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3935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8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致密气开采,属于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合川区块须家河砂岩储层致密,平面纵向非均质性强,裂缝及断裂系统不均匀分布,应力系统复杂,裂缝发育储层压裂液滤失系数大,加砂阶段易造成脱砂,容易出现施工压力高、波动大的特征,易造成砂堵,导致无法完成设计加砂加液规模。

2、压裂现场施工控制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没有一套系统的量化的判断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型储层的方法及现场施工控制方法,无法确保裂缝发育型储层的压裂施工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量化、系统、有效的应用在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型储层压裂施工,并提供包含测试压裂诊断裂缝发育性储层及针对裂缝性储层对主压裂施工控制的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保证了裂缝发育型储层压裂施工的成功率。

2、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步:现场开展测试压裂,求取停泵压力梯度,诊断是否为裂缝发育储层;

4、第二步:若判断为裂缝发育储层,在主压裂前采用胶塞嵌入暂堵微裂缝;

5、第三步:前置液阶段加入粉砂段塞打磨近井微裂缝,降低孔缝摩阻,提高前置液比例,形成良好的主裂缝。

6、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做法是:求取停泵压力梯度<0.026mpa/m,5分钟压降>6mpa,根据g函数解释滤失系数≥8×10-4μm2,等效微裂缝数≥3,依据裂缝发育型储层判断方法,诊断是否为裂缝发育储层。

7、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做法是:主压裂施工前,泵入0.5~1倍井筒胶塞嵌入暂堵近井微裂缝,降低液体滤失。

8、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做法是:分别于前置液比例30%、60%时,阶段打入2段粉砂,用量为2~5m3,并提高前置比例≥40%,形成良好的主裂缝。

9、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发明能够系统、有效、量化的指导现场施工,提高裂缝发育型储层压裂施工的成功率,可控性强,操作方便简单、安全有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做法是:求取停泵压力梯度<0.026mpa/m,5分钟压降>6mpa,根据g函数解释滤失系数≥8×10-4μm2,等效微裂缝数≥3,依据裂缝发育型储层判断方法,诊断是否为裂缝发育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做法是:主压裂施工前,泵入0.5~1倍井筒胶塞嵌入暂堵近井微裂缝,降低液体滤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具体做法是:分别于前置液比例30%、60%时,阶段打入2段粉砂,并提高前置比例≥40%,形成良好的主裂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打入2段粉砂,用量为2~5m3。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致密气气开采技术领域,属于一种合川须家河裂缝发育储层压裂现场控制方法。它解决了合川区块加砂阶段易造成脱砂、容易出现施工压力高、波动大、易造成砂堵及无法完成设计加砂加液规模的问题。本发明主压裂施工前通过测试压裂诊断评价是否为裂缝发育型储层,若储层诊断为裂缝发育型储层,主压裂施工过程中,采用前置胶塞、前置液粉砂段塞、提升前置液比例的方法进行现场施工控制。本发明可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完成设计加砂加液规模,提高裂缝发育型储层压裂施工的成功率,具有可控性强,操作方便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平,刘宇,宋景杨,张浩,王海涛,顾明勇,杨春城,卢澍韬,罗洋,张兴雅,张玉梅,王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