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8584发布日期:2023-05-25 02:0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替阀,尤其涉及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


背景技术:

1、《煤矿安全规程》中要求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必须保持直线。对于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稳步推移是影响工作面直线度控制的关键因素。目前,多数矿区主要采用拉线管理,通过人工手动在工作面拉绳或以红外线光束的方式作为液压支架推移定位标准。但是,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一般推溜阀作用下的推移控制过程会出现中间不稳定的情况,从而无法精确保证工作面煤壁、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经过推移与拉架操作后保持同一平面,故具有无法精准推溜的问题,其还具有结构不紧凑、维修不方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准推溜、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的交替逻辑推溜阀。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包括阀体、阀芯组件,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所述第一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一侧,所述阀体内部成型有阀腔,所述阀腔内插接有与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对应设置的阀芯组件。

3、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阀芯组件包括阀座、阀套、顶杆、卡环、弹簧、接头,所述阀芯组件上开设有供液口,所述供液口平行设置在与第二工作口相远离的一端,所述阀套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与供液口连通,所述阀套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接头通过卡环与阀套上的沟槽连接,所述阀套与接头连接之间形成有杆槽,所述杆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绕设有弹簧,所述阀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安装在阀套上,所述阀座与阀套接触配合形成密封。

4、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顶杆上开设有阻尼孔,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顶杆上的阻尼孔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5、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阀套上开设有通液孔,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阀套上的通液孔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6、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阀座与顶杆为锥面硬密封。

7、上述交替逻辑推流阀的工作原理为:当供液口不供液时,第一工作口的高压液体通过阀套上的通液孔直接流向第二工作口,阀套上有12个通液孔,可允许大流量液体快速通过阀套流向第二工作口,实现液压支架的正常推溜、拉架动作,当供液口工作时,顶杆在压力液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与阀座接触密封,顶杆上开设有阻尼孔,可致使第一工作口的高压液体仅能以阻尼孔缓慢流向第二工作口,以实现液压支架的精准推溜、拉架动作。本实用新型的交替逻辑推流阀通过将阀芯组件作为一个整体插接件,用专用工具插装在阀腔内,当需要维修时可整体拆卸,以方便煤矿维护人员下井维修,具有其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的优点,其压力液通过供液口与阀芯配件的结构配合,可致使第一工作口的高压液体仅能以阻尼孔缓慢流向第二工作口,具有其精准推溜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组件,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所述第一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一侧,所述阀体内部成型有阀腔,所述阀腔内插接有与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对应设置的阀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替逻辑推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座、阀套、顶杆、卡环、弹簧、接头,所述阀芯组件上开设有供液口,所述供液口平行设置在与第二工作口相远离的一端,所述阀套的一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与供液口连通,所述阀套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接头通过卡环与阀套上的沟槽连接,所述阀套与接头连接之间形成有杆槽,所述杆槽内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上绕设有弹簧,所述阀套的另一端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安装在阀套上,所述阀座与阀套接触配合形成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替逻辑推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上开设有阻尼孔,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顶杆上的阻尼孔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替逻辑推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上开设有通液孔,所述第一工作口通过阀套上的通液孔与第二工作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替逻辑推溜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与顶杆为锥面硬密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替逻辑推溜阀,包括阀体、阀芯组件,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第一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上端,第二工作口设置在阀体的一侧,阀体内部成型有阀腔,阀腔内插接有与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对应设置的阀芯组件。本技术交替逻辑推流阀具有精准推溜、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琛,洪凌海,叶程远,王少昭,郑大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隆高科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