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03920发布日期:2023-12-16 09: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洞门加固,特指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为满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不断增长的需求,盾构隧道工程建设正在向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覆土的方向发展,大埋深、高水压条件下的超大直径盾构接收风险高、难度大,接收过程中一旦发生洞门渗漏水,将产生难以弥补的经济、社会损失。

2、现有的技术中,是在洞门圈周围的土体注浆,以防止土体发生塌陷,但注浆后的土体凝固缓慢,加固所需的时间长,在施工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且注浆的施工方法对于施工段内的土壤有苛刻的要求,如在软弱富水的底层内,通过注浆的工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供液环将周围的土体冻结,以达到快速加固周围土体的效果,并节约时间,对于一些柔软的土层时,也有狼嚎的加固效果。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设置于接收井,所述接收井对应盾构机的凿除位置形成洞门区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于所述接收井且沿所述洞门区域的边沿设置洞门圈;

4、于所述洞门圈外固定供液环,所述供液环贴合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所述供液环的顶部设置有输液口;

5、通过所述输液口向着所述供液环内输送液氮,所述液氮填充所述供液环并冻结所述洞门圈周围的土体;

6、启动所述盾构机,以破除所述盾构机和所述洞门区域之间的土体,所述盾构机驶入所述接收井进一步的,在设置所述供液环时,将所述供液环贴合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提供若干个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供液环的管身的两侧,

7、将所述角钢的端部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角钢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洞门圈。

9、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角钢沿所述洞门圈的外壁间隔设置。

10、进一步的,在所述供液环设置完成后,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且靠近所述供液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阻挡外部的土体压迫所述供液环。

11、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供液环的直径。

12、进一步的,所述供液环有多个,于所述洞门圈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供液环。

13、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口设置有两个,于两个所述输液口内分别灌注液氮,以满填所述供液环。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供液环将周围的土体冻结,以达到快速加固周围土体的效果,并节约时间,在对于一些富含水分且柔软的土层时,也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设置于接收井,所述接收井对应盾构机的凿除位置形成洞门区域,其特征是,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设置所述供液环时,将所述供液环贴合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提供若干个角钢,所述角钢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所述供液环的管身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角钢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洞门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若干个所述角钢沿所述洞门圈的外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供液环设置完成后,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且靠近所述供液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阻挡外部的土体压迫所述供液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供液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供液环有多个,于所述洞门圈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供液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输液口设置有两个,于两个所述输液口内分别灌注液氮,以满填所述供液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接收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设置于接收井,所述接收井对应盾构机的凿除位置形成洞门区域,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所述接收井且沿所述洞门区域的边沿设置洞门圈;于所述洞门圈外固定供液环,所述供液环贴合于所述洞门圈的外壁,所述供液环的顶部设置有输液口;通过所述输液口向着所述供液环内输送液氮,所述液氮填充所述供液环并冻结所述洞门圈周围的土体;启动所述盾构机,以破除所述盾构机和所述洞门区域之间的土体,所述盾构机驶入所述接收井。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宝,邱龑,李永,焦磊,李章林,张海超,何国军,范杰,王看,杨皓涵,周正晟,牛恒栓,杨伟,寇晓勇,袁召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