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4243发布日期:2023-08-14 17:4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盾构接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修建地铁或地下隧道时,一般都是通过盾构机来完成地下隧道的开掘工作,而盾构机在隧道开掘完成后进行后续的接收工作时,存在较大的风险,尤其在高富水复杂地质环境下,盾构机在出土时,因为地下与外部压力不同,出口处容易涌水涌砂,而当隧道内的泥沙通过出口大范围的喷出时,则会造成隧道出口部分出现坍塌。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会在盾构机出图的位置预设接收防水设施,目前较为常见的接收方法就是钢套筒接收技术,其主要接收原理就是在盾构机破土目的地搭建一个套筒,并保证套筒的密封性,然后再向套筒中添加泥沙,当盾构机出土后会直接进入到套筒中,由于套筒的密封性,保证了盾构机在破土时隧道内与外界的压力不会发生改变,使得隧道内的水土不会喷出,随后再将出口处进行封闭处理,最后再将套筒拆除。

3、但是,现有的钢套筒接收技术对套筒的密封性要求性较大,而为了保证密封性,钢套筒在部署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注水测试,增加了部署难度以及实施的繁琐程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

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s1:提前设定好盾构机出口位置,并在出口位置建设接收井;

3、s2:在出口处安放放置基座,并在接收端墙外安装连接钢圈,并将接收套筒安装到放置基座上,在此过程中接收套筒的一端抵到连接钢圈上,并在接收套筒上安置抵杆;

4、s3:向接收套筒内倒入泥土,直到套筒中装满泥土,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对接收套筒中的泥土进行夯实;

5、s4:盾构机从隧道进入接收套筒内部,待盾构机到位后,在洞口处的连接钢圈上注浆封堵;

6、s5:待洞口处的浆液凝固稳定后,对洞口进行二次浇筑封堵,最后再对接收套筒进行拆除;

7、盾构接收装置包括放置基座,放置基座上放置有接收套筒,接收套筒的一端安装有夯实机构,夯实机构包括镂空筒,镂空筒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多个液压缸,多个液压缸的输出杆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板,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延伸至接收套筒内并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为圆形并与接收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放置基座由多个底座拼接而成,多个底座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多个底座上放置有两个连接条,两个连接条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多个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滑动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接收套筒由多个下半筒以及多个上半筒组成,多个下半筒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底座相接处,下半筒的两端均设有防脱槽,上半筒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防脱槽内。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底座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多个下半筒的底部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定位槽内并与第二定位槽滑动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对应的上半筒上设有填料口,填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密封盖通过螺丝与填料口相连接。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多个下半筒和上半筒上均设有两个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焊接在下半筒上的插板以及焊接在上半筒上的定位框,插板的顶部贯穿定位框并与定位框滑动连接,定位框上铰接有卡条,插板上开设有卡槽,卡条上的卡块与卡槽相对应。

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镂空筒的一端设有三个抵条,镂空筒的一端设有三个抵杆,三个抵杆的一端均与镂空筒以及对应的抵条相接触。

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抵杆的两端均设有垫脚。

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镂空筒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穿孔,滑杆贯穿穿孔并与穿孔滑动连接。

16、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发明通过底座、下半筒、上半筒、第一定位槽、连接条等结构相配而,可以组成一个完成的盾构机接收套筒,使得盾构机在接收时不易出现涌水涌砂的情况,且整个盾构接收装置易于组装和分拆,使得其可以重复回收利用;

18、通过镂空筒、液压缸、连接板、滑杆以及挤压板等结构组成的夯实机构,可以对结构套筒内的泥土进行夯实,使得其可以与地下土壤的密度相近,以此保证盾构机在接收时隧道中泥沙和泥水不会大范围的涌出,且该种方式,对接收套筒的密封性没有过多要求,夯实后的泥土本身就可以让接收套筒内保持良好的封闭性,使得在部署接收套筒时不用过分的要求接收套筒的密封性,从而让接收套筒的部署更为简单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基座由多个底座拼接而成,多个底座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定位槽,多个底座上放置有两个连接条,两个连接条的底部均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块,多个第一定位块的底部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一定位槽滑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套筒由多个下半筒以及多个上半筒组成,多个下半筒的底部分别与对应的底座相接处,所述下半筒的两端均设有防脱槽,所述上半筒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防脱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底座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定位槽,多个下半筒的底部均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定位槽内并与第二定位槽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的上半筒上设有填料口,所述填料口上盖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螺丝与填料口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下半筒和上半筒上均设有两个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焊接在下半筒上的插板以及焊接在上半筒上的定位框,所述插板的顶部贯穿定位框并与定位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框上铰接有卡条,所述插板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条上的卡块与卡槽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筒的一端设有三个抵条,所述镂空筒的一端设有三个抵杆,三个抵杆的一端均与镂空筒以及对应的抵条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杆的两端均设有垫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筒的一侧内壁开设有穿孔,所述滑杆贯穿穿孔并与穿孔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盾构接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暗挖隧道内盾构接收防水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S1:提前设定好盾构机出口位置,并在出口位置建设接收井;S2:在出口处安放放置基座,并在接收端墙外安装连接钢圈,并将接收套筒安装到放置基座上,在此过程中接收套筒的一端抵到连接钢圈上,并在接收套筒上安置抵杆;S3:向接收套筒内倒入泥土,直到套筒中装满泥土,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对接收套筒中的泥土进行夯实;S4:盾构机从隧道进入接收套筒内部,待盾构机到位后,在洞口处的连接钢圈上注浆封堵。本发明可以对接收套筒内的泥土进行夯实,以此通过泥土来保证接收套筒的密封性,使得接收套筒的部署工作更为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要,刘长卿,杨道启,杨森,党旭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