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5721发布日期:2023-09-08 04:0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岩体加固,尤其涉及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


背景技术:

1、在隧道和边坡工程中,锚杆广泛应用于裂隙岩体的加固。在当前的锚杆锚固技术中,锚杆通常为实心的螺纹钢筋,通过在实心锚杆和钻孔的间隙注浆,待浆液凝固后,利用杆体表面螺纹与注浆体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对裂隙岩体的加固。

2、在工程实践中,此种锚固方式存在两个不足之处:(1)锚杆被注浆体包裹,两者之间的接触面有限,并未充分凝固形成一个整体,锚固性能较差;(2)杆体与孔壁的封堵大都采用锥形压涨橡胶套进行封堵,压缩带有锥形孔的橡胶套进行封孔,而注浆管自身不具备止浆功能,一般注浆结束后采用丝堵或棉丝封闭进浆孔,在上向注浆、高压注浆或较大水压作用时,有射浆伤人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杆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锚头,所述杆体外壁上等间隔地周向设置有若干杆孔,所述杆体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膨胀内管,所述膨胀内管的上下两端与杆体相连接,所述膨胀内管外侧贯穿设置有与杆孔一一对应的管孔,所述管孔内设置有膨胀杆,所述膨胀杆通过支撑连接块与管孔内壁相连接,所述膨胀杆与管孔之间形成注浆槽,所述膨胀杆包括锥头胀杆和圆头胀杆,所述圆头胀杆沿膨胀内管的轴线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杆体外侧设置有与圆头胀杆相对应的涨套。

4、所述膨胀内管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中空注浆螺杆,所述中空注浆螺杆底端与杆体转动配合,所述中空注浆螺杆顶端贯穿杆体并与转动块相连接,所述中空注浆螺杆上螺纹套接设置有升降螺套,所述升降螺套外侧固定设置有推压块,所述杆体顶端设置有与推压块相配合的预紧结构。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压块位于升降螺套的底部,且推压块的外径大于膨胀内管的内径,注浆状态下,所述推压块挤压膨胀内管使得膨胀杆向外膨胀挤出,且推压块与预紧结构配合实现对膨胀内管的预封堵过程。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紧结构包括压盖、止浆塞和锁紧塞,所述压盖设置在杆体顶端,所述中空注浆螺杆贯穿压盖设置,所述止浆塞周向设置在压盖底部的外边缘,所述锁紧塞周向设置在压盖底部的内边缘,且所述止浆塞与锁紧塞之间形成楔形环槽。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压块上端环形设置有与楔形环槽相对应的楔形压块,注浆状态下,所述楔形压块与楔形环槽卡合并推动两侧的止浆塞和锁紧塞向外侧发生挤压形变。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空注浆螺杆内部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有注浆通道,所述中空注浆螺杆的外侧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浆口,所述出浆口与注浆通道相连通。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锚头内部设置有与注浆通道相连通的注浆腔,所述锚头外侧贯穿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与注浆腔相连通。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杆体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转动座,所述中空注浆螺杆的底部转动安装于转动座内。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杆体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锚孔止浆盖,所述锚孔止浆盖的上端设置有压紧螺母。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杆体上设置杆孔,在膨胀内管上设置相对应的管孔,当旋转转动块带动中空注浆螺杆转动时,由于中空注浆螺杆底端与杆体转动配合,中空注浆螺杆在旋转过程中会带动升降螺套沿着中空注浆螺杆向上抬升,从而使得升降螺套带动外侧的推压块对膨胀内管进行挤压,膨胀内管受到推压块的挤压作用而向外挤出,从而使得膨胀杆从对应的杆孔内穿过,其中锥头胀杆会穿刺进入岩土层内,从而提高锚杆与岩石层的连接紧密度,提高了锚杆的锚固性能。

14、(2)在注浆过程中,一部分浆液会通过注浆槽渗入到杆体与钻孔的间隙中,同时会有部分浆液进入到涨套内,配合圆头胀杆的向外撑开作用使得涨套进一步膨胀,从而使得涨套保持涨紧状态并与钻孔内壁相贴紧,多个间隔设置的涨套能够将杆体与钻孔之间的间隙分隔为多段注浆区域,从而实现分段式注浆,以有效缓解端部锚孔止浆盖的止浆压力。

15、(3)通过设置预紧结构,当升降螺套带动推压块抬升到顶端位置时,推压块上端的楔形压块会卡进楔形环槽内,并通过斜面向两侧挤压止浆塞与锁紧塞,其中止浆塞向外侧挤压形变以压紧杆体内腔的内壁,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杆体内腔中的浆液向外渗出,实现对浆液的预封堵效果,避免浆液喷出伤人,同时锁紧塞向外侧挤压形变以挤压中空注浆螺杆,使其在注浆过程中实现锁紧而不再发生不必要的转动,以保证注浆状态下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杆体(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锚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外壁上等间隔地周向设置有若干杆孔(101),所述杆体(1)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膨胀内管(6),所述膨胀内管(6)的上下两端与杆体(1)相连接,所述膨胀内管(6)外侧贯穿设置有与杆孔(101)一一对应的管孔(603),所述管孔(603)内设置有膨胀杆,所述膨胀杆通过支撑连接块(604)与管孔(603)内壁相连接,所述膨胀杆与管孔(603)之间形成注浆槽(605),所述膨胀杆包括锥头胀杆(601)和圆头胀杆(602),所述圆头胀杆(602)沿膨胀内管(6)的轴线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杆体(1)外侧设置有与圆头胀杆(602)相对应的涨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所述推压块(706)位于升降螺套(705)的底部,且推压块(706)的外径大于膨胀内管(6)的内径,注浆状态下,所述推压块(706)挤压膨胀内管(6)使得膨胀杆向外膨胀挤出,且推压块(706)与预紧结构配合实现对膨胀内管(6)的预封堵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结构包括压盖(103)、止浆塞(104)和锁紧塞(105),所述压盖(103)设置在杆体(1)顶端,所述中空注浆螺杆(7)贯穿压盖(103)设置,所述止浆塞(104)周向设置在压盖(103)底部的外边缘,所述锁紧塞(105)周向设置在压盖(103)底部的内边缘,且所述止浆塞(104)与锁紧塞(105)之间形成楔形环槽(1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块(706)上端环形设置有与楔形环槽(106)相对应的楔形压块(707),注浆状态下,所述楔形压块(707)与楔形环槽(106)卡合并推动两侧的止浆塞(104)和锁紧塞(105)向外侧发生挤压形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注浆螺杆(7)内部沿轴线方向贯穿设置有注浆通道(702),所述中空注浆螺杆(7)的外侧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出浆口(703),所述出浆口(703)与注浆通道(70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2)内部设置有与注浆通道(702)相连通的注浆腔(201),所述锚头(2)外侧贯穿设置有注浆孔(202),所述注浆孔(202)与注浆腔(20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底部设置有安装槽(102),所述安装槽(102)内固定设置有转动座(704),所述中空注浆螺杆(7)的底部转动安装于转动座(70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顶端的外侧设置有锚孔止浆盖(3),所述锚孔止浆盖(3)的上端设置有压紧螺母(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岩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浆型自膨胀锚杆,包括杆体,杆体为中空结构,杆体的前端固定设置有锚头,杆体外壁上等间隔地周向设置有若干杆孔,杆体的内腔中同轴设置有膨胀内管,膨胀内管的上下两端与杆体相连接,膨胀内管外侧贯穿设置有与杆孔一一对应的管孔,管孔内设置有膨胀杆,膨胀杆通过支撑连接块与管孔内壁相连接,膨胀杆与管孔之间形成注浆槽。本发明中膨胀内管受到推压块的挤压作用而向外挤出,其中锥头胀杆会穿刺进入岩土层内,从而提高锚杆与岩石层的连接紧密度,提高了锚杆的锚固性能,同时利用预紧结构实现对杆体内浆液的预封堵过程,能够有效减轻锚孔止浆盖的封堵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吴畏,蒋后羿,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和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