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煤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09525发布日期:2022-10-22 08:3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风煤钻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风煤钻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煤矿井下日常生产过程中,防突、防冲矿井必须要施工防冲、防突测试钻孔,当施工防冲、防突测试钻孔时往往需要用到风煤钻,目前采用工人手持风煤钻进行防冲、防突测试钻孔的施工,此种方式工人手持过程中,需要多人配合,极不稳定,并且施工速度比较慢,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煤矿井下的煤质经常发生变化,当遇到煤粉潮湿时,极易造成夹钻、吸钻现象,此时还需要人工进行调整,制约了工作面的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风煤钻辅助装置,既能适应煤矿井下复杂的煤质环境,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气动扳手、管卡、轴承、轴承座、内螺纹管、螺杆、水管、气泵,其特征是:滑动架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耳,并通过管卡与固定架连接;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设有托座,另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向管上设有注水孔与注水弯头,所述注水弯头连接水管;滑动架上设有与滑动架相配合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底部固定设有内螺纹管,上部设有固定柱与固定夹板;气动扳手固定设置在托座内,螺杆拧入内螺纹管,且一端与气动扳手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气动扳手与气泵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适应煤矿井下复杂的煤质环境,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架结构示意图
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1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1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12.图中:1.滑动架;2.连接耳;3.管卡;4. 固定架;5. 托座;6.导向装置;7.导向管;8. 注水弯头;9. 水管;10. 滑动装置;11. 内螺纹管;12. 固定柱;13. 固定夹板;14. 气动扳手;15. 螺杆;16. 轴承;17. 轴承座;18. 风煤钻;19.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如图1-图6所示,滑动架1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耳2,并通过管卡3与固定架4连接;滑动架1的一端固定设有托座5,另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装置6,所述导向装置6的导向管7上设有注水孔与注水弯头8,所述注水弯头8连接水管9;滑动架1上设有与滑动架1相配合的滑动装置10,所述滑动装置10底部固定设有内螺纹管11,上部设有固定柱12与固定夹板13;气动扳手14固定设置在托座5内,螺杆15拧入内螺纹管11,且一端与气动扳手14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16、轴承座17与滑动架1连接,所述气动扳手14与气泵19连接。
15.首先将固定架4安放到规定的位置,然后将风煤钻18放入滑动装置10的固定柱12与固定夹板13内,通过固定夹板13将风煤钻18固定好,并使风煤钻18的钻杆穿过导向装置6的导向管7,将风煤钻18与气动扳手14连接气泵19,将导向管7的注水弯头8连接水管9。待风煤钻18的钻杆对准所要施工的钻孔位置,开动风煤钻18及气动扳手14,气动扳手14带动螺杆15转动,通过螺杆15的转动带动内螺纹管11,同时带动滑动装置10移动,滑动装置10带动风煤钻18进行钻孔施工,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钻杆过热,可由水管9通过导向装置6的注水弯头8向钻杆表面注水,达到为钻杆降温的目的。当钻孔施工完成后,可以反向控制气动扳手14,即滑动装置10会带动风煤钻18撤回,完成一次操作过程。
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风煤钻辅助装置,它包括气动扳手、管卡、轴承、轴承座、内螺纹管、螺杆、水管、气泵,其特征是:滑动架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耳,并通过管卡与固定架连接;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设有托座,另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向管上设有注水孔与注水弯头,所述注水弯头连接水管;滑动架上设有与滑动架相配合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底部固定设有内螺纹管,上部设有固定柱与固定夹板;气动扳手固定设置在托座内,螺杆拧入内螺纹管,且一端与气动扳手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气动扳手与气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风煤钻辅助装置,它包括气动扳手、管卡、轴承、轴承座、内螺纹管、螺杆、水管、气泵,其特征是:滑动架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耳,并通过管卡与固定架连接;滑动架的一端固定设有托座,另一端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的导向管上设有注水孔与注水弯头,所述注水弯头连接水管;滑动架上设有与滑动架相配合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底部固定设有内螺纹管,上部设有固定柱与固定夹板;气动扳手固定设置在托座内,螺杆拧入内螺纹管,且一端与气动扳手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轴承座与滑动架连接,所述气动扳手与气泵连接;其优点是:既能适应煤矿井下复杂的煤质环境,并且省时省力,结构简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童帅 赵磊 陈超 胡洋 杨茂奎 朱龙 樊强 张枫 张金 张江 李超 任砚东 温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
技术研发日:2022.07.15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