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835发布日期:2020-05-26 17:1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各大城市的交通压力也陡然增加,各国政府在大力提倡环保出行、增加地面交通工具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往地下发展交通,而地铁就是最重要的地下交通工具。在轨道交通和铁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大断面地铁隧道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半开放挖掘,在施工过程中,对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隧道成型后的尺寸精度等要求较高。因此,地铁支撑结构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程。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650862u,名称为一种隧道施工用防坍塌支护装置,包括预埋基座,预埋基座的顶部左右两侧通过地脚螺栓堆成设置支撑立柱,两组支撑立柱的外侧均设置有侧壁支撑板,侧壁支撑板的内侧壁与支撑立柱之间通过侧壁连杆固定支撑,预埋基座的正上方设置有受力拱形板,受力拱形板包括弧形主板、安装耳座、安装平台和圆形限位槽,支撑立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薄型液压千斤顶,受力拱形板的两组安装平台之间连接设置有活塞杆和重载弹簧,隧道的内腔顶部通过锚杆固定设置有顶部支撑板,顶部支撑板与弧形主板之间设置有预紧连接组件。但现有地铁用放他知乎机构存在着结构不便安装,适应性差,安装过程繁琐,不能实现快速防塌支护机构的搭建,支撑结构复杂,影响进一步的挖掘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该装置支护安全稳定,结构便于安装拆卸,结构调节性高,适应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底座、主液压杆、紧固液压杆、顶板和防护板,所述底座通过固定钉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两端设置有紧固液压杆,所述紧固液压杆与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防护板顶部与顶板两侧连接,所述主液压杆底端与底座连接,顶端与顶板连接。

所述底座底部均匀设置有底座锚杆。

所述主液压杆包括主连接杆、辅助连接杆和铰链,所述辅助连接杆通过铰链设置在主连接杆的两侧。

所述顶板包括顶部锚杆、顶部连接口、防滑密封层和镀锌涂层,所述顶部锚杆设置在顶板上部,所述顶部连接口与顶部锚杆对应设置在顶板的底部,用于连接主液压杆,所述防滑密封层设置在顶板与防护板接触的两侧面,所述镀锌涂层设置在顶板上部。

所述防滑密封层采用聚氨酯材料,所述镀锌涂层厚度为85微米

所述紧固液压杆通过转轴与底座连接。

所述紧固液压杆底部采用曲面球状结构,所述紧固液压杆转动范围为0至120度。

所述调节杆由两根金属杆组成,金属杆可调节,从而实现对防护板的角度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装置可以快速固定,结构调整方便,可满足不同类型的固定要求。顶板与防护板的相互作用,减少了渗透发生的可能性,使顶板受到的力更均匀的传递到装置,增强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调节式的零部件连接,使装置转移、安装和拆除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液压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底座锚杆3为固定钉、4为主液压杆、41为主连接杆、42为辅助连接杆、43为铰链、5为紧固液压杆、6为调节杆、7为顶板、71为顶部锚杆、72为顶部连接口、73为防滑密封层、74为镀锌涂层、8为防护板、9为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底座1、主液压杆4、紧固液压杆5、顶板7和防护板8,底座1上预留通孔,固定钉3通过通孔将底座1固定在未凝固的混凝土内,底座1两端设置有紧固液压杆5,紧固液压杆5与防护板8之间设置有调节杆6,防护板8顶部的凹槽与顶板两侧相对应,防护板8顶部与顶板7两侧衔接,通过顶板7的自重稳定,主液压杆4设置固定在底座1中间位置,主液压杆4底端与底座1连接,顶端与顶板7连接,支撑顶板7。顶板7通过主液压杆4进行安装,待顶板7上升到指定高度时,防护板8向外打开,调整调节杆6使其与顶板7两端角度一致,顶板7与防护板8形成无缝衔接,通过调节紧固液压杆5使其向上支撑顶板7,顶板7受到隧道的约束,机构整体形成张力,实现地铁隧道的防塌支护。

优选的,底座1底部均匀设置有底座锚杆2。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主液压杆4包括主连接杆41、辅助连接杆42和铰链43,辅助连接杆42通过铰链43对称设置在主连接杆41的两侧,主连接杆与顶板7中心连接,未工作时可以折叠存放,工作时通过螺栓与顶板7形成连接,有利于顶板7的快速安装,在所受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打开辅助连接杆42,提高装置承载能力,使其性能更加稳定。

优选的,如图3所示顶板7包括顶部锚杆71、顶部连接口72、防滑密封层73和镀锌涂层74,顶部锚杆71设置在顶板7上部,顶部连接口72与顶部锚杆对应设置在顶板7的底部,用于连接主液压杆4和辅助连接杆42,防滑密封层73设置在顶板7与防护板8接触的两侧面,增大与防护板8的稳定性且增强了装置的防渗透能力,镀锌涂层74均匀分布在顶板7上部。

优选的,防滑密封层73采用聚氨酯材料,所述镀锌涂层74厚度为85微米,有利于减少顶板7的腐蚀程度,增强顶板7的性能。

优选的,紧固液压杆5通过转轴9与底座1连接,紧固液压杆5可在使用完毕后进行旋转收回,便于不使用时存放及搬运,在使用时快速形成防护结构。

优选的,紧固液压杆5底部采用曲面球状结构,球体对称设置有两个转轴9,转轴9镶嵌在底座1上,底座1安装有放置紧固液压杆5的凹槽,两紧固液压杆5在同一平面内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紧固液压杆5转动范围为0至120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6由两根带螺纹的金属杆组成,金属杆可分别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防护板8的角度调节,角度调节范围为-30至30度,有利于防护板8始终保持与顶板7无缝衔接诶的状态,使顶板7所受力传给下方防护板,使装置更稳定。

上面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各种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液压杆(4)、紧固液压杆(5)、顶板(7)和防护板(8),所述底座(1)通过固定钉(3)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底座(1)两端设置有紧固液压杆(5),所述紧固液压杆(5)与防护板(8)之间设置有调节杆(6),所述防护板(8)顶部与顶板(7)两侧连接,所述主液压杆(4)底端与底座(1)连接,顶端与顶板(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均匀设置有底座锚杆(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液压杆(4)包括主连接杆(41)、辅助连接杆(42)和铰链(43),所述辅助连接杆(42)通过铰链(43)设置在主连接杆(4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包括顶部锚杆(71)、顶部连接口(72)、防滑密封层(73)和镀锌涂层(74),所述顶部锚杆(71)设置在顶板(7)上部,所述顶部连接口(72)与顶部锚杆对应设置在顶板(7)的底部,用于连接主液压杆(4),所述防滑密封层(73)设置在顶板(7)与防护板(8)接触的两侧面,所述镀锌涂层(74)设置在顶板(7)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密封层(73)采用聚氨酯材料,所述镀锌涂层(74)厚度为85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液压杆(5)通过转轴(9)与底座(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液压杆(5)底部采用曲面球状结构,所述紧固液压杆(5)转动范围为0至12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由两根金属杆组成,金属杆可调节,从而实现对防护板(8)的角度调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铁用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底座、主液压杆、紧固液压杆、顶板和防护板,固定钉将底座固定在混凝土内,底座两端设有紧固液压杆,紧固液压杆与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调节杆,防护板顶部与顶板两侧衔接,通过顶板的自重稳定,主液压杆固定在底座中间位置,顶端与顶板连接,支撑顶板。顶板上升到指定高度时,防护板向外打开,调整使其与顶板两端角度一致,顶板与防护板形成无缝衔接,通过调节紧固液压杆使其向上支撑顶板,顶板受到隧道的约束,机构整体形成张力,实现地铁隧道的防塌支护。本装置支护安全稳定,结构便于安装拆卸,结构调节性高,适应性强。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地铁防塌支护方面。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飞;王志强;耿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