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3294发布日期:2024-02-20 21:2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续油管电缆连接工具,是一种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


背景技术:

1、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环境越来越复杂,高温高压井、水平井、定向井的应用逐渐增多,水平井、定向井的大量运用以及连续油管测试将数据传输电缆设置在连续油管中,可开展实时测井作业,对井下情况进行监测、测量与控制,且具有较强的承载力与拉伸力,应用效果更加明显。采用水平井等措施提高油气井的开采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运用,同时为了提高井下作业工作效率,使用连续油管进行测井、试油、找漏等已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连续油管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不断拓宽深入,已经成为测井等施工作业的常用形式之一,避免了传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连续油管测井为例,其优点是可以在大斜度及水平井中长距离的输送井下测井工具仪器,无需对接单根,可以在整个井段上进行连续电测,方便快捷,效率高,也是目前解决水平井测井作业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2、在使用连续油管对油井进行施工时,国内还面临着与连续油管配套工具不能很好满足施工的要求的问题,其中在使用连续油管穿电缆连接井下测试工具进行作业过程中,如何高效快速的将测试电缆和井下工具有效连接并有效对电缆接头实施绝缘成为连续油管施工过程中关键的环节,目前国内使用的电缆接头存在尺寸较长、接头密封效果不佳以及工具组装步骤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连续油管电缆连接工具密封性不强、绝缘性较差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包括电缆固定部、丢手部、电缆密封装置、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和下接头;电缆固定部包括卡瓦上接头、压紧螺母和用于抱紧电缆的卡瓦;丢手部包括丢手上接头和丢手下接头;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包括连接外壳和用于连接电缆的多芯承压盘本体;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连接,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连接,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密封固定安装;压紧螺母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丢手上接头的下端内,卡瓦通过压紧螺母顶紧在卡瓦上接头的下部内侧;电缆密封装置设置在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内,多芯承压盘本体密封固定安装在连接外壳的下部内侧;卡瓦上接头、丢手上接头、丢手下接头、电缆密封装置、连接外壳和下接头的内部自上而下形成穿电缆通道。

3、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电缆密封装置包括上胶套、衬套和螺环圧帽,在丢手下接头下端内侧设置有胶套凹台,上胶套套装在胶套凹台内,螺环圧帽上部固定安装在丢手下接头下端外侧与连接外壳内侧之间,螺环圧帽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衬套顶紧安装在上胶套底端与限位凸台之间。

5、上述下接头内侧设置有安装环台,多芯承压盘本体呈倒t型,多芯承压盘本体的宽径段外沿顶紧安装在连接外壳底端与安装环台之间,且多芯承压盘本体的宽径段外沿与连接外壳底端固定连接;在多芯承压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在插孔内插接有高压密封针,对应每个插孔的上部连接有电线胶套。

6、上述多芯承压盘本体窄径段外侧与连接外壳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在多芯承压盘本体下方的下接头内侧固定安装有与多芯承压盘本体对应的插座。

7、上述丢手上接头与丢手下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径向剪切销钉;在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槽,丢手下接头的上部设置有与插槽内外对应的限位键,限位键插入对应的插槽内;连接外壳的下端与下接头上部内侧通过对开螺环和导向键固定连接。

8、上述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9、上述对应卡瓦安装处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呈左窄右宽的锥台状,卡瓦通过垫环和压紧螺母顶紧安装在所述锥台状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压紧螺母的上部外侧与卡瓦上接头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连接处径向设置有紧钉螺钉。

10、本发明所述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尺寸较短、安装简便、密封性强、电缆绝缘性佳,有效解决测试采集的数据传输较弱、信号强度衰减以至于失真的问题,适用于水平井以及复杂井眼轨迹井的连续油管测试,提高连续油管在水平井测试中应用的效率和测试数据传输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固定部、丢手部、电缆密封装置、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和下接头;电缆固定部包括卡瓦上接头、压紧螺母和用于抱紧电缆的卡瓦;丢手部包括丢手上接头和丢手下接头;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包括连接外壳和用于连接电缆的多芯承压盘本体;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连接,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安装,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密封固定连接,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密封固定安装;压紧螺母的上部固定安装在丢手上接头的下端内,卡瓦通过压紧螺母顶紧在卡瓦上接头的下部内侧;电缆密封装置设置在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内,多芯承压盘本体密封固定安装在连接外壳的下部内侧;卡瓦上接头、丢手上接头、丢手下接头、电缆密封装置、连接外壳和下接头的内部自上而下形成穿电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电缆密封装置包括上胶套、衬套和螺环圧帽,在丢手下接头下端内侧设置有胶套凹台,上胶套套装在胶套凹台内,螺环圧帽上部固定安装在丢手下接头下端外侧与连接外壳内侧之间,螺环圧帽下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衬套顶紧安装在上胶套底端与限位凸台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下接头内侧设置有安装环台,多芯承压盘本体呈倒t型,多芯承压盘本体的宽径段外沿顶紧安装在连接外壳底端与安装环台之间,且多芯承压盘本体的宽径段外沿与连接外壳底端固定连接;在多芯承压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在插孔内插接有高压密封针,对应每个插孔的上部连接有电线胶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多芯承压盘本体窄径段外侧与连接外壳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在多芯承压盘本体下方的下接头内侧固定安装有与多芯承压盘本体对应的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丢手上接头与丢手下接头之间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径向剪切销钉;在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插槽,丢手下接头的上部设置有与插槽内外对应的限位键,限位键插入对应的插槽内;连接外壳的下端与下接头上部内侧通过对开螺环和导向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上接头的下部外侧与丢手下接头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连接外壳的下部外侧与下接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7或8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对应卡瓦安装处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呈左窄右宽的锥台状,卡瓦通过垫环和压紧螺母顶紧安装在所述锥台状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压紧螺母的上部外侧与卡瓦上接头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连接处径向设置有紧钉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或6所述的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其特征在于对应卡瓦安装处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呈左窄右宽的锥台状,卡瓦通过垫环和压紧螺母顶紧安装在所述锥台状的卡瓦上接头内侧,压紧螺母的上部外侧与卡瓦上接头的下端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卡瓦上接头的中部外侧与丢手上接头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丢手下接头的下部外侧与连接外壳的上部内侧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连接处径向设置有紧钉螺钉。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连续油管电缆连接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包括电缆固定部、丢手部、电缆密封装置、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和下接头;电缆固定部包括卡瓦上接头、压紧螺母和用于抱紧电缆的卡瓦;丢手部包括丢手上接头和丢手下接头;多芯转单芯接头装置包括连接外壳和用于连接电缆的多芯承压盘本体。本发明所述穿电缆连续油管电缆马龙头总成尺寸较短、安装简便、密封性强、电缆绝缘性佳,有效解决测试采集的数据传输较弱、信号强度衰减以至于失真的问题,适用于水平井以及复杂井眼轨迹井的连续油管测试,提高连续油管在水平井测试中应用的效率和测试数据传输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娄增,许得禄,杨磊,袁江林,吴欣,由天明,王新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