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7826发布日期:2020-05-20 00:49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凿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的矿山施工相关规程明确要求:“开凿或者延深立井时,井筒内必须设有在提升设备发生故障时专供人员出井的安全设施和出口。”而安全梯是中国矿山立井井筒施工时的专用于人员逃生的必用设施。

传统的安全梯只是将梯子本体通过钢丝绳缠绕在绞车上,通过井架和悬吊轮导入井筒内,施工时随着工作吊盘一同升降,工作吊盘的盘体上设计有行人孔;工作吊盘的下层盘上存放着一条软梯,可以人工投放下去,当人员需要逃生时,首先通过软梯到达工作吊盘下层盘,再爬到工作吊盘的上层盘,然后再登上安全梯,安全梯绞车运行就可以把梯子和人员带出井筒。

在这个过程中,人员的体力消耗过大,再登上安全梯后还要小心地抓住梯子,在梯子被安全绞车拉出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体力不支而坠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该安全梯能够适应矿井作业逃生使用,不浪费体力,防止坠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包括竖直设于矿井内的安全梯本体;所述安全梯本体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一组护栏对,护栏对包含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护栏与下护栏,上护栏与下护栏的间距为600mm,相邻护栏对的下护栏与上护栏的间距为1000mm;所有护栏均为半圆弧形,护栏能够102º向上翻转;

安全梯本体相邻两个脚踏板的间距为400mm;

安全梯本体的末端水平设置有半圆形的承托平台,承托平台能够90º向上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梯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悬吊部、中间连接部与下攀登部,上悬吊部用于和井筒悬吊绳相连,下攀登部与矿井下工作盘相接触,中间连接部包含一至三根安全梯单元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增加护栏,并优化护栏与脚踏板的位置,使护栏与脚踏板的结合能够优化人员在安全梯上的姿态,能够使人员安全抵靠,便于人员升井过程中休息保持体力,并防止人员失滑坠落,确保人员安全。

二、护栏在不使用时向上翻转收起,减少占用的空间,使用灵活。

三、末端增加承托平台,增加最后一个登上安全梯人员的站立面积,进一步防止了人员失滑坠落。

四、安全梯本体分为上、中、下三部,且中间部可以扩展,从而能够根据矿井深度来灵活改变安全梯的长度,改变容纳逃生的人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护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护栏的使用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承托平台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承托平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包括竖直设于矿井内的安全梯本体1;作为优选的,所述安全梯本体1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悬吊部11、中间连接部12与下攀登部13,上悬吊部11用于和井筒悬吊绳6相连,下攀登部13与矿井下工作盘相接触,中间连接部12包含一至三根安全梯单元段。

结合图2所示,所述安全梯本体1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一组护栏对,护栏对包含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护栏2与下护栏3,上护栏2与下护栏3的间距a为600mm,相邻护栏对的下护栏与上护栏的间距b为1000mm;安全梯本体相邻两个脚踏板4的间距c为400mm。

结合图3与图4所示,所有护栏均为半圆弧形,护栏能够102º向上翻转;

结合图5与图6所示,安全梯本体1的末端水平设置有半圆形的承托平台5,承托平台5能够90º向上翻转。

使用时,安全梯本体1通过井筒悬吊绳6缠绕在绞车上,通过井架和悬吊轮导入井筒8内,施工时随着工作吊盘7一同升降,工作吊盘7的盘体上设计有行人孔7a;工作吊盘7的下层盘上存放着一条软梯9,可以人工投放下去,当人员需要逃生时,首先通过软梯9到达工作吊盘7下层盘,再爬到工作吊盘7的上层盘,然后再登上安全梯本体1,安全梯绞车运行就可以把梯子和人员带出井筒。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护栏,并优化了护栏与脚踏板的位置,护栏与脚踏板更有效的结合人员在梯子里时的姿态,确保人员安全。人员站在脚踏板上,所站的梯橙的上面一级脚踏板位于膝盖下方位置,下部护栏位于人员臀部后部,上部护栏位于人员肩背后下方,脚踏板和护栏能够使人员安全抵靠,防止肢体突出梯子轮廓范围,便于人员升井过程中休息保持体力,并防止人员失滑坠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包括竖直设于矿井内的安全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梯本体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一组护栏对,护栏对包含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护栏与下护栏,上护栏与下护栏的间距为600mm,相邻护栏对的下护栏与上护栏的间距为1000mm;所有护栏均为半圆弧形,护栏能够102º向上翻转;

安全梯本体相邻两个脚踏板的间距为400mm;

安全梯本体的末端水平设置有半圆形的承托平台,承托平台能够90º向上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梯本体由上至下依次分为上悬吊部、中间连接部与下攀登部,上悬吊部用于和井筒悬吊绳相连,下攀登部与矿井下工作盘相接触,中间连接部包含一至三根安全梯单元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凿井用新型安全梯,包括竖直设于矿井内的安全梯本体,安全梯本体由上至下水平设置有一组护栏对,护栏对包含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护栏与下护栏,上护栏与下护栏的间距为600mm,相邻护栏对的下护栏与上护栏的间距为1000mm;所有护栏均为半圆弧形,护栏能够102º向上翻转;安全梯本体相邻两个脚踏板的间距为400mm;安全梯本体的末端水平设置有半圆形的承托平台,承托平台能够90º向上翻转;增加护栏,并优化护栏与脚踏板的位置,使护栏与脚踏板的结合能够优化人员在安全梯上的姿态,能够使人员安全抵靠,便于人员升井过程中休息保持体力,并防止人员失滑坠落,确保人员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峰;张鹏;聂新玉;刘羽峰;余升红;蒋加峰;王冬冬;王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第七十一工程处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