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1433发布日期:2023-09-24 07: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竖井出渣和集水,具体涉及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城市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竖井作为一种矿山法辅助施工结构被广泛采用;由于城市建筑物密集,为减少拆迁工作,施工用地一般较为狭小,因此竖井尺寸通常较为狭窄,而风、水、电、气、出渣、机械、支护材料等均得利用竖井运输,如何合理规划竖井出渣和抽排水,是快速施工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狭窄空间内竖井出渣与抽排水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包括竖井结构、隧道横通道和龙门吊,其中竖井结构的底部一侧与隧道横通道连通,隧道横通道两侧设置有截水沟,竖井结构的井底周向内壁设置有一圈初期支护,竖井结构的井底通过混凝土隔墙分隔为集水坑区、渣斗坑区、升降机区和步梯区,其中集水坑区与隧道横通道的截水沟连通,集水坑区中设置有水泵,隧道渗水通过隧道横通道的截水沟排至集水坑区并通过水泵和管道排出竖井外,龙门吊设置在竖井结构的上方,通过龙门吊吊装渣斗实现渣土的快速出渣。

3、优选地,集水坑区和渣斗坑区上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渣斗坑区的边缘靠近隧道横通道的一侧设置有车挡,车挡与隧道横通道的底板混凝土通过锚固筋固定。

4、优选地,集水坑区和渣斗坑区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渣斗坑区通过集水坑区分隔,两个集水坑区之间连通,升降机区中设置有用于运输的升降机,步梯区设置有人行步梯和通道。

5、优选地,所述车挡的两侧固定连接由固定钢筋,所述固定钢筋的一端与车挡的顶端处于同一平面上,固定钢筋的另一端与隧道横通道的底板固定连接。

6、优选地,集水坑区和渣斗坑区低于隧道横通道。

7、优选地,龙门吊的支架设置在竖井结构顶端的两侧,龙门吊的滑轨横跨竖井结构;集水坑区和渣斗坑区的盖板均为下端固定铺设有工字钢的钢板,混凝土隔墙包括隔墙钢筋与混凝土浇筑层。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装置充分利用竖井井底空间的结构,设有双渣斗坑区与双集水坑区,出渣车可以直接自卸入渣斗坑区,提高竖井出渣效率,并通过龙门吊实现对渣土的吊运;底部设集水坑区,收集隧道及竖井渗水、小量涌水,并通过水泵和管道排出竖井外,防止因长期浸泡竖井井底及隧道基底,导致承载力降低的问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施工效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井结构(1)、隧道横通道(2)和龙门吊(3),其中竖井结构(1)的底部一侧与隧道横通道(2)连通,隧道横通道(2)两侧设置有截水沟(2.1),竖井结构(1)的井底周向内壁设置有一圈初期支护(4),竖井结构(1)的井底通过混凝土隔墙(11)分隔为集水坑区(5)、渣斗坑区(6)、升降机区(7)和步梯区(8),其中集水坑区(5)与隧道横通道(2)的截水沟(2.1)连通,集水坑区(5)中设置有水泵,隧道渗水通过隧道横通道(2)的截水沟(2.1)排至集水坑区(5)并通过水泵和管道排出竖井外,龙门吊(3)设置在竖井结构(1)的上方,通过龙门吊(3)吊装渣斗实现渣土的快速出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区(5)和渣斗坑区(6)上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盖板,渣斗坑区(6)的边缘靠近隧道横通道(2)的一侧设置有车挡(9),车挡(9)与隧道横通道(2)的底板混凝土通过锚固筋(1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区(5)和渣斗坑区(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渣斗坑区(6)通过集水坑区(5)分隔,两个集水坑区(5)之间连通,升降机区(7)中设置有用于运输的升降机,步梯区(8)设置有人行步梯和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区(5)和渣斗坑区(6)低于隧道横通道(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吊(3)的支架设置在竖井结构顶端的两侧,龙门吊(3)的滑轨横跨竖井结构;集水坑区(5)和渣斗坑区(6)的盖板均为下端固定铺设有工字钢(12)的钢板(13),混凝土隔墙(11)包括隔墙钢筋与混凝土浇筑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竖井出渣和集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内竖井出渣和抽排水结构,解决了狭窄空间内竖井出渣与抽排水困难的问题。包括竖井结构、隧道横通道和龙门吊,其中竖井结构的底部一侧与隧道横通道连通,隧道横通道两侧设置有截水沟,竖井结构的井底周向内壁设置有一圈初期支护,竖井结构的井底通过混凝土隔墙分隔为集水坑区、渣斗坑区、升降机区和步梯区,其中集水坑区与隧道横通道的截水沟连通,集水坑区中设置有水泵,隧道渗水通过隧道横通道的截水沟排至集水坑区并通过水泵和管道排出竖井外,龙门吊设置在竖井结构的上方,通过龙门吊吊装渣斗实现渣土的快速出渣。本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施工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邓湘衡,李文通,刘鑫喆,郭战朋,高云龙,李宗治,王燕青,徐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