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95801发布日期:2021-06-18 16:0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排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



背景技术:

采空区水是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抽巷岩巷远距离定向钻进的超前集中探放,巷底里段老空水期间存在着老空水积水量很大,排水路线很长且排水线路的落差极大,排水工作很难展开,巷内的排水效率低下。

现如今部分矿井下利用电泵排水,但是电泵的使用存在很多问题,如堵塞排水管路、排水量小等现象,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矿井下的工程进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现在急需要一种井下的排水系统,进行矿井下的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安全系数和排水效率,降低了因排水设施故障而导致水害事故的风险,大幅度的节约了电泵成本及人工投入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巷底的放水钻孔、通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放水钻孔与通水管路密封连接,通水管路在与放水钻孔的连接口一端设置有筛管,通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排沙口,通水管路的排沙口处设置有排泥沙机构,通水管路靠近排泥沙机构的一侧通过设置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排水管路靠近通水管路的一侧连接,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通水管路的连接口均设有滤网,排水管路的排水口端设置有水沟,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焊接闭口。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所述通水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分别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支撑架的材质是薄壁型钢,支撑架分别固定焊接在通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的底部表面。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所述排泥沙机构由滑面、排泥沙阀闸、通水阀闸和传感器组成,滑面固定设置在通水管路的内壁上,排泥沙阀闸设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最高水平高度,在排泥沙阀闸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的排沙口处,传感器设置在通水管路内远离四根矿用高压油管的一侧,传感器设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最低水平高度。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排泥沙阀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通水阀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所述通水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在与矿用高压油管的连接一侧均对应设置四个高压油管接头,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油管接头对应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所述通水管路与放水钻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连接。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安全的对巷底的空区水进行排除,巷底的空区水被抽空后,可以提升巷底的安全性,降低了因排水设施故障而导致水害事故的风险;采用自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的节约了电泵成本及人工投入费用,节约人工时间;保证排水系统的排水可以高效进行。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放水钻孔;2、筛管;3、通水阀闸;4、支撑架;5、高压油管接头;6、矿用高压油管;7、滑面;8、水沟;9、传感器;10、排泥沙阀闸;11、排水管路;12、通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图1所示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包括巷底的放水钻孔1、通水管路12和排水管路11,放水钻孔1与通水管路12密封连接,通水管路12在与放水钻孔1的连接口一端设置有筛管2,通水管路12的另一端设有排沙口,通水管路12的排沙口处设置有排泥沙机构,通水管路12靠近排泥沙机构的一侧通过设置四根矿用高压油管6与排水管路11靠近通水管路12的一侧连接,四根矿用高压油管6与通水管路12的连接口均设有滤网,排水管路11的排水口端设置有水沟8,排水管路11的另一端为焊接闭口。

通水管路12和排水管路11分别通过设置支撑架4支撑,支撑架4的材质是薄壁型钢,支撑架4分别固定焊接在通水管路12和排水管路11的底部表面。

排泥沙机构由滑面7、排泥沙阀闸10、通水阀闸3和传感器9组成,滑面7固定设置在通水管路12的内壁上,排泥沙阀闸设置的水平高度高于矿用高压油管6的最高水平高度,在排泥沙阀闸设置在通水管路12的排沙口处,传感器9设置在通水管路12内远离四根矿用高压油管6的一侧,传感器9设置的水平高度低于矿用高压油管6的最低水平高度。

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排泥沙阀闸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通水阀闸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通水管路12和排水管路11在与矿用高压油管6的连接一侧均对应设置四个高压油管接头5,矿用高压油管6的两端分别与高压油管接头5对应连接。

通水管路12与放水钻孔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连接。

放水钻孔1的空区水由于存在落差通过筛管2流进通水管路中,剩余的少量泥沙经过滑面7滑落到通水管路12的底部,当通水管路12中泥沙过多掩埋传感器9时,排泥沙阀闸10开闸,通水阀闸3关阀,进行自主排泥沙作业;排完泥沙后,排泥沙阀闸10关闸,通水阀闸3开阀,继续进行排水,水经过矿用高压油管6到排水管路11中,再排入水沟8完成自主排水工作。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安全的对巷底的空区水进行排除,巷底的空区水被抽空后,可以提升巷底的安全性,降低了因排水设施故障而导致水害事故的风险;采用自流的方式可以大幅度的节约了电泵成本及人工投入费用,节约人工时间;保证排水系统的排水可以高效进行。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巷底的放水钻孔、通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放水钻孔与通水管路密封连接,通水管路在与放水钻孔的连接口一端设置有筛管,通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排沙口,通水管路的排沙口处设置有排泥沙机构,通水管路靠近排泥沙机构的一侧通过设置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排水管路靠近通水管路的一侧连接,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通水管路的连接口均设有滤网,排水管路的排水口端设置有水沟,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焊接闭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分别通过设置支撑架支撑,支撑架的材质是薄壁型钢,支撑架分别固定焊接在通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的底部表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沙机构由滑面、排泥沙阀闸、通水阀闸和传感器组成,滑面固定设置在通水管路的内壁上,排泥沙阀闸设置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最高水平高度,在排泥沙阀闸设置在所述通水管路的排沙口处,传感器设置在通水管路内远离四根矿用高压油管的一侧,传感器设置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最低水平高度。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排泥沙阀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通水阀闸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路和所述排水管路在与矿用高压油管的连接一侧均对应设置四个高压油管接头,所述矿用高压油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油管接头对应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路与放水钻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底的自流排水改造系统,包括巷底的放水钻孔、通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放水钻孔与通水管路密封连接,通水管路在与放水钻孔的连接口一端设置有筛管,通水管路的另一端设有排沙口,通水管路的排沙口处设置有排泥沙机构,通水管路靠近排泥沙机构的一侧通过设置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排水管路靠近通水管路的一侧连接,四根矿用高压油管与通水管路的连接口均设有滤网,排水管路的排水口端设置有水沟,排水管路的另一端为焊接闭口。本方案增加了排水系统的安全系数和排水效率,降低了因排水设施故障而导致水害事故的风险,大幅度的节约了电泵成本及人工投入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罗通;丁矿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6
技术公布日:2021.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