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2160发布日期:2023-09-07 12:3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矿井顶板、瓦斯及防尘灾害治理,具体为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


背景技术:

1、皖北矿区回采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为锚网索支护方式,部分采煤工作面顶板坚硬,容易造成两方面的问题,初次放顶期间顶板垮落不及时,易造成悬顶面积大和瓦斯积聚,突然垮落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隅角悬顶面积较大,悬顶面积达到极限条件下时,会出现周期性的破断,突然垮落挤出瓦斯,造成瓦斯超限,针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结构、岩性及力学特性,开展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工作,消除初采及端头(隅角)悬顶问题,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皖北矿区的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具备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优点,解决了针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结构、岩性及力学特性,开展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工作,消除初采及端头(隅角)悬顶问题,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皖北矿区的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右侧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右侧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上端设有实时压力记录仪,所述三通的右侧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右侧设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右侧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右侧设有高压胶管,所述高压胶管的一侧设有封隔器。

3、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的数量为4个。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5、本发明通过底板、水箱、压力泵、截止阀、三通、实时压力记录仪、泄压阀、流量计、压力表、封隔器、高压胶管和进水管的设置,解决了针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结构、岩性及力学特性,开展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工作,消除初采及端头(隅角)悬顶问题,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皖北矿区的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所述水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2),所述水箱(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3),所述压力泵(3)的右侧设有截止阀(4),所述截止阀(4)的右侧设有三通(5),所述三通(5)的上端设有实时压力记录仪(6),所述三通(5)的右侧设有泄压阀(7),所述泄压阀(7)的右侧设有流量计(8),所述流量计(8)的右侧设有压力表(9),所述压力表(9)的右侧设有高压胶管(11),所述高压胶管(11)的一侧设有封隔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轮,且移动轮的数量为4个。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综采工作面初采水压放顶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右侧设有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的右侧设有三通,所述三通的上端设有实时压力记录仪,所述三通的右侧设有泄压阀。本发明通过底板、水箱、压力泵、截止阀、三通、实时压力记录仪、泄压阀、流量计、压力表、封隔器、高压胶管和进水管的设置,解决了针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结构、岩性及力学特性,开展水力压裂技术研究工作,消除初采及端头(隅角)悬顶问题,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皖北矿区的水力压裂控制技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