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4841发布日期:2023-05-17 20:52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市政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1、隧道工程为减少结构背后的水压力,依照以排为主的主要原则会在初期支护结构层与二次衬砌结构层之间设置防水层和盲管,达到排水的目的,而由于环向盲管的顶部与纵向盲管的倾斜度较小,极易导致泥沙堆积、沉淀结晶,进而堵塞盲管,造成隧道结构背后水压增大,影响隧道结构稳定。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330415u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止排水盲管堵塞的隧道衬砌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于初期支护结构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的环向盲管、纵向盲管、无纺布和防水板,其中防水板贴近二次衬砌结构靠围岩侧,环向盲管、纵向盲管贴近初期支护结构,纵向盲管设置于边墙脚且低于纵向施工缝,二次衬砌结构矮边墙靠行车侧设置侧沟。所述环向盲管、纵向盲管与侧沟相连通的排水管口贴近侧沟底壁,侧沟内于排水管口的两侧设置由底壁向上凸起的横向凸台,两侧横向凸台与侧沟的底壁、侧壁构成浸没排水管口的容水腔,容水腔内的积水对排水管口形成水封。

3、该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初期支护结构与二次衬砌结构之间的环向盲管、纵向盲管、无纺布和防水板将隧道结构背部的水流引导到二次衬砌结构矮边墙靠行车侧设置的侧沟内,然而由于纵向盲管的倾斜角度通常根据隧道内路面的坡度设置,一般不会超过3°,环向盲管的顶部区域的盲管倾斜角度同样较小,极易导致泥沙堆积、沉淀结晶,进而堵塞盲管,造成隧道结构背后水压增大,影响隧道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隧道盲管由于倾斜角度小导致泥沙沉淀引起堵塞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二次衬砌层和设置在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的防水层、环向盲管与纵向盲管,所述防水层贴近二次衬砌层设置,所述环向盲管沿隧道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盲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二次衬砌层底部设置矮边墙,所述矮边墙靠行车侧设有沿隧道长度方向的侧沟,所述环向盲管与侧沟连接,所述纵向盲管呈波浪形设置,且在每一处波谷位置均设置排水管与侧沟连接,所述初期支护层在环向盲管顶部区域设有预埋引流管,所述预埋引流管开口与初期支护层齐平。

4、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环向盲管弯曲弧度与二次衬砌层一致。

5、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预埋引流管与环向盲管几何中心轴处于同一切面。

6、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预埋引流管的顶部不贯穿初期支护层。

7、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贴近防水层远离二次衬砌层一侧设置。

8、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侧沟内间隔设置封水台,所述封水台为侧沟底壁向上突起形成,所述封水台与侧沟内壁形成集水槽。

9、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封水台包括第一封水台与第二封水台,所述第一封水台与第二封水台分别设置于环向盲管、排水管在侧沟连接处的两侧。

10、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封水台的高度低于侧沟深度的一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波浪形设置的纵向盲管,使得纵向盲管的流道坡度变大,再经过排水管的接引,排至侧沟内,排水管的设置在波谷位置,为流道的坡底位置,水流有足够速度,能够避免纵向盲管由于倾斜角度小导致泥沙沉淀引起堵塞的问题,通过初期支护层在环向盲管顶部区域设有的预埋引流管,将环向盲管顶部区域的水流以较大坡度的预埋引流管引至环向盲管坡度较陡区域,能够避免环向盲管顶部区域由于倾斜角度小导致泥沙沉淀引起堵塞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二次衬砌层和设置在初期支护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的防水层、环向盲管与纵向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贴近二次衬砌层设置,所述环向盲管沿隧道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纵向盲管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二次衬砌层底部设置矮边墙,所述矮边墙靠行车侧设有沿隧道长度方向的侧沟,所述环向盲管与侧沟连接,所述纵向盲管呈波浪形设置,且在每一处波谷位置均设置排水管与侧沟连接,所述初期支护层在环向盲管顶部区域设有预埋引流管,所述预埋引流管开口与初期支护层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盲管弯曲弧度与二次衬砌层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引流管与环向盲管几何中心轴处于同一切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引流管的顶部不贯穿初期支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贴近防水层远离二次衬砌层一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沟内间隔设置封水台,所述封水台为侧沟底壁向上突起形成,所述封水台与侧沟内壁形成集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台包括第一封水台与第二封水台,所述第一封水台与第二封水台分别设置于环向盲管、排水管在侧沟连接处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水台的高度低于侧沟深度的一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市政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隧道衬砌排水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的隧道盲管由于倾斜角度小导致泥沙沉淀引起堵塞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初期支护层、二次衬砌层、防水层、环向盲管与纵向盲管,所述二次衬砌层底部设置矮边墙,所述矮边墙靠行车侧设有沿隧道长度方向的侧沟,所述纵向盲管呈波浪形设置,且在每一处波谷位置均设置排水管与侧沟连接,通过波浪形设置的纵向盲管,使得纵向盲管的流道坡度变大,再经过排水管的接引,排至侧沟内,排水管的设置在波谷位置,为流道的坡底位置,水流有足够速度,能够避免纵向盲管由于倾斜角度小导致泥沙沉淀引起堵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万福,黄俊鹏,刘毓氚,刘庆春,王巧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路港(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