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89524发布日期:2022-12-24 09:29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属于隧道支护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对处于沟壑下方岩层土体进行隧洞开挖施工时,岩层土体地下水丰富,水流沿着围岩裂隙渗流,隧洞内壁容易出现渗水塌方,塌方会导致支护在隧洞的钢拱发生变形,需要对隧洞塌方进行临时支护抗变形施工处理,为之后的锚杆施工加固提供施工环境。
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261600u的一种预防隧道沉降变形的支护结构,公开技术方案:钢拱中部和底部对应经支撑梁支撑,钢拱顶部经“l”形撑杆构成的倒三角进行支撑;虽然,支撑梁和“l”形撑杆能对钢拱进行支撑来形成对隧洞内壁塌方进行支撑,但是,“l”形撑杆以倒立形式安装在顶部的支撑梁上,在钢拱顶部的隧洞发生塌方时,塌方的重力载荷会通过倒立的“l”形撑杆集中传递到顶部的支撑梁中部上,存在顶部的支撑梁中部受到集中载荷发生变形的问题,降低了顶部的支撑梁对隧洞侧边塌方载荷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包括:
7.成型支护在隧洞内壁中的钢拱;
8.为两组间隔的钢支撑,两组钢支撑间隔支撑安装在钢拱内侧中部和底部,两组间隔的钢支撑对钢拱内侧的中部、底部进行支撑;
9.三角形的顶部分力组件,顶部分力组件正方使底边安装在钢拱顶部内的两侧边,顶部分力组件另外两边交叉的顶端与钢拱顶部内底边安装。
10.所述钢支撑由18#工字钢构成。
11.所述顶部分力组件由18#工字钢构成。
12.所述钢拱由18#工字钢构成。
13.所述顶部分力组件,包括:顶部分力底边、顶部分力第一侧边及顶部分力第二侧边。
14.所述顶部分力底边构成顶部支撑梁,顶部分力底边两端安装在钢拱顶部内。
15.所述部分力第一侧边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一端与钢拱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一侧边另一端与钢拱顶部中间点安装。
16.所述顶部分力第二侧边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另一端与钢拱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二侧边另一端与钢拱顶部中间点安装,二侧边另一端与顶部分力第一侧边另一端交叉公一点对钢拱顶部中间点安装支撑。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钢拱顶部外的隧洞发生塌方产生载荷时,载荷从
顶部分力组件顶部分散传递到钢拱侧边上,解决了倒立的“l”形撑杆集中传递到顶部的支撑梁中部上存在顶部的支撑梁中部受到集中载荷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顶部分力组件正方底边对隧洞侧边塌方载荷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对发生变形钢拱支撑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钢支撑;2-顶部分力组件;3-钢拱;4-隧洞;21-顶部分力底边;22-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3-顶部分力第二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1.如图1所示。
22.本申请的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包括:
23.由18#工字钢构成的钢支撑1、为三角形的顶部分力组件2、钢拱3,钢拱3成型支护在隧洞4内壁中,使钢拱3外壁对隧洞4内壁进行支撑防护。
24.钢支撑1为两组间隔支撑安装在钢拱3内侧中部和底部,两组间隔的钢支撑1对钢拱3内侧的中部、底部进行支撑预承担钢拱3侧边处隧洞4发生的塌方载荷。
25.为三角形的顶部分力组件2正方使底边安装在钢拱3顶部内的两侧边,顶部分力组件2另外两边交叉的顶端与钢拱3顶部内底边安装。
26.当钢拱3顶部外的隧洞4发生塌方产生载荷时,载荷从顶部分力组件2顶部分散传递到钢拱3侧边上,解决了倒立的“l”形撑杆集中传递到顶部的支撑梁中部上存在顶部的支撑梁中部受到集中载荷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顶部分力组件2正方底边对隧洞侧边塌方载荷的支撑强度。
27.所述顶部分力组件2,包括:构成顶部支撑梁的顶部分力底边21,顶部分力底边21两端安装在钢拱3顶部内;
28.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21一端与钢拱3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另一端与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21另一端与钢拱3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另一端与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二侧边22另一端与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另一端交叉公一点对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支撑。
29.本技术方案具体实施应用于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07标16#支洞控制主洞段下游56+116~57+762.6段。


技术特征:
1.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支护在隧洞(4)内壁中的钢拱(3);为两组间隔的钢支撑(1),两组钢支撑(1)间隔支撑安装在钢拱(3)内侧中部和底部,两组间隔的钢支撑(1)对钢拱(3)内侧的中部、底部进行支撑;三角形的顶部分力组件(2),顶部分力组件(2)正方使底边安装在钢拱(3)顶部内的两侧边,顶部分力组件(2)另外两边交叉的顶端与钢拱(3)顶部内底边安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1)由18#工字钢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分力组件(2)由18#工字钢构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3)由18#工字钢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分力组件(2),包括:顶部分力底边(21)、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及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分力底边(21)构成顶部支撑梁,顶部分力底边(21)两端安装在钢拱(3)顶部内。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21)一端与钢拱(3)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另一端与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一端安装在顶部分力底边(21)另一端与钢拱(3)安装处,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另一端与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顶部分力第二侧边(23)另一端与顶部分力第一侧边(22)另一端交叉公一点对钢拱(3)顶部中间点安装支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洞塌方支护抗变形的施工结构,包括:成型支护在隧洞内壁中的钢拱;为两组间隔的钢支撑,两组钢支撑间隔支撑安装在钢拱内侧中部和底部,两组间隔的钢支撑对钢拱内侧的中部、底部进行支撑;三角形的顶部分力组件,顶部分力组件正方使底边安装在钢拱顶部内的两侧边,顶部分力组件另外两边交叉的顶端与钢拱顶部内底边安装。当钢拱顶部外的隧洞发生塌方产生载荷时,载荷从顶部分力组件顶部分散传递到钢拱侧边上,解决了倒立的“L”形撑杆集中传递到顶部的支撑梁中部上存在顶部的支撑梁中部受到集中载荷发生变形的问题,提高了顶部分力组件正方底边对隧洞侧边塌方载荷的支撑强度。方载荷的支撑强度。方载荷的支撑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朱家快 邱芸 段平 肖安平 李晓佳 韩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