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9259发布日期:2021-06-25 16:21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放水管,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



背景技术:

矿井瓦斯抽放,是指为了减少和解除矿金瓦斯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路造成的负压,将煤层中存在或释放出来的瓦斯抽出来,输送到地面或其它安全地点的方法。抽放瓦斯的目的是预防瓦斯超限,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开采保护层并具有抽放瓦斯系统得矿井;无保护层可采的矿井,预抽瓦斯可作为区域性或局部防突措施来使用;开发利用瓦斯资源,变害为利。

现有瓦斯抽放的管路太长、上下起伏、底下有水阻,抽放困难,需要人工放水,浪费人力和时间成本,效率过低。

所以,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瓦斯抽放的管路太长、上下起伏、底下有水阻,抽放困难,需要人工放水,浪费人力和时间成本,效率过低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和抽放主管,所述水箱与抽放主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抽放主管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水箱内,所述连接管与抽放主管的连接处设有阀门,所述水箱内设有换向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浮球以及活动杆,所述水箱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抽放主管上设有进水口,所述换向阀设置于水箱顶部且与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与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一端固定于换向阀底部,另一端悬挂于水箱中,所述浮球套设于活动杆上且与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水箱底部出水口处,且与出水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换向阀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上限位器和下限位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均为旋启式内螺纹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为密封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抽放主管为真空抽放主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的水箱和真空的抽放主管的配合结构,实现了抽放主管路的自动放水,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水箱内设置于两个止向阀、换向阀以及浮球的配合结构,当水箱没有水时,浮球落下至下限位器,浮球的重力拉动活动杆向下运动,换向阀处在水箱内部和连接管相通,与外部关闭,第一止回阀由于等压,水流进水箱,当浮球到达上限位器时,由于浮力使活动杆向上移,换向阀处于水箱内部和外部相通,与连接管关闭,第一止回阀处于负压,关闭第二止回阀,由于等压水流出,水箱无水时浮球落下,又是一个循环,便实现了抽放主管路的自动放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水箱为空时自动放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箱满时自动放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水箱,2、抽放主管,3、连接管,4、阀门,5、换向阀,6、第一止回阀,7、第二止回阀,8、浮球,9、活动杆,10、出水口,11、进气孔,12、进水口,13、上限位器,14、下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1和抽放主管2,所述水箱1与抽放主管2之间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一端与抽放主管2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水箱1内,所述连接管3与抽放主管2的连接处设有阀门4,所述水箱1内设有换向阀5、第一止回阀6、第二止回阀7、浮球8以及活动杆9,所述水箱1上设有出水口10,所述抽放主管上设有进水口12,所述换向阀5设置于水箱1顶部且与连接管3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6与连接管3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9一端固定于换向阀5底部,另一端悬挂于水箱1中,所述浮球8套设于活动杆9上且与活动杆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回阀7设置于水箱1底部出水口10处,且与出水口10螺纹连接。

所述水箱1上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与换向阀5相通。

所述活动杆9上设有上限位器13和下限位器14。

所述第一止回阀6、第二止回阀7均为旋启式内螺纹止回阀。

所述水箱1为密封水箱。

所述抽放主管2为真空抽放主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将连接管3一端与抽放主管2连通,将阀门4安装于连接管3与抽放主管2的连接处,连接管3的另一端设置于水1箱中,且将第一止回阀6安装于连接管3上,将换向阀5安装于水箱1顶部,在水箱1顶部开设进气孔11,使得进气孔11与换向阀5相通,同时使得换向阀5与连接管3连通,将活动杆9安装于换向阀5底部,将浮球8套设于活动杆9上,将第二止回阀7安装于水箱1底部,且使得第二止回阀7与出水口10相通;

当水箱没有水时,浮球8落下至下限位器14,浮球8的重力拉动活动杆向下运动,换向阀5处在水箱1内部和连接管3相通,与外部关闭,第一止回阀6由于等压,水流进水箱1,当浮球8到达上限位器13时,由于浮力使活动杆9向上移,换向阀5处于水箱1内部和外部相通,与连接管3关闭,第一止回阀6处于负压,关闭第二止回阀7,由于等压水流出,水箱1无水时浮球8落下,又是一个循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的水箱1和真空的抽放主管2的配合结构,实现了抽放主管2的自动放水,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水箱1内设置于两个止向阀、换向阀5以及浮球8的配合结构,当水箱没有水时,浮球8落下至下限位器14,浮球8的重力拉动活动杆向下运动,换向阀5处在水箱1内部和连接管3相通,与外部关闭,第一止回阀6由于等压,水流进水箱1,当浮球8到达上限位器13时,由于浮力使活动杆9向上移,换向阀5处于水箱1内部和外部相通,与连接管3关闭,第一止回阀6处于负压,关闭第二止回阀7,由于等压水流出,水箱1无水时浮球8落下,又是一个循环,便实现了抽放主管路的自动放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1)和抽放主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与抽放主管(2)之间设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一端与抽放主管(2)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水箱(1)内,所述连接管(3)与抽放主管(2)的连接处设有阀门(4),所述水箱(1)内设有换向阀(5)、第一止回阀(6)、第二止回阀(7)、浮球(8)以及活动杆(9),所述水箱(1)上设有出水口(10),所述抽放主管上设有进水口(12),所述换向阀(5)设置于水箱(1)顶部且与连接管(3)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6)与连接管(3)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9)一端固定于换向阀(5)底部,另一端悬挂于水箱(1)中,所述浮球(8)套设于活动杆(9)上且与活动杆(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回阀(7)设置于水箱(1)底部出水口(10)处,且与出水口(1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设有进气孔(11),所述进气孔(11)与换向阀(5)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上设有上限位器(13)和下限位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阀(6)、第二止回阀(7)均为旋启式内螺纹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为密封水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放主管(2)为真空抽放主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抽放管路的自动放水器,包括水箱和抽放主管,水箱与抽放主管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抽放主管连通,另一端设置于水箱内,连接管与抽放主管的连接处设有阀门,水箱内设有换向阀、第一止回阀、第二止回阀、浮球以及活动杆,水箱上设有出水口,换向阀设置于水箱顶部且与连接管连接,第一止回阀与连接管螺纹连接,活动杆一端固定于换向阀底部,另一端悬挂于水箱中,浮球套设于活动杆上且与活动杆活动连接,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水箱底部出水口处,且与出水口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抽放主管路的自动放水,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东斌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