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3317发布日期:2023-06-08 16:4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安全风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矿井安全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风门。


背景技术:

1、煤矿井下安全风门的作用是:及时开闭矿井通道,并隔绝或者限制巷道(即矿井通道)内通过的风流,以满足实际用风地点对于风量的要求(例如:通风要求),同时煤矿井下安全风门也为工作人员或车辆行走在矿井通道内提供一定的保护(例如:为工作人员或车辆遮挡矿井内的粉尘)。安全风门的门体通常是安装在矿井通道的墙壁上,为保证门体的开关自如,通常设置门体的下端(即底部)与地面之间存在5mm-15mm的间隙(该缝隙可避免巷道内凹凸不平的地面对于门体转动的干涉),为了保证安全风门的气密性,一般在是门体的底部安装挡风帘,但在实际开闭安全风门时(即门体转动),挡风帘会与巷道的地面产生摩擦,造成挡风帘磨损严重,造成挡风帘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并且在挡风帘局部发生磨损时,也会造成安全风门出现漏风的问题,气密性降低;此外,因挡风帘会与巷道的地面产生摩擦,导致安全风门在实际开闭时的阻力变大,开闭门时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并可能导致卡门的问题出现,进而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风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实际开闭安全风门时,挡风帘会与地面产生摩擦,造成开闭门阻力变大和挡风帘磨损严重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风门,安全风门用于矿井通道内,安全风门包括第一风门结构,第一风门结构包括:门体,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矿井通道的墙壁上;挡风帘,挡风帘活动设置在门体的下端,且跟随门体转动;挡风帘用于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门体上,且跟随门体转动;调节机构与挡风帘连接,用于控制挡风帘靠近或远离地面;其中,门体具有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遮挡状态下,门体遮挡矿井通道且挡风帘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在开启状态下,门体避让矿井通道;门体通过转动切换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门体转动前,调节机构控制挡风帘远离地面,以避免挡风帘与地面发生摩擦。

3、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门体上;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与驱动部传动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挡风帘的一端连接;其中,驱动部通过连接部拉动挡风帘相对于门体移动。

4、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传动杆和用于驱动传动杆往复运动的气缸,连接部为柔性链条或连接杆,柔性链条或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传动杆和挡风帘连接。

5、进一步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合页,合页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门体的下端,合页的另一端与挡风帘固定连接;挡风帘通过合页可转动地设置在门体的下端。

6、进一步地,合页为多个,多个合页间隔设置在门体的下端。

7、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部,驱动部设置在门体上;转动轴,转动轴与驱动部连接,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门体的下端,其中,挡风帘设置在转动轴上,且跟随转动轴转动,驱动部通过转动轴驱动挡风帘相对于门体转动。

8、进一步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动力结构,动力结构与门体连接,以驱动门体相对于矿井通道的墙壁转动。

9、进一步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动力结构电连接,以控制门体转动;防夹传感器,防夹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防夹传感器用于监测门体在开启状态或遮挡状态下是否夹住工作人员;感应器,感应器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感应器用于感应门体处于开启状态或遮挡状态。

10、进一步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副门,门体上开设有通过口,副门可转动地设置在门体上,以开闭通过口。

11、进一步地,安全风门还包括第二风门结构,第二风门结构与第一风门结构相同,第二风门结构和第一风门结构对应设置在矿井通道的两侧,共同开闭矿井通道。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风门,安全风门用于矿井通道内,安全风门包括第一风门结构,第一风门结构包括:门体,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矿井通道的墙壁上;挡风帘,挡风帘活动设置在门体的下端,且跟随门体转动;挡风帘用于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门体上,且跟随门体转动;调节机构与挡风帘连接,用于控制挡风帘靠近或远离地面;其中,门体具有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遮挡状态下,门体遮挡矿井通道且挡风帘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在开启状态下,门体避让矿井通道;门体通过转动切换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门体转动前,调节机构控制挡风帘远离地面,以避免挡风帘与地面发生摩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控制挡风帘靠近或远离地面,在门体转动时,有效避免了挡风帘与地面发生摩擦,避免了挡风帘产生严重磨损,减少了安全风门出现漏风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风门的气密性,进而保证了安全风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有效降低了安全风门在开闭时的阻力,实现了开闭门时的便捷省力,提高了效率;同时,提高了安全风门对于矿井通道内各种地势的适用性,即无论地势高低,在安全风门转动的行程区域,挡风帘始终不影响开关风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安全风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的低廉且工作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风门用于矿井通道内,所述安全风门包括第一风门结构,所述第一风门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31)包括传动杆(311)和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杆(311)往复运动的气缸(312),所述连接部(32)为柔性链条或连接杆,所述柔性链条或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杆(311)和所述挡风帘(2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合页(40),所述合页(4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下端,所述合页(40)的另一端与所述挡风帘(20)固定连接;所述挡风帘(20)通过所述合页(4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40)为多个,多个所述合页(40)间隔设置在所述门体(10)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与所述门体(10)连接,以驱动所述门体(10)相对于矿井通道的墙壁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结构还包括副门(50),所述门体(10)上开设有通过口,所述副门(5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门体(10)上,以开闭所述通过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风门还包括第二风门结构(60),所述第二风门结构(60)与所述第一风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风门结构(60)和所述第一风门结构对应设置在矿井通道的两侧,共同开闭矿井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安全风门,包括第一风门结构,第一风门结构包括:门体,门体可转动地设置在矿井通道的墙壁上;挡风帘,挡风帘活动设置在门体的下端,且跟随门体转动;挡风帘用于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设置在门体上,且跟随门体转动;调节机构与挡风帘连接,用于控制挡风帘靠近或远离地面;其中,门体具有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遮挡状态下,门体遮挡矿井通道且挡风帘遮挡门体与地面之间的缝隙,在开启状态下,门体避让矿井通道;门体通过转动切换开启状态和遮挡状态,在门体转动前,调节机构控制挡风帘远离地面,以避免挡风帘与地面发生摩擦。本技术减少了安全风门出现漏风的问题,保证了安全风门的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建,王树海,王庆雄,吕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