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9828发布日期:2019-09-24 20:50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油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在用的热洗工艺有两种:井、间、站热洗工艺和由热洗车、水罐车组成的移动式热洗工艺。这两种热洗工艺存在以下缺陷:1、升温及洗井时间长,效率低。洗井时,一般热洗加热炉要提前4~6小时开始提火为热洗做升温准备,替液和热洗又要4~6小时,所以一般一个中转站每天只能洗一口井。2、燃料浪费巨大,现在加热炉一般是热洗加掺水的运行方式,假如热洗需要1个体积的流量,加热炉则要为3~5个体积的流量进行加热升温,为此要耗费巨大的燃料。3、加热炉在对洗井液进行加热升温时,会劣化加热炉火管的工况条件,会加速火管结垢、变形和破损,缩短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4、受加热炉出口上限温度限制(出口温度≤85℃)、管网温度损失及运行升温缓慢且不够稳定等因素的影响,虽然付出很大努力,却达不到理想的热洗效果,影响正常生产运行。5、车辆移动式热洗工艺受路况和井场条件限制在雨季有时进不了井场,影响洗井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该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不改变原有洗井流程,提高洗井质量,洗井效率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首先在井口掺水管线上焊接一个高压球阀,然后将加热装置的进口端用高压管线连接到高压球阀上,加热装置的出口端连接在热洗套管上;洗井时,启动热洗泵,待井口热洗压力升至泵压时,打开加热装置前端的高压球阀和加热装置上的放空阀,待放空阀见水后,关闭放空阀,启动加热装置给洗井液加热,当洗井液升温至85℃-95℃时,打开套管阀门进行洗井;待达到热洗质量要求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关闭高压球阀和套管阀门,将加热装置放空阀打开泄压,待加热装置压力归零后,拆除加热装置,井口恢复正常生产状态。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采用该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无需中转站提前提火升温,节省热洗准备时间4~6小时;无需低温替液准备,再次节省热洗准备时间1~2小时;3、无需中转站提火升温,可节省大量的燃气;避免中转站加热炉高温运行,延长加热炉火管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削减安全风险;完全替代了移动式热洗,避免车辆移动式热洗受环境影响不能洗井的情况;提高洗井效率和洗井质量,改善机采井运行条件,降低机采井故障率和修井作业频次;改善生产运行条件,提高生产运行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节约生产运行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生产放空阀,2-生产阀门,3-套管放空阀,4-套管阀门,5-井口组合阀,6-出油管线,7-掺水管线,8-高压球阀,9-加热装置,10-总阀门,11-热洗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包括一个加热装置9,加热装置9为移动式加热装置,要求额定压力达到20mpa,额定功率达到1.0mw。首先在井口组合阀5掺水管线7的来水侧上焊接一个高压球阀8,然后将加热装置9的进口端用高压管线连接到高压球阀8上,加热装置9的出口端连接在热洗套管11上。

洗井时,井口组合阀5中的热洗阀为关闭状态,总阀门10和生产阀门2为打开状态,此时由中转站启动热洗泵,待井口热洗压力升至泵压(即井口热洗压力表指示值达到热洗泵的额定压力)时,打开加热装置9前端的高压球阀8和加热装置9上的放空阀,待放空阀见水后,关闭放空阀,启动加热装置9给洗井液加热,当加热装置9上的温度表显示洗井液温度为85℃-95℃时,打开套管阀门4,按热洗泵的额定热洗排量进行洗井。待井口出油管线12的出油温度达到70℃以上时,即达到热洗质量要求,加热装置9停止加热,关闭高压球阀8和套管阀门4,将加热装置9放空阀打开泄压,待加热装置9压力归零后,拆除加热装置9,井口恢复正常生产状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主要解决现有的采油井热洗工艺洗井效率低、洗井质量差、浪费燃料、加热火管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其特征在于:在井口掺水管线(7)上焊接一个高压球阀(8),洗井时将加热装置(9)的进口端连接到高压球阀(8)上,出口端连接在热洗套管(11)上;启动热洗泵,打开加热装置(9)前端的高压球阀(8)和加热装置9上的放空阀,启动加热装置(9)给洗井液加热,打开套管阀门(4)进行洗井;待达到热洗质量要求后,加热装置(9)停止加热,关闭高压球阀(8)和套管阀门(4),拆除加热装置(9),井口恢复正常生产状态。该采油井井口桥式二次加热工艺不改变原有洗井流程,提高洗井质量和洗井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丽;于波;谢彬彬;王欣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宏丽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19.0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