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63328发布日期:2023-12-06 02:0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支护,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澳大利亚锚杆支护技术以来,由于其在支护工艺,支护效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经过我国学者、工程师不断地攻关研究和实践,锚杆支护技术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煤矿开采、隧道施工、边坡治理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目前,煤矿巷道支护中常见的锚杆安装方式有端部锚固、全长锚固以及加长锚固,但这三种锚固方式在支护中均存在明显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锚杆支护效果:(1)端部锚固方式由于非锚固段与锚杆孔有一定的间隙,当岩层沿着锚杆杆体横截面或斜截面发生微量错动时,锚杆杆体不能产生抗剪预应力,只有岩层沿着锚杆杆体横截面或斜截面发生较大错动时,锚杆才能产生抗剪预应力。因此,端部锚固支护条件下锚杆的抗剪预应力作用发挥较为滞后;(2)全长锚固方式,其锚杆的变形适应性差,局部巷道围岩变形易引起锚杆断裂;(3)加长锚杆是指锚固段长度介于端部锚固与全长锚固方式之间的一种锚杆支护方式,也继承了上述端部锚固方式和全长锚固方式具备的缺点。

3、因此,亟需要一种新的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解决了现有巷道支护结构存在抗剪预应力作用发挥较为滞后,以及锚杆的变形适应性差,局部巷道围岩变形易引起锚杆断裂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包括端部锚固锚杆、全长锚固锚杆;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垂直于巷道围岩表面锚固于巷道围岩内;所述端部锚固锚杆和所述全长锚固锚杆依次间隔呈矩阵排列;所述端部锚固锚杆包括锚固段和提吊段,所述提吊段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巷道围岩表面,另一端与所述锚固段连接;所述全长锚固锚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提吊段的长度。

6、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全长锚固锚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端部锚固锚杆的长度。

7、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之间的间距为600-1200mm。

8、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分别沿巷道断面与巷道围岩表面的交线、巷道延伸方向间隔排列。

9、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端部锚固锚杆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垂直设置于所述提吊段背离所述锚固段的一端。

10、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用于沿巷道断面与巷道围岩表面的交线设置于巷道围岩表面;多个所述固定带沿巷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带的间距等于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之间沿巷道延伸方向的间距;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带上;所述托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带表面上。

11、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带之间。

12、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固定带为钢带。

13、可选地,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所述防护网为金属网。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由于在首次支护时,采用端部锚固锚杆和全长锚固锚杆间隔设置,同时全长锚固锚杆的长度大于端部锚固锚杆的提吊段的长度。其中,端部锚固锚杆能够在垂直巷道围岩表面的方向上对巷道围岩施加加固预应力;全长锚固锚杆支护过程中能够沿其周向对巷道围岩施加了横向的加固预应力,尤其对应端部锚固锚杆的提吊段周围的薄弱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这样的组合方式既能防止巷道围岩向巷道内离层,又能够防止巷道围岩横向剪胀变形,实现了对巷道围岩立体全方位的加固,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巷道围岩的自稳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巷道围岩的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固巷道围岩的支护结构,包括端部锚固锚杆、全长锚固锚杆;所述端部锚固锚杆与所述全长锚固锚杆垂直于巷道围岩表面锚固于巷道围岩内;所述端部锚固锚杆和所述全长锚固锚杆依次间隔呈矩阵排列;所述端部锚固锚杆包括锚固段和提吊段,所述提吊段的一端用于固定于巷道围岩表面,另一端与所述锚固段连接;所述全长锚固锚杆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提吊段的长度。其有益效果是,这样的组合方式既能防止巷道围岩向巷道内离层,又能够防止巷道围岩横向剪胀变形,实现了对巷道围岩立体全方位的加固,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巷道围岩的自稳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巷道围岩的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完颜晓亮,薛庆阳,谢田贵,刘平,邓璟,陈娜,焦渭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