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6251发布日期:2019-08-03 11:0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岩爆与其他领域的岩爆不同,因为煤矿开采逐步进入深部,巷道中往往发生50m以上的大区域、大范围的岩爆。岩爆问题是煤矿不可忽视的重大动力灾害。岩爆发生原因,是由于煤矿深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岩爆动力显现能量呈增加趋势,存在地应力场较大、地应力分布变化大等,使得岩层封闭性强的区域突然能量释放,在巷道密集群、硐室群等高应力区域尤为严重。另外,岩爆发生条件除了地应力场较大外,岩层一般具有高均质度、强度高,坚硬岩层具有积聚、存储高弹性能的特性。采用常规岩爆防治方法(如加强支护、震动诱发、打钻卸压、注水软化等),很难达到全区域控制的目的,如何根据煤矿岩层的具体条件,对大范围巷道的岩爆进行全方位防控是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深部硬岩的岩爆问题,提出一种可靠的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靠的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如下:

一、确定大范围危险区域

根据地应力场实际观测结果和岩爆预测情况,在煤矿深部硬岩巷道划定出50m以上的岩爆危险区域。

二、切断岩层完整性

在岩爆危险区域内,沿巷道两帮打若干排爆破钻孔,排间距15-20m,每排在巷道高度线上布置3-4个,钻孔深大于10m,采用聚能切割爆破方法,爆破后在岩爆危险区域内制造若干道分割缝,分割缝深入到围岩深部,将整体性岩层分割成若干小区,打破岩层的连续性;通过分割缝使地应力场得到部分释放,并将剩余地应力场能量分散储存在各个小范围中,缩小了整个地应力场的能量释放等级。

三、锚索牵引固定

在分割缝两侧对称安装斜拉锚索,锚索与巷道走向成45度,锚索长度10-15m,根据岩性情况,一般布置3-4根,分别向左、右斜拉,当某小区仍具有较大能量释放时受到斜拉锚索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局部小型岩爆的发生。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通过对巷道两帮进行切缝分割,使得能量降低和分段储备,缩小了能量释放等级,再在斜拉锚索的牵制作用下,达到大范围区域控制岩爆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岩爆危险区域爆破钻孔布置示意图;图中只画出巷道一帮爆破钻孔布置情况;

图2是分割缝和斜拉锚索布置示意图;

图3是图2e-e视图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斜拉锚索在两帮岩面上的布置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靠的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如下:

一、确定大范围危险区域

如图1所示,根据地应力场实际观测结果和岩爆预测情况,在煤矿深部硬岩巷道划定出岩爆危险区域。

二、切断岩层完整性

如图2所示,在岩爆危险区域内,沿巷道两帮(图中只画出巷道一帮)打若干排爆破钻孔,每排在巷道高度线上布置3-4个(见图3),因为两边危险性相对小,两边钻孔间距a=15m,中间区域危险性相对大,中间区域钻孔间距a=20m,两边钻孔深度c=10m,中间区域钻孔深度d=15m;采用聚能切割爆破方法,制造若干排分割缝,分割缝深入到围岩深部,将整体性岩层分割成若干危险小区,打破岩层的连续性;通过分割缝使地应力场得到部分释放,并将剩余地应力场能量分散储存在各个小范围中,缩小了整个地应力场的能量释放等级。

三、锚索牵引固定

如图3所示,在分割缝两侧对称安装斜拉锚索,锚索与巷道走向呈45度,两边锚索长度10m,中间区域锚索长度15m;根据岩性情况,一般布置2-4根,分别向左、右斜拉,当某危险小区仍具有较大能量释放时受到斜拉锚索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局部小型岩爆的发生。

通过对巷道两帮进行切缝分割,使得能量降低和分段储备,缩小了能量释放等级,再在斜拉锚索的牵制作用下,达到大范围区域控制岩爆的目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靠的煤矿巷道大范围岩爆防治方法,如下:根据地应力场实际观测结果和岩爆预测情况,在煤矿深部硬岩巷道划定出岩爆危险区域。在岩爆危险区域内,沿巷道两帮打若干排爆破钻孔,采用聚能切割爆破方法,爆破后在岩爆危险区域内制造若干道分割缝,将整体性岩层分割成若干危险小区,缩小了整个地应力场的能量释放等级;在分割缝两侧对称安装斜拉锚索,受到斜拉锚索的相互牵制作用,避免局部小型岩爆的发生。通过对巷道两帮进行切缝分割,缩小了能量释放等级,再在斜拉锚索的牵制作用下,达到大范围区域控制岩爆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潘立友;孙久政;张若祥;毕强;陈理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1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