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0657发布日期:2022-01-15 04: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套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套管。


背景技术:

2.我国岩溶分布面积广,约占国土面积的1/3,许多工程不可避免地要建在岩溶地基之上。对岩溶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一般都会采用注浆管将浆液灌输到该相应的地段或土层内进行加固。施工时,需要在指定注浆位置先进行钻孔,然后吧钻头更换为注浆管插入到该孔中进行注浆作业。
3.目前,随着建筑密度的增大,套管施工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作用逐渐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套管施工机械进入了地下施工领域;但是套管通常是用来保护管桩施工或用来帮助成孔工艺,多用于硬质土层取土或淤泥质土层护孔,防止塌孔;然而每处孔洞,钻头、套管和注浆管的使用及更换十分繁琐,特别是在一次工程中有非常多的施工点,不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和施工效率的提高;因此,亟需一种多功能套管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套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一次性完成钻孔、护孔和注浆操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套管,包括外侧管体、内侧管体和钻头,三者中心线共线,钻头的外径大于外侧管体的外径,外侧管体和内侧管体均为中空,外侧管体的外周沿着外侧管体的中心线方向设有螺旋取土装置,外侧管体活动套设在内侧管体外;内侧管体的下端设有突起部,其上开设有内注浆孔,钻头的上端设有与突起部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凹槽,钻头固定连接在外侧管体的下端,钻头上开设有外注浆孔;外注浆孔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的中心线的距离,与内注浆孔到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6.优选的,螺旋取土装置的外径与钻头的外径相等,且二者中心线共线。
7.优选的,突起部为圆锥体形。
8.优选的,内注浆孔和外注浆孔的孔径相等。
9.优选的,内注浆孔和外注浆孔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外侧管体与内侧管体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与外注浆孔错开,第二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与外注浆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10.优选的,螺旋取土装置为槽体状,其槽口方向向上,槽口边沿处向外侧管体弯曲。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多功能套管,下端的钻头可以在整体旋转的过程中实现切割土体钻孔,螺旋取土装置在整体旋转的过程中可将被切碎的土体向上方逐渐推进,无需清渣,并且在下钻的过程中,孔壁上掉落的碎土碎石等也可以随着螺旋取土装置被带出洞口,起到护孔的作用,钻孔完成后,只需转动内侧管体,令内注浆孔与外注浆孔位置对应,即可通过内侧管体
完成注浆操作,并且在一边注浆一边缓慢拔管的过程中,由于螺旋取土装置外径于孔径相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也不会造成塌孔;该多功能套管同时具备钻孔、护孔和注浆的功能,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13.2、该多功能套管,由于内侧管体与外侧管体可以相对转动,在钻孔时内注浆孔与外注浆孔错开,这样不会造成内侧管体堵塞,在注浆时再令内注浆孔与外注浆孔对齐,即可顺利出浆,能有效解决套管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外侧管体;11、螺旋取土装置;2、内侧管体;21、内注浆孔;3、钻头;31、外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套管,包括外侧管体1、内侧管体2和钻头3,三者中心线共线,钻头3的外径大于外侧管体1的外径,外侧管体1和内侧管体2均为中空,外侧管体1的外周沿着外侧管体1的中心线方向设有螺旋取土装置11,外侧管体1活动套设在内侧管体2外;内侧管体2的下端设有突起部,突起部可以为如图1所示的圆锥体形,其上开设有内注浆孔21,钻头3的上端设有与突起部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凹槽,钻头3固定连接在外侧管体1的下端,钻头3上开设有外注浆孔31;外注浆孔31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3的中心线的距离,与内注浆孔21到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3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17.螺旋取土装置11的外径最好与钻头3的外径相等,且二者中心线共线,这样可以确保螺旋取土装置11起到很好的护孔作用,也可以令螺旋取土装置11的外径略小于钻头3的外径。
18.一般情况下,内注浆孔21和外注浆孔31的孔径应该相等,二者对齐后形成完整的出浆孔,但孔径不同也可以实现出浆,其影响到的是钻头3的钻探面,或者出浆效率。
19.内注浆孔21和外注浆孔31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外侧管体1与内侧管体2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21与外注浆孔31错开,第二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21与外注浆孔31的位置一一对应。
20.在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螺旋取土装置11为槽体状,槽口方向向上,这样更加方便将碎土碎石向上方运出孔口,还可以像图1所示的槽口边沿不是竖直朝上,这样带有弧度不会剐蹭孔壁,相反,在转动过程中会不断将孔壁压实,更加不易造成塌孔。
2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2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管体(1)、内侧管体(2)和钻头(3),三者中心线共线,钻头(3)的外径大于外侧管体(1)的外径,外侧管体(1)和内侧管体(2)均为中空,外侧管体(1)的外周沿着外侧管体(1)的中心线方向设有螺旋取土装置(11),外侧管体(1)活动套设在内侧管体(2)外;内侧管体(2)的下端设有突起部,其上开设有内注浆孔(21),钻头(3)的上端设有与突起部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凹槽,钻头(3)固定连接在外侧管体(1)的下端,钻头(3)上开设有外注浆孔(31);外注浆孔(31)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3)的中心线的距离,与内注浆孔(21)到接近凹槽底面一端的圆心到钻头(3)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取土装置(11)的外径与钻头(3)的外径相等,且二者中心线共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为圆锥体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注浆孔(21)和外注浆孔(31)的孔径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注浆孔(21)和外注浆孔(31)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外侧管体(1)与内侧管体(2)有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21)与外注浆孔(31)错开,第二种工作状态时,各个内注浆孔(21)与外注浆孔(31)的位置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取土装置(11)为槽体状,其槽口方向向上,槽口边沿处向外侧管体(1)弯曲。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套管,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能一次性完成钻孔、护孔和注浆操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侧管体、内侧管体和钻头,三者中心线共线,钻头的外径大于外侧管体的外径,外侧管体的外周沿着外侧管体的中心线方向设有螺旋取土装置,外侧管体套设在内侧管体外;内侧管体的下端设有突起部,其上开设有内注浆孔,钻头的上端设有与突起部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凹槽,钻头固定连接在外侧管体的下端,钻头上开设有外注浆孔;外注浆孔与内注浆孔位置对应;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钻孔、护孔和注浆的功能,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奇奇 崔楠 程安春 路希鑫 张军涛 孙浩 田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