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内吸污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7547发布日期:2022-11-30 13:2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内吸污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打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井内吸污筒。


背景技术:

2.现有专利中公开号为cn212743922公开了一种井内污泥吸筒,包括两端均为开口的圆筒,圆筒内部设有可滑动的活塞,圆筒内部设有与活塞固定连接的拉杆,圆筒一端上固定有挡板,挡板上转动安装有合门板,圆筒上设有阻挡合门板向背离活塞方向转动的挡杆。该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对井内污泥进行清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危险性和劳动强度,使用时的能耗低,并且噪音也小,使用简单方便,降低了施工的成本。
3.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拉升拉杆带动活塞在圆筒内滑动,当活塞在圆筒内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活塞下方的圆筒内形成负压区域,从而能够使得井内的污泥沙、碎石等杂物推开合门板后进入到圆筒内,且在不断拉升拉杆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污泥沙、碎石等杂物不断的进入到圆筒中所形成的负压区域内,但在杂物进入圆筒内的过程中,井内的水也会同时进入到圆筒中所形成的负压区域内,而污泥吸筒在工作的过程中并不能将负压区域内的水向外排出,从而使得拉杆拉升到位后,污泥吸筒内污泥沙等杂物的量较少,即污泥吸筒一次清理污泥沙等杂物的量较少,从而需多次将污泥吸筒插入到井底内才能将污泥沙等杂物清理彻底,这样需多次将污泥吸筒插入井内及从井内取出,浪费时间,从而会降低对污泥沙等杂物清理的工作效率,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井内吸污筒,解决现有的井内吸污筒一次清理污泥沙等杂物的量较少,将降低对污泥沙等杂物清理工作效率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6.一种井内吸污筒,包括竖直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分布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圆筒内壁的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销轴转动连接有合门板,所述合门板下方的圆筒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阻挡合门板向圆筒的底端方向转动的限位件,所述圆筒顶端的开口位置外固定连接有与圆筒同轴线设置的导向组件,圆筒内滑动连接有与圆筒同轴线设置的拉杆,所述拉杆的顶端穿过导向组件后固定连接有拉环,拉杆底端位于圆筒内,且拉杆底端安装有至少三根沿拉杆周向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向圆筒的底端方向延伸,且固定杆底端之间安装有与圆筒内相适配且同轴线设置的活塞盘,所述活塞盘上开设有与活塞盘同轴线设置的通孔,活塞盘与固定杆之间形成置物空间,所述置物空间内设置有与通孔同轴线设置且可活动的空心球,所述空心球的球径大于通孔的孔径。
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与圆筒同轴线设置的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底端位于圆筒内,导向管的顶端与圆筒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沿圆筒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且每根支撑杆底端与导向管的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拉杆的顶端贯穿导向管,
拉杆的底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外径大于导向管的内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套管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拉杆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径大于导向管的内径,第二套管与拉杆之间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平头圆柱销,所述平头圆柱销的尾端依次贯穿第二套管与拉杆后插接有开口销。
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水平设置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圆筒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栓的螺杆端穿过圆筒后位于圆筒内并与合门板的底面相抵接,限位螺栓的头部位于圆筒外。
10.进一步的,所述合门板上方的圆筒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外扣合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排污口形状相适配的硅胶密封垫,密封盖的其中一侧与圆筒的外壁铰接,密封盖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块,且位于密封盖该侧的圆筒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螺母,所述锁块位于两个固定螺母之间,且两个固定螺母之间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杆与锁块的外表面相抵接。
11.进一步的,每根固定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同轴线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杆径小于固定杆的杆径,所述活塞盘套设在螺纹杆上,且位于活塞盘底面位置的螺纹杆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12.进一步的,所述合门板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平面,该平面与圆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13.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的内径为d,所述销轴的中间位置与圆筒轴向线之间的距离为l,0<l<d/2。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污泥吸筒包括圆筒、固定板、销轴、合门板与限位件的基础上,通过在圆筒的顶端设置导向组件,在拉杆移动的过程中,导向组件能够对拉杆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在拉杆底端设置第一套管、固定杆与活塞盘能够形成置物空间,且在活塞盘上开设有通孔,在置物空间内设置有可活动的空心球,当吸污筒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负压区域内的水向外排出,这样当拉杆拉升到位后,能够增加吸污筒内污泥沙等杂物的量,即能够增加吸污筒一次清理污泥沙等杂物的量,以节省时间,能提高对污泥沙等杂物清理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中部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筒筒底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1中部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剖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拉杆;11、拉环;12、第一套管;13、固定杆;14、第二套管;15、平头圆柱销;16、开口销;17、螺纹杆;18、锁紧螺母;2、圆筒;21、固定板;22、销轴;23、合门板;24、排污
口;25、密封盖;26、硅胶密封垫;27、锁块;28、固定螺母;29、锁紧螺栓;3、空心球;4、导向组件;41、导向管;42、支撑杆;43、固定块;5、限位螺栓;6、活塞盘;6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内吸污筒,包括竖直设置且顶底两端均开口的圆筒2,圆筒2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平分布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远离圆筒2内壁的一侧通过水平设置的销轴22转动连接有合门板23,合门板23下方的圆筒2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阻挡合门板23向圆筒2的底端方向转动的限位件,具体的,合门板23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且合门板23能够转动;限位件用于保证合门板23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以密闭圆筒2的筒底;但当拆掉限位件后,合门板23能够继续向外转动以打开圆筒2的筒底进行排污;圆筒2顶端的开口位置外固定连接有与圆筒2同轴线设置的导向组件4,圆筒2内滑动连接有与圆筒2同轴线设置的拉杆1,拉杆1的顶端穿过导向组件4后固定连接有拉环11,在使用时,将卷扬机上的钢丝绳与拉环11挂接以拉升拉杆1,将另一组卷扬机上的钢丝绳与圆筒2挂接以升降圆筒2,而导向组件4对拉杆1具有导向作用;拉杆1底端位于圆筒2内,且拉杆1底端安装接有至少三根沿拉杆1周向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底端均向圆筒2的底端方向延伸,且固定杆13底端之间安装有与圆筒2内相适配且同轴线设置的活塞盘6,活塞盘6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形变,活塞盘6上开设有与活塞盘6同轴线设置的通孔61,活塞盘6与固定杆13之间形成置物空间,置物空间内设置有与通孔61同轴线设置且可活动的空心球3,空心球3的球径大于通孔61的孔径,空心球3为具有一定重量的钢球,在水中可下沉以密闭通孔61。
26.在现有污泥吸筒包括圆筒2、固定板21、销轴22、合门板23与限位件的基础上,通过在圆筒2的顶端设置导向组件4,在拉杆1移动的过程中,导向组件4能够对拉杆1具有导向作用,并通过在拉杆1底端设置第一套管12、固定杆13与活塞盘6能够形成置物空间,且在活塞盘6上开设有通孔61,在置物空间内设置有可活动的空心球3,在使用时与现有技术相同,将吸污筒竖直插入井底内的污泥沙等杂物中,此时,空心球3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抵接在通孔61上密闭通孔61,然后利用卷扬机与钢丝绳拉升拉杆1,而圆筒2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位置保持不动,使拉杆1能够带动活塞盘6在圆筒2内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位于活塞盘6下方的圆筒2内形成负压区域,然后井内的污泥沙等杂物将推开合门板23后进入到圆筒2内所形成的负压区域中,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拉动拉杆1,合门板23将在负压区域中杂物与水重力的作用下反向转动,合门板23在反向转动的过程中,限位件将会对合门板23进行阻挡,使合门板23处于水平状态密闭圆筒2的筒底,此时,等待一段时间,负压区域内的水与杂物分层,而在这段时间中,拉杆1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以及在空心球3与固定杆13重力的作用下将带动活塞盘6沿圆筒2内向下滑动,当活塞盘6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位于负压区域内上层的水将推开空心球3,并通过通孔61流向位于活塞盘6上方的圆筒2内,从而能够将负压区域内的水向外排出,直至空心球3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再次与通孔61抵接密封通孔61,然后继续拉升拉杆1,污泥沙等杂物将再次推开合门板23后进入到圆筒2内,多次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将拉杆1拉升到位,由于吸污筒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负压区域内的水向外排出,这样
当拉杆1拉升到位后,能够增加吸污筒内污泥沙等杂物的量,即能够增加吸污筒一次清理污泥沙等杂物的量,以节省时间,能提高对污泥沙等杂物清理的工作效率。
27.导向组件4具体的结构如下:如图1、图2与图7所示,导向组件4包括与圆筒2同轴线设置的导向管41,导向管41的底端位于圆筒2内,导向管41的顶端与圆筒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沿圆筒2周向等距分布的支撑杆42,且每根支撑杆42底端与导向管41的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3,拉杆1的顶端贯穿导向管41,通过设置固定块43与支撑杆42能够将导向管41与圆筒2固定连接,而导向管41在拉杆1移动的过程中对拉杆1具有导向作用;其次,拉杆1的底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套管12,第一套管12的外径大于导向管41的内径,固定杆1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套管12固定连接,具体的,当拉杆1拉升到位后,通过设置第一套管12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拉杆1底端穿过导向管41,以避免拉杆1从圆筒2内脱出。
28.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6与图7所示,拉杆1顶端套设有第二套管14,第二套管14的外径大于导向管41的内径,第二套管14与拉杆1之间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平头圆柱销15,平头圆柱销15的尾端依次贯穿第二套管14与拉杆1后插接有开口销16,具体的,通过设置平头圆柱销15与开口销16能够便于在拉杆1拆装第二套管14;而通过设置第二套管14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拉杆1顶端穿过导向管41后落入圆筒2内。
29.限位件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图4、图5与图7所示,限位件为水平设置的限位螺栓5,限位螺栓5与圆筒2螺纹连接,且限位螺栓5的螺杆端穿过圆筒2后位于圆筒2内并与合门板23的底面相抵接,限位螺栓5的头部位于圆筒2外,具体的,将限位件设置为限位螺栓5能够便于在圆筒2上拆装限位件,而限位螺栓5一方面能够保证合门板23在初始状态下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方面,由于限位螺栓5便于拆卸,也使得合门板23能够便于打开,从而便于将吸污筒内的污泥沙等杂物向外排出。
30.由于吸污筒一次清理污泥沙等杂物的量较多,当将吸污筒从井内取出后,合门板23在吸污筒内杂物重力的作用下,将对限位螺栓5施加较大的压力,有时并不便于拆卸限位螺栓5,因此,合门板23上方的圆筒2侧壁上开设有排污口24,排污口24外扣合有密封盖25,密封盖25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排污口24形状相适配的硅胶密封垫26,硅胶密封垫26用于密封排污口24;密封盖25的其中一侧与圆筒2的外壁铰接,密封盖2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锁块27,且位于密封盖25该侧的圆筒2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螺母28,锁块27位于两个固定螺母28之间,且两个固定螺母28之间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9,锁紧螺栓29的螺杆与锁块27的外表面相抵接,具体的,当拆卸限位螺栓5不便时,可以拆下锁紧螺栓29,然后打开密封盖25,从而能够通过排污口24将吸污筒内的杂物向外排出。
31.进一步的,如图4、图6与图7所示,每根固定杆1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13同轴线设置的螺纹杆17,螺纹杆17的杆径小于固定杆13的杆径,活塞盘6套设在螺纹杆17上,且位于活塞盘6底面位置的螺纹杆17上均套设且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8,具体的,通过设置螺纹杆17与锁紧螺母18能够便于在固定杆13上拆装活塞盘6,此外,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排污口24拆装锁紧螺母18,且由于活塞盘6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形变,也可以通过排污口24将活塞盘6取出,从而便于维修更换活塞盘6。
32.进一步的,如图4与图5所示,合门板23包括两个竖直相对设置的平面,该平面与圆筒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具体的,该间隙为2mm,而该间隙一方面可保证合门板23能够自由转动,另一方面,在向井外提升吸污筒的过程中,也可避免杂物通过间隙向外泄露,但该间
隙可容许吸污筒内的水向外排出。
33.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圆筒2的内径为d,销轴22的中间位置与圆筒2轴向线之间的距离为l,0<l<d/2,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当合门板23向内转动的过程中,在合门板23转动角度未超过90度时,合门板23就会与圆筒2的内壁抵接,使得合门板23向内转动的角度小于90度,从而保证合门板23在负压区域中杂物与水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反向转动。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