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5610发布日期:2023-08-01 10:26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井下测量,尤其是指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


背景技术: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钻进工具、钻孔弯曲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学、微型计算机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引用,下钻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对钻孔轨迹的实时测量和控制。随钻测量系统是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目前以有线随钻测量方式为主,通过特制的中心通缆式钻杆作为信号传输通道,实现了双向通讯和信息实时上传。但随着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的推广,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有线随钻测量系统信号长距离传输可靠性差、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此外对钻杆等钻具要求较高。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办法,该技术目前在石油钻探领域应用较多,且主要采用泥浆脉冲作为信号传输方式,传统的随钻测量系统芯体与过线器的过线通道连接处易渗透,连接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波的安装方便、维护更加简单的无线短接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芯体呈柱形,其中心设有贯穿的中间芯体室,芯体其中一端连接有下过线器,下过线器外侧套装有耐磨套,耐磨套外侧套装有下短接,下短接其中一端芯体连接,下短接另一端设有感应室,下短接方向的芯体外周面上内凹形成有元件室,元件室内安装有电路板,芯体另一端收缩形成隔离段,隔离段的芯体外周面上依次套装有隔离套、缓冲垫、内磁环、止转环、外磁环、端部隔套,其中,端部隔套外侧的芯体端部连接有上过线器,上过线器外侧套装有上短接,上短接内端与芯体上的端部隔套外端抵触,上短接外端设有连接室。

3、所述的缓冲垫、内磁环外侧设有第一保护筒,第一保护筒其中一端与隔离套连接,保护筒另一端与止转环连接;外磁环、端部隔套之间的芯体上套装有缓冲环,所述的外磁环、缓冲环外侧套装有第二保护筒,第二保护筒其中一端与止转环连接,另一端与端部隔套连接;端部隔套、隔离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筒形的套体,套体其中一端收缩形成密封段,密封段位于第一保护筒内;密封段的外周面上设有外隔离密封槽,外隔离密封槽内设有外隔套密封圈,套体、密封段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隔离密封槽,内隔离密封槽内设有内隔套密封圈。

4、所述的上过线器包括有过线器主体,过线器主体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过渡段,远离过线器主体的过渡段端部延伸形成有锥形的中间段,中间段端部延伸形成有过线段,过线器主体端部内凹形成有上芯体室,上芯体室一侧的过线器主体另一端端部内凹形成有止转芯孔,过线段端部内凹形成有外导线室,过线器主体其中一侧设有上过线通道;上过线通道一端与止转芯孔连接,另一端与外导线室连接。

5、所述的下过线器包括有圆柱形的下过线主体,下过线主体其中一端端部中心处延伸形成有下过线嵌合段,下过线嵌合段的外周面上设有下过线密封槽,下过线主体另一端逐渐收缩形成锥形的过渡段,过渡段较小一端端部延伸形成有下检测段,下检测段端部内凹形成下检测室;下过线嵌合段外侧的下过线主体端部内凹形成下连接室,下连接室内端设有下过线连接通道,过渡段上设有下过渡导线通道,下过渡导线通道其中一端与下过线连接通道连接,另一端与下检测室连接,下过线主体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条的下过线密封槽;下过线嵌合段、下检测段、下过线主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下过线器内端端部内凹形成有下芯体室,下芯体室与中间芯体室连接,下芯体室其中一侧的下过线器内设有下过线通道,下过线通道一端与检测导线室内端连接,下过线通道另一端与芯体过线通道一端连接,下芯体室另一侧的下过线器内设有下止转线通道,下止转线通道一端与检测导线室内端连接,下止转线通道另一端与止转过线通道连接。

6、所述的芯体其中一侧设有贯穿于两端的芯体过线通道,下过线器方向的芯体另一侧设有止转过线通道,止转过线通道另一端穿过止转环处的芯体形成出口;元件室内的芯体上设有元件室连接孔,元件室连接孔一端与元件室连接,另一端与芯体过线通道或止转过线通道连接;元件室为多个,以芯体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元件室内安装有骨架,骨架两端套装有缓冲套,缓冲套与元件室内的芯体腔壁抵触,电路板安装在骨架内,元件室表面设有盖板。

7、所述的下止转线通道与止转过线通道的连接处、下过线通道与芯体过线通道的连接处、上过线通道与芯体过线通道均设有密封柱,密封柱包括有柱体,柱体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柱体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定位段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柱体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柱体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密封柱上设有两端贯穿的柱孔,柱孔与相应的过线通道连接。

8、本发明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检测器安装在下短接内,中间芯体室、下芯体室用于安装外部电子元件,导线穿过检测导线室、下过线通道、芯体过线通道、上过线通道、外导线室后与外部元件连接,下止转线通道与止转过线通道的连接处、下过线通道与芯体过线通道的连接处、上过线通道与芯体过线通道均设有密封柱,密封柱安装在过线通道的连接处,使过线器与芯体形成一体,防止渗透,将电路板安装在元件室内,通过骨架和缓冲套固定,各部件套装在芯体外侧,过线器与芯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其安装更方便,同时维护更加简单。



技术特征:

1.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芯体(7)呈柱形,其中心设有贯穿的中间芯体室(4),芯体(7)其中一端连接有下过线器(2),下过线器(2)外侧套装有耐磨套(3),耐磨套(3)外侧套装有下短接(1),下短接(1)其中一端芯体(7)连接,下短接(1)另一端设有感应室,下短接(1)方向的芯体(7)外周面上内凹形成有元件室(5),元件室内安装有电路板(9),芯体(7)另一端收缩形成隔离段,隔离段的芯体(7)外周面上依次套装有隔离套(12)、缓冲垫(14)、内磁环(15)、止转环(18)、外磁环(13)、端部隔套(17),其中,端部隔套(17)外侧的芯体(7)端部连接有上过线器(22),上过线器(22)外侧套装有上短接(21),上短接(21)内端与芯体(7)上的端部隔套(17)外端抵触,上短接(21)外端设有连接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缓冲垫(14)、内磁环(15)外侧设有第一保护筒(16),第一保护筒(16)其中一端与隔离套(12)连接,保护筒(16)另一端与止转环(18)连接;外磁环(13)、端部隔套(17)之间的芯体(7)上套装有缓冲环,所述的外磁环(13)、缓冲环外侧套装有第二保护筒,第二保护筒其中一端与止转环(18)连接,另一端与端部隔套(17)连接;端部隔套(17)、隔离套(1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筒形的套体(301),套体(301)其中一端收缩形成密封段(302),密封段(302)位于第一保护筒(16)内;密封段(302)的外周面上设有外隔离密封槽(304),外隔离密封槽(304)内设有外隔套密封圈(306),套体(301)、密封段(302)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隔离密封槽(305),内隔离密封槽(305)内设有内隔套密封圈(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过线器(22)包括有过线器主体(401),过线器主体(401)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过渡段,远离过线器主体(401)的过渡段端部延伸形成有锥形的中间段(402),中间段(402)端部延伸形成有过线段(403),过线器主体(401)端部内凹形成有上芯体室(29),上芯体室(29)一侧的过线器主体(401)另一端端部内凹形成有止转芯孔(407),过线段(403)端部内凹形成有外导线室(30),过线器主体(401)其中一侧设有上过线通道(31);上过线通道(31)一端与止转芯孔(407)连接,另一端与外导线室(3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下过线器(2)包括有圆柱形的下过线主体(601),下过线主体(601)其中一端端部中心处延伸形成有下过线嵌合段(602),下过线嵌合段(602)的外周面上设有下过线密封槽(603),下过线主体(601)另一端逐渐收缩形成锥形的过渡段(605),过渡段(605)较小一端端部延伸形成有下检测段(606),下检测段(606)端部内凹形成下检测室(607);下过线嵌合段(602)外侧的下过线主体(601)端部内凹形成下连接室(608),下连接室(608)内端设有下过线连接通道(612),过渡段(605)上设有下过渡导线通道(609),下过渡导线通道(609)其中一端与下过线连接通道(612)连接,另一端与下检测室(607)连接,下过线主体(601)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条的下过线密封槽(610);下过线嵌合段(602)、下检测段(606)、下过线主体(60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下过线器(2)内端端部内凹形成有下芯体室(26),下芯体室(26)与中间芯体室(4)连接,下芯体室(26)其中一侧的下过线器(2)内设有下过线通道(27),下过线通道(27)一端与检测导线室(24)内端连接,下过线通道(27)另一端与芯体过线通道(19)一端连接,下芯体室(26)另一侧的下过线器(2)内设有下止转线通道(28),下止转线通道(28)一端与检测导线室(24)内端连接,下止转线通道(28)另一端与止转过线通道(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芯体(7)其中一侧设有贯穿于两端的芯体过线通道(19),下过线器(2)方向的芯体(7)另一侧设有止转过线通道(23),止转过线通道(23)另一端穿过止转环(18)处的芯体(7)形成出口;元件室(5)内的芯体(7)上设有元件室连接孔,元件室连接孔一端与元件室(5)连接,另一端与芯体过线通道(19)或止转过线通道(23)连接;元件室(5)为多个,以芯体(7)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元件室(5)内安装有骨架(10),骨架(10)两端套装有缓冲套(11),缓冲套(11)与元件室(5)内的芯体(7)腔壁抵触,电路板(9)安装在骨架(10)内,元件室(5)表面设有盖板(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下止转线通道(28)与止转过线通道(23)的连接处、下过线通道(27)与芯体过线通道(19)的连接处、上过线通道(31)与芯体过线通道(19)均设有密封柱(6),密封柱(6)包括有柱体(201),柱体(201)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202),柱体(201)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203),定位段(203)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204),柱体(201)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205),柱体(201)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206);密封柱(6)上设有两端贯穿的柱孔,柱孔与相应的过线通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短接系统,芯体呈柱形,其中心设有贯穿的中间芯体室,芯体其中一端连接有下过线器,下过线器外侧套装有耐磨套,耐磨套外侧套装有下短接,下短接其中一端芯体连接,下短接另一端设有感应室,下短接方向的芯体外周面上内凹形成有元件室,元件室内安装有电路板,芯体另一端收缩形成隔离段,隔离段的芯体外周面上依次套装有隔离套、缓冲垫、内磁环、止转环、外磁环、端部隔套。采用本方案后使其安装更方便,同时维护更加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嘉阳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