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5276发布日期:2023-04-05 13:2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井下钻机,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防治煤矿井下水、火、瓦斯、冲击地压等灾害,同时为了地质钻探需要,需要在井下施工长度10m至上百米各类直径钻孔。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软岩、含砂层、含水层或者遇到矿震等情况时,现有的钻进存在以下缺陷:

2、1、钻机在钻进过程中,是顺时针旋转,轴向钻进,钻杆长度一般为1m左右套杆,杆之间通过杆头丝联接,深孔钻进中,只能正转,不能翻转,否则,钻杆之间丝接脱开,丢失钻头钻杆。

3、2、井下施工各类直径钻孔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在孔内或者孔底发生卡杆,导致钻机不能转动,不能后退,无法通过水、风等其它辅助方法将钻杆、钻头顺利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设置于缸体内的液压腔和滑动安装于液压腔内的伸缩油缸;

4、所述伸缩油缸一端依次连接有受力垫片和固定器,所述液压缸依次连通有液压操纵阀和储油筒。

5、优选的,所述缸体和伸缩油缸的横截面均为环形结构。

6、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7、优选的,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通过高压胶管分别与液压操纵阀的一端的两个接口连接,液压操纵阀另一端的接口通过高压胶管与储油筒连接。

8、优选的,所述受力垫片包括橡胶垫片和承重固定器,橡胶垫片靠近缸体一侧设置。

9、优选的,所述固定器包括两个半环形结构的夹持垫片,两个夹持垫片通过螺栓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器的内径小于钻机钻杆的外径2mm-3mm,且固定器的外径大于承重固定器的内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无需反向转动钻杆就可以取出被卡在煤岩体内的钻杆,避免钻杆之间丝接脱开,不会丢失钻头钻杆,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取出第一根钻杆后,剩余钻杆在孔内基本处于松动状态,原有的被夹杆状态减弱,采用人力也可轻松取出,提高了钻杆取出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3、2、操作方便,只需采用不同规格的夹持垫片固定钻杆,对井下各类被夹钻杆均可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包括液压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1)包括缸体(7)、设置于缸体(7)内的液压腔(9)和滑动安装于液压腔(9)内的伸缩油缸(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7)和伸缩油缸(8)的横截面均为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7)的两端外壁分别开设有进液口(10)和出液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10)和出液口(11)通过高压胶管(5)分别与液压操纵阀(4)的一端的两个接口连接,液压操纵阀(4)另一端的接口通过高压胶管(5)与储油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垫片(2)包括橡胶垫片(12)和承重固定器(13),橡胶垫片(12)靠近缸体(7)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3)包括两个半环形结构的夹持垫片(15),两个夹持垫片(15)通过螺栓(14)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3)的内径小于钻机钻杆的外径2mm-3mm,且固定器(3)的外径大于承重固定器(13)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钻机卡杆取出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包括缸体、设置于缸体内的液压腔和滑动安装于液压腔内的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一端依次连接有受力垫片和固定器,所述液压缸依次连通有液压操纵阀和储油筒。本技术无需反向转动钻杆就可以取出被卡在煤岩体内的钻杆,避免钻杆之间丝接脱开,不会丢失钻头钻杆,提高了钻杆取出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操作方便,只需采用不同规格的夹持垫片固定钻杆,对井下各类被夹钻杆均可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张海风,陆祖军,吴学松,刘斌,张军军,柳罗伟,张孝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