期:2019-03-08 23:56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油田都已进入特高含水(含水>90%)开发期,与中高含水(含水60%-90%)阶段对比,特高含水期单井产油量低、高含水井比例大、剩余油分布复杂零散,油藏注水开发效益较差。

在实际油藏中,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注入水在平面和纵向上沿着高渗透段发生突进,导致油井过早见水,含水快速上升,水油比急剧增加,形成注水低效无效循环的高耗水通道。注入水在注入端注入,在采油端直接采出,没有起到驱油的效果,同时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根据矿场实践统计结果,随含水上升,运行成本逐渐增加,含水达到96%以前,水油比缓慢上升,运行成本上升幅度较小;含水大于96%后,水油比呈直线上升,运行成本非线性增加,含水每上升0.5%,运行成本增加172-237元/吨,因此在目前低油价、特高含水条件下,高耗水通道的存在是制约油藏效益开发的主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采取注入示踪剂、数值模拟技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对高耗水通道进行识别,但示踪剂只能从平面上判断油水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无法从纵向上确定高耗水通道的具体层位,数值模拟技术的计算结果准确性依赖于初始模型及历史拟合的精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所需参数较多,且判定过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为解决特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率低的问题奠定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油水井动静态资料绘制渗透率级差分布图、油水井累产累注图;

2)根据油水井累产累注图确定累产水量与累注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d的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高耗水带;

3)利用具有高耗水带的油井与注水井的产液剖面数据、吸水剖面数据,识别产水量占油井总产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e且吸水量占注水井总吸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f的层位,该层位位于所述油井与注水井之间的部分即为高耗水通道。

所述高耗水通道指较强非均质储层中,注入水易沿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部位流动,经过长期水驱冲刷,形成的注水低效无效循环的通道。

具体的,根据油水井渗透率数据计算各井点对应渗透率级差,绘制渗透率级差分布图。统计油井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水井累计注水量,绘制累产累注图。

步骤2)中根据油水井累产累注图确定油井的累产水量、注水井的累注水量,计算累产水量与累注水量的比值,所述比值大于设定值d的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高耗水带。

步骤2)中累产水量与累注水量的比值小于设定值d,根据步骤1)中的渗透率级差分布图确定渗透率级差大于设定值g的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高耗水带。

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选取油水井的实际生产数据,利用渗透率级差分布图、油水井累产累注图对高耗水通道进行识别,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平面和纵向上识别出高耗水通道,有目的性的针对高耗水通道采取措施,例如采取井网调整、油转注、注转油等手段避开原高耗水通道,降低水驱开发的成本,并利于提高水驱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油田ⅴ上层系渗透率级差分布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油田ⅴ上层系油水井累产累注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油田ⅴ上层系平面高耗水带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油田ⅴ上层系纵向高耗水层识别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某油田ⅴ上层系井网调整部署图,其中(a)为工区调整前井网图,(b)为工区调整后井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某油田ⅴ上层系

本实施例的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面高耗水带识别

根据油水井渗透率数据计算各井点对应渗透率级差,绘制渗透率级差分布图,如图1所示,统计油井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水井累计注水量,绘制油水井累产累注图如图2所示,根据油水井累产累注图确定油井的累产水量、注水井的累注水量,计算累产水量与累注水量的比值,该比值大于设定值d,或者该比值小于设定值d但渗透率级差大于设定值g的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高耗水带,高耗水带的分布示意图见图3,在5个注采井组中识别出10条高耗水带;

2)纵向耗水层的识别

结合油井产液剖面、注水井吸水剖面等资料识别产水量占油井总产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e且吸水量占注水井总吸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f的层位,例如,如图4所示,注水井h3-135井(见图4(a))在ⅴ7层吸水最好,吸水强度达到26m3/d.m,对应采油井3-122井(见图4(b))在ⅴ7层产水量最大,达到50m3/d,因此判定两口井在ⅴ7层存在高耗水层;

3)高耗水通道的识别

根据步骤1)可判断出存在高耗水带的油井与注水井,利用步骤2)可识别出高耗水层,该层位位于上述油井与注水井之间的部分即为高耗水通道。

本实施例应用上述高耗水通道识别结果,对原井网中五个注采井组拉大井距,抽稀井网,调整后平均注采井距由268m增大到382m;如图5所示,图5(a)、图5(b)分别为调整前、后的井网图;对观24井、3-138井进行油转注,避开原高耗水通道;对井组内油水井进行差异化配产配注,控制高耗水区域的注入量,调整后注入量由420m3/d降低到240m3/d,相当于每年减少低效或无效产液5.4×104m3,预计降低生产成本86.4万元,提高产油量0.15万吨,从而提高水驱开发效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高含水油藏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绘制渗透率级差分布图、油水井累产累注图;根据油水井累产累注图确定累产水量与累注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d的油井与注水井之间存在高耗水带;利用具有高耗水带的油井与注水井的产液、吸水剖面数据,识别产水量占油井总产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e且吸水量占注水井总吸水量的比值大于设定值f的层位,该层位位于所述油井与注水井之间的部分即为高耗水通道。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高耗水通道的识别方法,对高耗水通道进行识别,能够有目的性的针对高耗水通道采取措施,降低水驱开发的成本,并利于提高水驱开发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生;方越;钟玉龙;黎锡瑜;熊英;张连锋;苏剑红;吕孝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8.09.07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