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新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4948发布日期:2022-12-20 23: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隧道新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公路、铁路隧道基本上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形式,由初期支护、防排水系统和二次衬砌组成。从理论上讲,现有隧道防排水设计体系,可以满足隧道防渗漏要求,但现场施工工艺和防水材料的质量不易控制,防水材料寿命与结构设计寿命不同步,是造成目前很多隧道二衬混凝土发生渗漏水病害的主要原因。
3.其中,由于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之间采用企口缝设计,具有结构稳固等优点,所以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采用。但是,目前这种施工结构的防排水设计更难以与防水材料设计寿命同步,施工缝处发生渗漏十分常见,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为二次衬砌,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之间采用企口缝连接,在所述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相接处设置有防水板,并在所述防水板一侧设置有盲管,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的连接处涂刷有防水涂料层,并在所述企口处涂覆有有机硅密封涂料层。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板的宽度为0.5-1.5m。
7.进一步优选宽度为1m。根据隧道施工环境,在隧道施工缝背面初支面增设适当宽度的防水板,后布设环向盲管,能够在施工缝处有效排除二衬背后裂隙水,减少漏水风险;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涂料层为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购自金华市欣生沸石开发有限公司,是一种分子结构为活性硅的活性物质,分子量小,同时含有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其亲水性大于疏水性,可溶于水,在干燥环境中不发生缩聚结晶现象,而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缩聚结晶现象;由活性硅、水泥、活性无机混合物等混合而成,涂刷在混凝土面经过长期反应可在结构表面形成一层有效的防水结构层。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水涂料层厚度为0.5-1.6mm。
10.进一步优选厚度为1mm。这样厚度的防水涂料层可有效增加施工缝混凝土粘结,及接缝表面形成一层防水隔离层。
11.另外,在二次衬砌砼中添加水化温升抑制剂,所能达到的防水效果更佳。
12.由于二衬混凝土中添加水化温升抑制剂,第一道防线:通过改变混凝土微观结构减少微裂纹和孔隙,实现低裂纹与无渗漏混凝土结构设计,防止混凝土发生物理-化学破坏。
13.第二道防线:功能性外加剂经硅烷基、长链脂肪烃处理,生成硅烷基盐类憎水凝胶
物,分布于水泥凝胶网络中,憎水基朝向毛细孔隙外,长期稳定存在水泥石中,在有水的条件下,憎水凝胶物的疏水性阻止了水分迁移,同时还降低了水泥毛细孔隙的表面张力,减小水泥干缩,起到了防水、抗裂的作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适当位置布置无纺布、防水板、盲管、防水涂料层以及有机硅密封涂料层等,从而实现隧道防水性能的显著提高,能够实现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低裂纹无渗透;另外,优选通过在隧道初支和二衬中混凝土中添加功能性外加剂的方式,进一步实现了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建立了隧道支护与防水融合新体系;本技术在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自身的裂纹问题,实现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低裂纹无渗透,实现防水与结构同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初期支护;21、前一板二衬;22、新一板二衬;3、企口缝;4、无纺布;5、防水板;6、盲管;7、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8、有机硅密封涂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
19.参见图1,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1,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为二次衬砌,相邻两块二次衬砌(即图1中的前一板二衬21和新一板二衬22)之间采用企口缝3连接,在所述初期支护1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4,在前一板二衬21、新一板二衬22与初期支护相接处设置有防水板5,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5的宽度为1m,并在所述防水板5一侧设置有盲管6,在前一板二衬21与新一板二衬22的连接处涂刷有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7,厚度为1mm,并在所述企口缝的企口处涂覆有有机硅密封涂料层8,本实施例的有机硅密封涂料层8采用现有的机硅密封涂料;
20.本实施例通过在适当位置布置无纺布4、防水板5、环向盲管6、防水涂料层以及有机硅密封涂料层等,从而实现隧道防水性能的显著提高,能够实现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低裂纹无渗透;通过涂刷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混凝土面经过长期反应可在结构表面形成一层有效的防水结构层,实现防水与结构同寿命。
21.实施例2
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采用普通防水涂料层,防水板5的宽度为1.5m,防水涂料层厚度为1.6mm,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为二次衬砌,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之间采用企口缝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相接处设置有防水板,并在所述防水板一侧设置有盲管,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的连接处涂刷有防水涂料层,并在所述企口处涂覆有有机硅密封涂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的宽度为0.5-1.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层为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厚度为0.5-1.6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新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jx-sj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层厚度为1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新型防水结构,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包括初期支护,在所述初期支护的外侧为二次衬砌,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之间采用企口缝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无纺布,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相接处设置有防水板,并在所述防水板一侧设置有盲管,在相邻两块二次衬砌的连接处涂刷有渗透结晶层,并在所述企口处涂覆有有机硅密封涂料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结构,解决了混凝土自身的裂纹问题,实现地下空间混凝土结构低裂纹无渗透,实现防水与结构同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 刘宝伟 唐钊林 段丁荣 孙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2/1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