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3195发布日期:2023-06-08 14:46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通常为采掘设备如轮斗挖掘机或连采机、转载机、受料车、带式输送机等设备依次衔接构成。轮斗挖掘机或连采机等采掘设备的瞬时采煤量波动较大,以轮斗挖掘机为例,当轮斗挖掘机理论生产能力(瞬时峰值)为3500t/h时,其平均生产能力仅为1700~2000t/h。为防止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后续设备运输物料时发生撒料的问题,后续的设备转载机、受料车和带式输送机等设备的生产能力须按照3500t/h配置。但该系统实际长时间平均生产能力只能达到1700~2000t/h,如上述后续设备按照3500t/h配置,显然属于过大配置,造成浪费,具体是设备配置过大不仅造成系统初期投资高,而且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也大幅提高,设备效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2、自移式破碎机包括履带式底盘、转盘轴承、转盘轴承驱动、支承结构、给料机、受料斗、给料机导料板、卸料漏斗和双齿辊破碎机,双齿辊破碎机接到卸载漏斗送来的大块石料后,将大块石料破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

2、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采掘设备、缓冲车、转载机、受料车、带式输送机等设备依次衔接构成,即在现有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采掘设备和转载机之间增设缓冲车,所述缓冲车是指在自移式破碎机中移出(或称撤除)双齿辊破碎机和排料臂后的剩余设备,缓冲车包括受料斗和卸料漏斗,采掘设备衔接受料斗,卸料漏斗衔接转载机。

3、采掘设备将采掘的物料首先给入缓冲车的缓冲受料斗内,缓冲车的给料机将物料以相对均匀的流量从缓冲受料斗内运出来,经卸载漏斗转载给转载机。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增设缓冲车后,经缓冲车的缓冲,将轮斗挖掘机生产能力的峰谷削平,始终以相对均匀的流量从缓冲受料斗内运出来,给转载机,使整个系统实现其平均的生产能力如1700~2000t/h,这样缓冲车以后的后续设备均可按照1700~2000t/h的规格配置,既可避免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后续设备运输物料时发生撒料的问题,还可以大幅降低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设备总投资;其次,缓冲车本身有一定的转载距离,对系统中转载机的臂长有一定的补偿能力,相应地配置转载机的臂长就可以相对短一些,使转载机的投资进一步降低,由于相对较短工作面设备的移动灵活性也有所提高;最后,后续设备配置较小的型号,不但可以降低系统设备日常生产运行成本,还给工作面设备移设提供了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其特征是:它是由采掘设备、缓冲车、转载机、受料车、带式输送机设备依次衔接构成,所述缓冲车是指在自移式破碎机中移出双齿辊破碎机和排料臂后的剩余设备,缓冲车包括给料机、上部支承结构、受料斗和卸料漏斗,采掘设备衔接受料斗,卸料漏斗衔接转载机,给料机安装于上部支承结构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其特征是:给料机安装在上部支承结构上的方式为:上部支承结构的一侧设有铰支座一,通过铰轴一与给料机上的铰支座三铰接;上部支承结构的另一侧设有铰支座二,通过铰轴二、液压缸一、铰轴三与给料机上的铰支座四连接,液压缸一伸缩推动给料机以铰轴一为轴心进行俯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其特征是:给料机安装在上部支承结构上的方式为:给料机在上部支承结构上的安装方式为:上部支承结构的一侧设有铰支座一,通过铰轴一与给料机上的铰支座三铰接;上部支承结构的上部设有铰支座五,通过铰轴四、液压缸二、铰轴五与给料机上的铰支座六连接,液压缸二伸缩推动给料机以铰轴一为轴心进行俯仰。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其特征是:给料机安装在上部支承结构上的方式为:上部支承结构的一侧设有铰支座一,通过铰轴一与给料机上的铰支座三铰接;上部支承结构上设有钢丝绳绞车,钢丝绳经设在上部支承结构上部的滑轮组件固定于给料机上,钢丝绳绞车通过收放钢丝绳使给料机以铰轴一为轴心进行俯仰。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缓冲车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过大规格配置后续设备。本发明的要点是:它是由采掘设备、缓冲车、转载机、受料车、带式输送机等设备依次衔接构成,即在现有的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采掘设备和转载机之间增设缓冲车,所述缓冲车是指在自移式破碎机中移出双齿辊破碎机和排料臂后的剩余设备,缓冲车包括给料机、上部支承结构、受料斗和卸料漏斗,采掘设备衔接受料斗,卸料漏斗衔接转载机,给料机安装于上部支承结构上。本发明的预期效果是,大幅降低露天矿连续开采工艺系统的设备总投资。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亮,宋波,王忠鑫,苏迁军,李申岩,王焕林,刘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