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1737发布日期:2023-01-13 23:2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炭开采设备的伸缩机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


背景技术:

2.在已探明煤炭矿区中有80%以上都是薄或极薄煤层,所以开采行业对薄煤层支架的需求将十分急迫,但对于极薄煤层(采高小于650mm)液压支架,特别是其中的极薄煤层立柱的设计,是一直没有解决好的关键性技术。由于工作阻力、最小安装高度、行程、密封、底阀、立柱外形尺寸等内在限制因素的对煤层立柱的制约较强,常规的伸缩立柱结构设计,其行程较小,不能满足支架伸缩比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
4.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包括:外缸体、中缸体、活柱,在所述外缸体的一侧设有阀座,在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通液孔和第二通液孔,在所述外缸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5.所述活柱、所述中缸体、所述外缸体由内到外组成双伸缩缸结构,所述外缸体与所述中缸体之间的空隙分别为所述中缸体前部的一级缸活塞腔和所述中缸体侧面的一级活塞杆腔,所述第一通液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一级缸活塞腔连通,所述中缸体和所述活柱之间空隙分别为所述活柱前部的二级缸活塞腔和所述活柱侧面的二级活塞杆腔;
6.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一级缸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一级活塞杆腔连通;
7.在所述中缸体侧壁上开设有长深孔,所述长深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一级活塞杆腔和所述二级活塞杆腔连通。
8.进一步,所述外缸体缸底采用大圆球面,所述外缸体的外部焊接有耳座,所述活柱的柱头端开有铰接孔。
9.进一步,液压支架的立柱控制阀安装到所述阀座上并向所述第一通液孔通入液体。
10.进一步,所述中缸体安装所述外缸体内,所述中缸体前部与所述外缸体内壁密封,所述中缸体与所述外缸体之间设有外导向套,底阀设置在所述中缸体前端并将所述中缸体密封,所述中缸体前部与所述外缸体之间为密封的所述一级缸活塞腔,所述中缸体的侧面与所述外缸体的侧壁之间为所述一级活塞杆腔。
11.进一步,所述活柱安装在所述中缸体内,所述活柱前部与所述中缸体密封,在内导向套套在所述活柱上并安装在所述中缸体后部,所述活柱的前端与所述中缸体之间为所述
二级缸活塞腔,所述活柱侧面与所述中缸体之间为所述二级活塞杆腔。
12.进一步,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安装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设有连管,所述连管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阀座的所述第一通液孔。
13.进一步,所述阀座覆盖在所述第二通液孔,在所述阀座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过液管。
14.有益效果:在中缸体上纵向打长深孔,使得一级活塞杆腔与二级活塞杆腔相通,中缸体为内注液式,可以加大活柱的行程,增加了液压支架伸缩比。
附图说明
1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回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包括:外缸体1、中缸体2、活柱3,在外缸体1的一侧设有阀座4,阀座4与立柱液控阀连接,在阀座4上开设有第一通液孔5和第二通液孔6,在外缸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8,第一通液孔5与第一通孔7连通,第二通液孔6与第二通孔8连通,液控阀可以通过两个通液孔向外缸体1内注入液体。
20.中缸体2安装外缸体1内,中缸体2前部与外缸体1内壁密封,中缸体2与外缸体1之间设有外导向套9,底阀10设置在中缸体2前端并将中缸体2密封,中缸体2前部与外缸体1之间为密封的一级缸活塞腔11,底阀10为可开启阀,中缸体2的侧面与外缸体1的侧壁之间为一级活塞杆腔12。
21.活柱3安装在中缸体2内,活柱3前部与中缸体2密封,在内导向套13套在活柱3上并安装在中缸体2后部,活柱3的前端与中缸体2之间为二级缸活塞腔14,当底阀10开启后,一级缸活塞腔11与二级缸活塞腔14连通,活柱3侧面与中缸体2之间为二级活塞杆腔15。
22.第一通液孔5通过第一通孔7与一级缸活塞腔11连通,第二通液孔6通过第二通孔8与一级活塞杆腔12连通;
23.在中缸体2侧壁上开设有长深孔16,长深孔16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与一级活塞杆腔12和二级活塞杆腔15连通。
24.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25.当立柱伸出时,液压系统经立柱液控阀向阀座4上的第一通液孔5注入液体,液体经过第一通孔7进入到外缸体1内的一级缸活塞腔11,由于中缸体2前部与外缸体1之间密封,所以液体会推动中缸体2以及中缸体2上的活柱3向外伸出,与此同时,一级活塞杆腔1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通孔8以及第二通液孔6排出,当中缸体2伸出完成后,一级缸活塞腔11的压力升高,底阀10打开,液体进入到二级缸活塞腔14中,开始推动活柱3向外伸出,此时二级
活塞杆腔15内的液体会通过第二连接孔18进入到长深孔16,在从长深孔16上的第一连接孔17进入到一级活塞杆腔12中,最后经第二通孔8由第二通液孔6排出,完成双伸出过程。
26.当立柱收回时,液压系统经立柱液控阀向阀座4上的第二通液孔6注入液体,液体首先进入到一级活塞杆腔12,并后续将长深孔16以及二级活塞杆腔15充满,随着液体的进入,一级缸活塞腔11内的液体会通过第一通液孔5排出,当中缸体2回收完毕后,安装在中缸体2底部的底阀10被外缸体1的缸底内部的凸块顶开,此时一级缸活塞腔11和二级缸活塞腔14连通,液体从中缸体2内排出,此时液体经过长深孔16继续进入二级活塞杆腔15中带动活柱3收回,二级缸活塞腔14内的液体经一级缸活塞腔11和第一通液孔5排出,完成双回收过程。
27.实施例一
28.外缸体1缸底采用大圆球面,该大圆球面与底座柱窝配合,外缸体1的外部焊接有耳座19,耳座19与液压支架的底座连接,活柱3的柱头端开有铰接孔20,活柱3通过铰接孔20与顶梁柱帽铰接。
29.实施例二
30.在第一通孔7处安装密封座21,密封座21上设有连管22,连管22连接第一通孔7和阀座4的第一通液孔5,密封座21可以将连管与第一通孔7密封,保证进入到外缸体1内液体的压力。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缸体、中缸体、活柱,在所述外缸体的一侧设有阀座,在所述阀座上开设有第一通液孔和第二通液孔,在所述外缸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液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通液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活柱、所述中缸体、所述外缸体由内到外组成双伸缩缸结构,所述外缸体与所述中缸体之间的空隙分别为所述中缸体前部的一级缸活塞腔和所述中缸体侧面的一级活塞杆腔,所述第一通液孔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一级缸活塞腔连通,所述中缸体和所述活柱之间空隙分别为所述活柱前部的二级缸活塞腔和所述活柱侧面的二级活塞杆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一级缸活塞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一级活塞杆腔连通;在所述中缸体侧壁上开设有长深孔,所述长深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所述一级活塞杆腔和所述二级活塞杆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缸底采用大圆球面,所述外缸体的外部焊接有耳座,所述活柱的柱头端开有铰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液压支架的立柱控制阀安装到所述阀座上并向所述第一通液孔通入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缸体安装所述外缸体内,所述中缸体前部与所述外缸体内壁密封,所述中缸体与所述外缸体之间设有外导向套,底阀设置在所述中缸体前端并将所述中缸体密封,所述中缸体前部与所述外缸体之间为密封的所述一级缸活塞腔,所述中缸体的侧面与所述外缸体的侧壁之间为所述一级活塞杆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柱安装在所述中缸体内,所述活柱前部与所述中缸体密封,在内导向套套在所述活柱上并安装在所述中缸体后部,所述活柱的前端与所述中缸体之间为所述二级缸活塞腔,所述活柱侧面与所述中缸体之间为所述二级活塞杆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处安装密封座,所述密封座上设有连管,所述连管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阀座的所述第一通液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覆盖在所述第二通液孔,在所述阀座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过液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极薄煤层液压支架的双伸缩立柱,活柱、中缸体、外缸体由内到外组成双伸缩缸结构,外缸体与中缸体之间的空隙分别为中缸体前部的一级缸活塞腔和中缸体侧面的一级活塞杆腔,第一通液孔通过第一通孔与一级缸活塞腔连通,中缸体和活柱之间空隙分别为活柱前部的二级缸活塞腔和活柱侧面的二级活塞杆腔,第一通孔与一级缸活塞腔连通,第二通孔与一级活塞杆腔连通;在中缸体侧壁上开设有长深孔,长深孔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与一级活塞杆腔和二级活塞杆腔连通。有益效果是:在中缸体上纵向打长深孔,使一级活塞杆腔与二级活塞杆腔相通,中缸体为内注液式,可以加大活柱的行程,增加了液压支架伸缩比。比。比。


技术研发人员:贾洪现 谢战洪 卫智慧 马玉贤 刘创业 张勇杰 韩山岭 郭振宇 蒋继莲 王颖 张磊 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国新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3/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