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01562发布日期:2024-01-23 12:2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卡盘,涉及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


背景技术:

1、目前,煤矿井下钻机设备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到机械式卡盘。相比于以往使用的胶套式卡盘,机械式卡盘取消了胶套这个易损结构,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和稳定。不过,由于煤矿井下多灰尘、多杂质的环境特点,以及操作人员使用方法粗犷,造成了钻机装备的液压油源污染严重。机械式卡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进入其腔体内污染严重的液压油影响,机械式卡盘将会出现打开卡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包括卡盘壳体与设于卡盘壳体内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扭盘、卡瓦,所述传扭盘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中滑动设有一个所述卡瓦,所述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为传扭盘的轴向方向,所有卡瓦与对应配合的导向槽的轴向间隙中,至少有两个的间隙不相等;所述卡瓦与驱动装置通过t型斜槽配合连接,所有卡瓦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至少有一个卡瓦先沿传扭盘轴向移动,再沿传扭盘径向移动,从而实现所有卡瓦不同步驱动。

4、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过渡盖;所述活塞滑动设于卡盘壳体内,且活塞沿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液压腔,其中一个液压腔由活塞外壁与卡盘壳体内壁滑动密封形成,另一个液压腔由活塞外壁、卡盘壳体内壁和过渡盖密封形成;两个液压腔分别驱动活塞沿传扭盘轴线左右滑动,从而驱动卡瓦移动。

5、进一步,所述传扭盘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分别固定连接于卡盘壳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传扭盘的两个端面相抵,实现传扭盘轴向固定。。

6、进一步,所述导向槽沿扭转盘轴向为端部开口槽,卡瓦从开口装入扭转盘中,所述前端盖安装时封住导向槽的开口。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8、(1)本发明通过将卡瓦轴向间隙设置不同,使得其在液压油作用下,在克服轴向间隙后,间隙最小的卡瓦先行径向滑动,实现了多个卡瓦的渐次径向滑动,减小了开启瞬时卡瓦与传扭盘之间的总摩擦力,提高了卡盘开启的稳定性。

9、(2)本发明中后端盖和前端盖均与传扭盘接触,使得传扭盘在结构中无轴向移动。

10、(3)本发明的前端盖取下后,卡瓦可以直接退出传扭盘的导向槽,简化了卡盘的拆装过程,方便了维修和更换。

1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壳体与设于卡盘壳体内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扭盘、卡瓦,所述传扭盘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中滑动设有一个所述卡瓦,所述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为传扭盘的轴向方向,所有卡瓦与对应配合的导向槽的轴向间隙中,至少有两个的间隙不相等;所述卡瓦与驱动装置通过t型斜槽配合连接,所有卡瓦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至少有一个卡瓦先沿传扭盘轴向移动,再沿传扭盘径向移动,从而实现所有卡瓦不同步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过渡盖;所述活塞滑动设于卡盘壳体内,且活塞沿轴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液压腔,其中一个液压腔由活塞外壁与卡盘壳体内壁滑动密封形成,另一个液压腔由活塞外壁、卡盘壳体内壁和过渡盖密封形成;两个液压腔分别驱动活塞沿传扭盘轴线左右滑动,从而驱动卡瓦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扭盘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分别固定连接于卡盘壳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传扭盘的两个端面相抵,实现传扭盘轴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沿扭转盘轴向为端部开口槽,卡瓦从开口装入扭转盘中,所述前端盖安装时封住导向槽的开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机械卡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异步驱动机械卡盘,包括卡盘壳体与设于卡盘壳体内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传扭盘、卡瓦,所述传扭盘的周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槽,每个导向槽中滑动设有一个卡瓦,导向槽的深度方向为传扭盘的轴向方向,所有卡瓦与对应配合的导向槽的轴向间隙中,至少有两个的间隙不相等;所述卡瓦与驱动装置通过T型斜槽配合连接,所有卡瓦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至少有一个卡瓦先沿传扭盘轴向移动,再沿传扭盘径向移动,从而实现所有卡瓦不同步驱动。本发明通过将卡瓦轴向间隙设置不同,使得其在液压油作用下,间隙最小的卡瓦先行径向滑动,实现了多个卡瓦的渐次径向滑动,减小了开启瞬时卡瓦与传扭盘之间的总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闫保永,郝少楠,刘思聪,吕冰,史春宝,朱利民,王国震,张先韬,王杰,阳廷军,孟祥辉,陈泽平,张晓泽,曹柳,赵胜天,练力铭,曹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