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1904发布日期:2023-02-11 01:19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建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


背景技术:

2.在隧道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所处地层水丰富,岩层裂隙发育丰富,盾构隧道在成型后容易在封顶块处发生渗漏水。采用传统解决渗漏水的方法进行二次注浆后可能存在空腔,并且随着管片下沉还会继续渗漏水。而通过注入聚氨酯做封闭止水环功效不高,成本大,耗时长,针对封顶块效果差。单纯的依靠防水密封圈隔水性能效果较差,不能抵挡大量的地层水持续渗透,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防渗漏的隧道管片封顶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通过利用预埋在管片本体内部的输送管道,能够实现管片在安装后将防水材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相邻两个管片之间的缝隙内,形成致密的防水层,由此实现防水操作。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包括管片本体,所述管片本体内部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包括主路管道及与所述主路管道导通连接的支路管道,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端从所述管片本体的内弧面一侧延伸出,所述支路管道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导通。
6.优选地,所述的主路管道与所述支路管道均采用金属管道;且所述主路管道与所述支路管道之间通过多通金属接头导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的支路管道上共导通开设有10个出口。
8.优选地,所述的10个出口中,沿所述管片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侧各设置3个,沿所述管片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侧均设置2个。
9.优选地,所述的支路管道的出口端及所述主路管道的出口端均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塞。
10.优选地,所述的管片本体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
11.优选地,每侧所述的密封胶条均开设在所述管片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支路管道的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胶条之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片本体内部预埋输送管道,能够实现将防水材料硅脂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管片本体的侧面与相邻的标准块所形成的缝隙内,由于封顶块和标准块之间的缝隙很小,硅脂会沿着缝隙流动,形成致密的防水层,从而实现隔绝地层水的目的,有效提升隧道成型后的质量,减少后期针对隧道漏水的工序,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清楚和完整的说明:
1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包括管片本体1,管片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管片螺栓孔9,每个管片螺栓孔9均与设置在其侧面的穿孔10导通,以便螺栓通过管片螺栓孔9将相邻的两个管片进行固定连接;管片本体1中心处设置有管片吊装孔11,方便安装时对管片的吊装操作;管片本体1内部预埋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包括主路管道2及与主路管道2导通连接的支路管道3;其中主路管道2的入口端4从管片本体1的内弧面一侧延伸出,与设置在管片本体1内弧面上的通孔导通,支路管道3的出口端5延伸至管片本体1的侧面上,并与管片本体1的侧面导通。使用时,利用柱塞泵将防水材料通过主路管道2的入口端4注入,并通过支路管道3的出口端5流至管片本体1与相邻标准块所形成的缝隙内,由于缝隙很小,防水材料会沿着缝隙流动形成致密的防水层,以实现隔绝地层水的作用。防水材料优选采用防水硅脂,其化学稳定性良好,不含有毒物质,不含刺激性气味,在注入阶段拥有流动性,满足使用需求。
17.进一步地,主路管道2与支路管道3均采用金属管道,优选铜管,保证其结构强度,确保能够同管片本体1内部预埋的钢筋共同作用,起到增强封顶块强度的目的;主路管道2与支路管道3之间通过多通金属接头导通连接。优选地,支路管道3上共导通开设有10个出口,10个出口中,沿管片本体1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侧各设置3个,沿管片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侧均设置2个,如此布置既能保证制作成型的封顶块的结构强度,又能确保证防水硅脂均匀的填充在封顶块与相邻标准块之间的缝隙中,增强防水效果。
18.支路管道3的出口端5及主路管道2的出口端5均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塞6,密封塞6能够防止在预制及存放时,杂物进入支路管道3和/或主路管道2内,造成其内部堵塞影响防水硅脂的输送操作。管片本体1的每个侧面上均开设有上下两道凹槽7,每道凹槽7内均设置有密封胶条8;支路管道3的出口均设置在两个密封胶条8之间;密封胶条8的设置,能够辅助增强封顶块与相邻标准块之间的防水性,在与防水硅脂的配合下进一步提升防渗漏性能。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封顶块安装完成后,利用柱塞泵将防水硅脂注入主路管道2内,并通过支路管道3进入封顶块和标准块之间的缝隙内形成防水层,达到隧道内的防水,防渗漏的目的,有效提升隧道成型后的质量,减少后期针对隧道漏水的工序,既节约了返修所带来的成本,又杜绝了返修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片本体,所述管片本体内部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包括主路管道及与所述主路管道导通连接的支路管道,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端从所述管片本体的内弧面一侧延伸出,所述支路管道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路管道与所述支路管道均采用金属管道;且所述主路管道与所述支路管道之间通过多通金属接头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路管道上共导通开设有10个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0个出口中,沿所述管片本体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侧各设置3个,沿所述管片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侧均设置2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路管道的出口端及所述主路管道的出口端均可拆卸的设置有密封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片本体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胶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管片封顶块,其特征在于:每侧所述的密封胶条均开设在所述管片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支路管道的出口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胶条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建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封顶块,包括管片本体,所述管片本体内部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包括主路管道及与所述主路管道导通连接的支路管道,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端从所述管片本体的内弧面一侧延伸出,所述支路管道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管片本体的侧面导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预埋在管片本体内部的输送管道,能够实现管片在安装后将防水材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相邻两个管片之间的缝隙内,形成致密的防水层,由此实现防水操作率。作率。作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创 李艳斌 林登辉 雍毅 马润韬 杨清江 李永森 杨乾坤 王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