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28279发布日期:2022-03-12 13:2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掘进工作面防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


背景技术:

2.掘进工作面割煤期间,大量煤尘飞扬,给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井下安全构成了威胁。为降低掘进工作面的煤尘浓度,保障井下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各掘进工作面采取了综合防尘管理,安设了捕尘网。
3.以往制作的捕尘网,框架笨重,需固定在巷道帮顶网上,移动时需要耗费不少人力和时间,而且移动过程中容易损坏。为了减少人力投入和时间等待的成本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精益化管理目的,特设计制作了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包括两根间距与皮带机尾轨道宽度匹配的立柱,立柱的底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槽钢支脚,槽钢支脚卡夹在皮带机尾轨道上;还包括捕尘网片,若干片捕尘网片拼接成的捕尘网主体安装在立柱上,捕尘网主体的上边角处预设风筒缺角,下边角处的捕尘网片与捕尘网主体通过铰链连接。
6.进一步地,立柱包括下部的固定立柱和以固定立柱为导轨上下滑动的升降立柱,槽钢支脚安装在固定立柱的柱底,槽钢支脚上安装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的动作端与升降立柱连接,捕尘网安装在升降立柱上。
7.进一步地,固定立柱和升降立柱是槽钢,两段槽钢可滑动地相扣接组成立柱,升降立柱上焊接有托盘,举升油缸为手动液压缸,举升油缸的缸筒固定在槽钢支脚上,缸杆顶端与托盘相抵。
8.进一步地,固定立柱和升降立柱上各开有销轴孔,升降立柱升高到预设高度后销轴孔吻合,销轴孔中穿有销轴锁止。
9.进一步地,捕尘网片包括型钢框架和纱网。
10.进一步地,捕尘网主体上有一条连接其幅宽的型钢主梁,活动铰接的捕尘网片与型钢主梁绑扎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将捕尘网固定于皮带机尾轨道上,随着皮带机尾的前移,实现自移。设计升降功能,防止巷道锚索对捕尘网的磕绊、损坏。下边角处的捕尘网片与捕尘网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保证人员及大型物件通过。捕尘网的有效降尘率提高到了90%,有力的保障了井下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极大地促进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捕尘网属于煤矿防尘管理中工作面必备
防尘设施,随着煤矿的智能化,轻便化建设,减少人工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自移式捕尘网是煤矿防尘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图3为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立柱;1.1-固定立柱;1.2-升降立柱;2-槽钢支脚;3-捕尘网片;4-举升油缸;5-托盘;6-销轴;7-型钢主梁;8-风筒;9-皮带机尾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如图1所示;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包括两根间距与皮带机尾轨道宽度匹配的立柱1,立柱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槽钢支脚2,槽钢支脚2卡夹在皮带机尾轨道9上;还包括捕尘网片3,若干片捕尘网片3拼接成的捕尘网主体安装在立柱1上,捕尘网主体的上边角处预设风筒缺角,下边角处的捕尘网片3与捕尘网主体通过铰链连接,人员及机具通过时单独打开,不影响大型器具通过。捕尘网固定在皮带机尾轨道上,实现自移,方便快捷,实现省工、省力、省时,减少搬运损坏。
18.如图2、图3所示;立柱1包括下部的固定立柱1.1和以固定立柱1.1为导轨上下滑动的升降立柱1.2,槽钢支脚2安装在固定立柱1.1的柱底,槽钢支脚2上安装有举升油缸4,举升油缸4的动作端与升降立柱1.2连接,捕尘网安装在升降立柱1.2上。通过设计升降机构,捕尘网移动时整体降下,不被顶锚索磕绊;移动至工作面前时顶升至与顶板相接。
19.具体的,固定立柱1.1和升降立柱1.2是槽钢,取材方便,制造成本低,两段槽钢可滑动地相扣接组成立柱1,升降立柱1.2上焊接有托盘5,举升油缸4为手动液压缸,举升油缸4的缸筒固定在槽钢支脚2上,缸杆顶端与托盘5相抵。
20.固定立柱1.1和升降立柱1.2上各开有销轴孔,升降立柱1.2升高到预设高度后销轴孔吻合,销轴孔中穿有销轴6锁止。
21.捕尘网片3包括型钢框架和纱网。捕尘网主体上有一条连接其幅宽的型钢主梁7,活动铰接的捕尘网片3与型钢主梁7绑扎连接。
22.将捕尘网用槽钢支脚2固定于皮带机尾轨道9上,捕尘网随着皮带机尾的移动自行向前移动,实现自移,减少了人力搬运,也节省了搬运时间。捕尘网设计升降功能,防止巷道锚索对捕尘网的磕绊,造成捕尘网的损害。设计捕尘网的升降功能,主要由举升油缸4人工完成,举升油缸4固定于槽钢支脚2于升降立柱1.2之间,可伸缩量达到0.7米。在需要大型物件通过或拖道时将捕尘网的活动捕尘网折回,完毕后将捕尘网展开固定,空间上实现捕尘网的灵活伸缩和折叠。
23.安装自移折叠式捕尘网后,实现了移设捕尘网方便快捷,每天减少投工2个,减少移设时间1小时。捕尘网的距离由原来的50米以外,缩减为30米,有效减少了积尘距离。减少
了搬运时对捕尘网的损害,保护了捕尘网的完整性。促进了本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
2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间距与皮带机尾轨道宽度匹配的立柱(1),立柱(1)的底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槽钢支脚(2),槽钢支脚(2)卡夹在皮带机尾轨道(9)上;还包括捕尘网片(3),若干片捕尘网片(3)拼接成的捕尘网主体安装在立柱(1)上,捕尘网主体的上边角处预设风筒缺角,下边角处的捕尘网片(3)与捕尘网主体通过铰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包括下部的固定立柱(1.1)和以固定立柱(1.1)为导轨上下滑动的升降立柱(1.2),槽钢支脚(2)安装在固定立柱(1.1)的柱底,槽钢支脚(2)上安装有举升油缸(4),举升油缸(4)的动作端与升降立柱(1.2)连接,捕尘网安装在升降立柱(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1)和升降立柱(1.2)是槽钢,两段槽钢可滑动地相扣接组成立柱(1),升降立柱(1.2)上焊接有托盘(5),举升油缸(4)为手动液压缸,举升油缸(4)的缸筒固定在槽钢支脚(2)上,缸杆顶端与托盘(5)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1)和升降立柱(1.2)上各开有销轴孔,升降立柱(1.2)升高到预设高度后销轴孔吻合,销轴孔中穿有销轴(6)锁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尘网片(3)包括型钢框架和纱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尘网主体上有一条连接其幅宽的型钢主梁(7),活动铰接的捕尘网片(3)与型钢主梁(7)绑扎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掘进工作面防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掘进工作面自移式可升降捕尘网;包括两根间距与皮带机尾轨道宽度匹配的立柱,立柱的底部安装有与其垂直的槽钢支脚,槽钢支脚卡夹在皮带机尾轨道上;还包括捕尘网片,若干片捕尘网片拼接成的捕尘网主体安装在立柱上,捕尘网主体的上边角处预设风筒缺角,下边角处的捕尘网片与捕尘网主体通过铰链连接。将捕尘网固定于皮带机尾轨道上,随着皮带机尾的前移,实现自移。设计升降功能,防止巷道锚索对捕尘网的磕绊、损坏。设计活动捕尘网片,保证人员及大型物件通过。捕尘网的有效降尘率提高到了90%,有力的保障了井下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井的正常安全生产。井的正常安全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琚红波 崔中和 王彪 申继伟 李涛 师彬彬 高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王庄煤矿
技术研发日:2021.11.09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