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7026发布日期:2019-07-03 03:3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



背景技术:

大庆喇萨杏油田三类油层主要以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为主,砂体类型多、储层物性差、水驱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分布零散。大庆油田针对压驱工艺施工特点,主要采取常规直井多段压裂工艺管柱,此工艺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管柱防喷防卡效果不佳,无法满足长时间,大排量施工要求,无法满足安全、高效环保施工,确保工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可以长时间、大排量、多段施工,管柱防喷防卡,安全稳定环保,实现有效开发的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装置来实现的:该装置由防喷阀、安全接头、水力锚、k344封隔器、导压喷砂封隔器、死堵和可投捞防喷桥塞组成;其中最底端的可投捞防喷桥塞上端依次连接死堵、k344封隔器,多个导压喷砂封隔器、k344封隔器、水力锚、安全接头、防喷阀;利用以上装置的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a、首先将连接好的管柱串下入井中;

b、下至设计深度,地面高压泵向油管内打压,k344封隔器、导压喷砂封隔器全部坐封,压裂一号层位,投球,逐级打开导压喷砂封隔器,开启对应层段,使导压喷砂封隔器完成二号、三号、四号一直到n号层位压堵驱;

c、压后配合带压作业装置,通过反循环关闭防喷阀,上提管柱,工具串上提至n号层位以上;

d、通过井口设备旋转管柱可投捞防喷桥塞坐封,上提下放管柱再次确认可投捞防喷桥塞坐封后,继续旋转管柱使可投捞防喷桥塞与死堵丝扣连接打开,实现丢手,可投捞防喷桥塞保留在井内,其他工具串起至地面,实现全井防喷;

e、完井时可投捞防喷桥塞接配套打捞筒,通过提放打捞、解封可投捞防喷桥塞,推至井底设计位置,实现正常注水或采油。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为提高喇萨杏油田三类油层采收率,有效解决长时间、大排量、多段施工管柱存在防喷失效和管柱遇卡问题。安全稳定环保,降低成本,实现有效开发。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n层管柱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四层的现场应用管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四层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祥述:本发明是通过以下装置来实现的:该装置由防喷阀1、安全接头2、水力锚3、k344封隔器4、导压喷砂封隔器5、死堵6和可投捞防喷桥塞7组成;其中最底端的可投捞防喷桥塞7上端依次连接死堵6、k344封隔器4,四个导压喷砂封隔器5、k344封隔器4、水力锚3、安全接头2、防喷阀1;利用以上装置的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a、首先将连接好的管柱串下入井中;

b、下至设计深度,地面高压泵向油管内打压,k344封隔器4、导压喷砂封隔器5全部坐封,压裂一号层位,投球,逐级打开导压喷砂封隔器5,开启对应层段,使导压喷砂封隔器5完成二号、三号、四号层位压堵驱;

c、压后配合带压作业装置,通过反循环关闭防喷阀1,上提管柱,工具串上提至四号层位以上;

d、通过井口设备旋转管柱可投捞防喷桥塞7坐封,上提下放管柱再次确认可投捞防喷桥塞7坐封后,继续旋转管柱使可投捞防喷桥塞7与死堵6丝扣连接打开,实现丢手,可投捞防喷桥塞7保留在井内,其他工具串起至地面,实现全井防喷;

e、完井时可投捞防喷桥塞7接配套打捞筒,通过提放打捞、解封可投捞防喷桥塞7,推至井底设计位置,实现正常注水或采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适用于大排量压驱防喷防卡工艺。本发明有效解决压驱工艺长时间、大排量、多段施工管柱存在防喷失效和管柱遇卡问题。本发明首先是将管柱串下至设计深度,向油管内打压,k344封隔器(4)、导压喷砂封隔器(5)全部坐封,压裂一号层位,投球,逐级打开导压喷砂封隔器(5),完成其他n层层位的压堵驱;压后通过反循环关闭防喷阀(1),上提管柱,工具串起出射孔段;可投捞防喷桥塞(7)坐封后丢手,管柱串起至地面,实现全井防喷;生产完井管柱直接打捞解封可投捞防喷桥塞(7)后正常投产。本发明具有压驱工艺排量大,管柱稳定,成本低,实现有效开发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祝绍功;张宏岩;张晓川;张春辉;张洋;王金友;唐鹏飞;李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9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