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35124发布日期:2021-11-03 18:2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


背景技术:

2.旋挖钻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工艺,广泛用于市政建设、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地基础施工工程,配合不同钻具,适应于干式(短螺旋),或湿式(回转斗)及岩层(岩心钻)的成孔作业。在现有技术中,下动臂上各组件进行组装焊接时,往往需要使用工装对其夹紧定位,成本高,工艺复杂;另外,下动臂各组件之间的焊接强度不够,在使用时容易变形,甚至断裂,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装置和稳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连接块、支撑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一侧和顶板连接,另一侧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燕尾槽,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设有和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
7.优选的,所述稳固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连接板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所述连接块对称的两侧,分别和所述顶板及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和所述支撑块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三侧板连接。
8.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
9.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后再进行焊接。
10.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燕尾槽设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和底板连接的一侧,另外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和顶板连接的一侧。
11.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板、支撑块和第二连接块均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侧。
12.在进一步中优选的是,所述稳固装置设有两组,且分别与两个支撑块和第二连接块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装置,使第二侧板与顶板和底板焊接时,可以先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块使其组装,便于后续的焊接,通过设置连接板先将支撑板和顶板及底板通过螺栓固定相对位置,再进行焊接;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提高支撑块和第二连接块与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其在工作中不易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的前视示意图。
19.图中:1、底板;2、顶板;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第三侧板;6、第一连接块;7、支撑块;8、第二连接块;9、燕尾槽;10、燕尾块;11、连接板;12、第一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14、第一连接孔;15、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

3,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定位装置和稳固装置,定位装置包括顶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第一连接块6、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顶板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第三侧板5均设置在底板1和顶板2之间,且一侧和顶板2连接,另一侧和底板1连接,第一连接块6设置在支撑块7上,支撑块7和第二侧板4连接,第二连接块8设置在第三侧板5上,第二侧板4上设有燕尾槽9,顶板2和底板1上均设有和燕尾槽9配合的燕尾块10。
23.在本实施例中,稳固装置包括连接板11、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连接板11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支撑块7对称的两侧,分别和顶板2及底板1连接,第一加强筋12的一侧和支撑块7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第二侧板4连接,第二加强筋13的一侧和第二连接块8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第三侧板5连接,稳固装置的设计,可以提高下动臂的强度,避免其在工作中产生变形。
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6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4,第二连接块8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5,第一连接孔14和第二连接孔15的设计,可以方便下动臂和其他部件配合。
2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1与支撑块7、顶板2和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后再进行焊接,螺栓连接定位后再焊接的设计,可以方便焊接定位,也可以提高焊接强度。
26.在本实施例中,燕尾槽9设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第二侧板4和底板1连接的一
侧,另两个设置在第二侧板4和顶板2连接的一侧,燕尾槽9的设计,可以固定第二侧板4与底板1和顶板2之间相对位置。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4、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均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一侧板3的两侧,对称设置的设计,可以提高下动臂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28.在本实施例中,稳固装置设有两组,且分别与两个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连接,两组稳固装置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下动臂的强度,避免其在工作中产生变形。
29.实施例2:
30.综上,在使用时,将两个第二侧板4分别和顶板2及底板1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9和燕尾块10连接后,进行焊接,再将支撑块7和连接板11分别与底板1和顶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后,进行焊接,再将第一连接块6焊接在支撑块7上,将第二连接块8焊接在第三侧板5上,将第一加强筋12分别与支撑块7和第二侧板4焊接,将第二加强筋13分别与第二连接块8和第三侧板5焊接。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定位装置和稳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顶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第三侧板(5)、第一连接块(6)、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所述顶板(2)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和第三侧板(5)均设置在所述底板(1)和顶板(2)之间,且一侧和顶板(2)连接,另一侧和底板(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6)设置在所述支撑块(7)上,所述支撑块(7)和所述第二侧板(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8)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5)上,所述第二侧板(4)上设有燕尾槽(9),所述顶板(2)和底板(1)上均设有和所述燕尾槽(9)配合的燕尾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装置包括连接板(11)、第一加强筋(12)和第二加强筋(13),所述连接板(11)设置有两个,且设置在所述支撑块(7)对称的两侧,分别和所述顶板(2)及底板(1)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12)的一侧和所述支撑块(7)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板(4)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13)的一侧和所述第二连接块(8)连接,相邻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三侧板(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第二连接块(8)上设有第二连接孔(1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与所述支撑块(7)、顶板(2)和底板(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9)设有四个,其中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4)和底板(1)连接的一侧,另外两个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4)和顶板(2)连接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4)、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均设有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3)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装置设有两组,且分别与两个支撑块(7)和第二连接块(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旋挖钻的高强度下动臂,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装置和稳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连接块、支撑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均设置在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且一侧和顶板连接,另一侧和底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所述支撑块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燕尾槽,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设有和所述燕尾槽配合的燕尾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装置,使第二侧板与顶板和底板焊接时,可以先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块使其组装,便于后续的焊接。续的焊接。续的焊接。


技术研发人员:蒋承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科怡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