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0536发布日期:2024-03-01 12:1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杆打捞,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1、钻孔灌注桩是铁路桥梁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钻孔灌注桩在钻孔过程中遇到基岩土或坚硬岩石就必须用冲击钻成孔,冲击钻成孔具有速度快,机械设备简单,施工成本较低的优点,在成孔后清孔安装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后桩基即可施工完成。

2、目前来说,针对循环钻机钻孔灌注桩钻杆断裂,掉落打捞作业主要采用工地潜水员下孔打捞和卡板打捞器打捞两种方法。综合考虑施工安全与便捷性,工地潜水员打捞安全风险高、打捞费用高、受钻杆深度影响较大。卡板打捞器打捞成功率低,往往需要多次尝试,钻杆与卡板靠摩擦力固定,易于滑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用于下放的筒体,筒体的底端设有第二环体,第二环体处形成有定位通孔;第二环体处还设有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定位装置用于配合定位通孔共同与掉落钻杆的端部相定位;导向装置用于将掉落钻杆引导至定位通孔处。

3、具体说明地,本发明中的装置本体在使用时,导向装置能够预先将掉落钻杆的端部(钻杆包括杆部和端部,端部较杆部半径更大)引导至定位通孔处,然后定位装置能够将已经引导至定位通孔处的掉落钻杆进行定位支撑,以确保掉落钻杆与筒体间的连接定位稳定性,从而提高打捞的成功率。

4、作为优选,定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环体上端面处的定位板,定位板呈弧形且均通过第一转轴旋转安装;定位板能够绕第一转轴旋转以上下移动;两侧的定位板围合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定位通孔的内径。

5、作为优选,第一转轴通过安装座安装于第二环体的上端面处,第一转轴的两侧均安装有扭簧,扭簧用于保持转轴带动定位板向下旋转的趋势。

6、作为优选,定位通孔用于掉落钻杆自下而上穿过;定位板的下端面用于与掉落钻杆的端部顶壁相抵靠并向上旋转以使掉落钻杆通过;扭簧用于在掉落钻杆端部穿过后驱使定位板向下旋转复位;定位板的上端面用于与掉落钻杆的端部底壁相抵靠以形成支撑。

7、具体说明地,在打捞过程中,筒体处于持续下放状态,筒体下放的同时,掉落钻杆相对于筒体向上运动,掉落钻杆的端部会顶起定位板,定位板向上旋转;当掉落钻杆端部完全穿过后,由于掉落钻杆的杆部截面半径变小,定位板会在自身重力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向下旋转复位,直至落在第二环体的上端面处,此时,掉落钻杆已经部分进入到筒体内。

8、此时,操作人员再控制筒体上移,上移过程中,掉落钻杆相对于筒体下移,直至掉落钻杆的端部能够通过支撑而定位在定位板的上端面处,以有效地避免掉落钻杆脱出;从而后续掉落钻杆能够直接随着筒体上移直至打捞成功。

9、作为优选,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环形下端面处的导向环,导向环的内壁形成上小下大的倾斜的呈弧形的导向面;导向面处凹陷形成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相对于导向面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凹槽处均设有导向块。

10、作为优选,导向块近凹槽的一侧端面形成安装面,安装面的上部与凹槽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安装面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活动安装于导向环的导向面处;导向板能够旋转以上下运动;导向块远离凹槽的一侧端面处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位于第二斜面的上侧,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间平滑连接。

11、作为优选,第二斜面用于与自下而上运动的掉落钻杆端部顶壁相抵靠配合,并推动导向板向上旋转同时压缩弹簧;第一斜面用于与掉落钻杆端部底壁相支撑配合。

12、具体说明地,由于本发明中的打捞需要将掉落钻杆的端部与定位通孔对准,但是实际中,掉落钻杆的端部可能与定位通孔间存在少许偏差;

13、本发明中,倾斜设置且呈弧形的导向面能够对掉落钻杆形成初步的导向,同时,掉落钻杆端部沿着导向面向上运动时,当遇到第二斜面时,会推动导向块向上旋转;当掉落钻杆端部通过之后,在弹簧的推动下,导向块会向下复位,复位过程中,导向块的第一斜面会给予掉落钻杆端部朝向定位通孔中心方向的推力,多个导向块能够共同形成配合以将掉落钻杆向定位通孔的中心方向推动;具体地,导向块向上及向下复位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以安装面的下部,也即第二转轴为旋转中心所进行的旋转,掉落钻杆端部的上升和弹簧的复位弹力能够为导向块提供向上及向下旋转的动力。

14、并且导向块复位后,导向块的第一斜面也能够与掉落钻杆端部形成初步的支持,可以理解地,呈圆周阵列的多个导向块能够共同配合以实现掉落钻杆的扶正和后续初步支撑。从而能够为后续掉落钻杆与定位通孔之间的对准及后续定位提供较佳的前提条件,进而提高打捞成功率。

15、作为优选,筒体的顶端设有第一环体,第一环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加装钻杆以下放筒体;第二环体远离筒体的一侧外壁处形成有圆台形的用于扶正待打捞钻杆的打捞筒;定位通孔设于第二环体与打捞筒顶部交汇的位置处,定位通孔用于与待打捞的钻杆端部相定位配合。

16、作为优选,筒体呈圆柱状;筒体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竖杆和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抱环;竖杆采用5cm*3cm的角钢;抱环采用28热轧带肋钢筋。

17、作为优选,打捞筒包括多个连接于其上下端面之间的连接杆;连接杆采用28光圆钢筋。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00),装置本体(100)包括用于下放的筒体(110),筒体(110)的底端设有第二环体(130),第二环体(130)处形成有定位通孔(150);第二环体(130)处还设有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定位装置用于配合定位通孔(150)共同与掉落钻杆的端部相定位;导向装置用于将掉落钻杆引导至定位通孔(150)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二环体(130)上端面处的定位板(310),定位板(310)呈弧形且均通过第一转轴(320)旋转安装;定位板(310)能够绕第一转轴(320)旋转以上下移动;两侧的定位板(310)围合形成有第一通孔(330),第一通孔(330)的内径小于定位通孔(150)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320)通过安装座安装于第二环体(130)的上端面处,第一转轴(320)的两侧均安装有扭簧(340),扭簧(340)用于保持转轴带动定位板(310)向下旋转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通孔(150)用于掉落钻杆自下而上穿过;定位板(310)的下端面用于与掉落钻杆的端部顶壁相抵靠并向上旋转以使掉落钻杆通过;扭簧(340)用于在掉落钻杆端部(210)穿过后驱使定位板(310)向下旋转复位;定位板(310)的上端面用于与掉落钻杆的端部底壁相抵靠以形成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环形下端面处的导向环(410),导向环(410)的内壁形成上小下大的倾斜的呈弧形的导向面(411);导向面(411)处凹陷形成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相对于导向面(411)的轴线呈圆周阵列分布,每个凹槽处均设有导向块(4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块(420)近凹槽的一侧端面形成安装面(421),安装面(421)的上部与凹槽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510);安装面(421)的下部通过第二转轴(520)活动安装于导向环(410)的导向面(411)处;导向板能够旋转以上下运动;导向块(420)远离凹槽的一侧端面处形成第一斜面(422)和第二斜面(423);第一斜面(422)位于第二斜面(423)的上侧,第一斜面(422)和第二斜面(423)间平滑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斜面(423)用于与自下而上运动的掉落钻杆端部(210)顶壁相抵靠配合,并推动导向板向上旋转同时压缩弹簧(510);第一斜面(422)用于与掉落钻杆端部(210)底壁相支撑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110)的顶端设有第一环体(120),第一环体(120)的中部形成有用于加装钻杆以下放筒体(110);第二环体(130)远离筒体(110)的一侧外壁处形成有圆台形的用于扶正待打捞钻杆的打捞筒(140);定位通孔(150)设于第二环体(130)与打捞筒(140)顶部交汇的位置处,定位通孔(150)用于与待打捞的钻杆端部(210)相定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110)呈圆柱状;筒体(110)包括沿其轴向方向延伸的多个竖杆(111)和沿其周向方向延伸的多个抱环(112);竖杆(111)采用5cm*3cm的角钢;抱环(112)采用28热轧带肋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捞筒(140)包括多个连接于其上下端面之间的连接杆(141);连接杆(141)采用28光圆钢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钻杆打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钻杆掉孔打捞装置。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用于下放的筒体,筒体的底端设有第二环体,第二环体处形成有定位通孔;第二环体处还设有定位装置和导向装置,定位装置用于配合定位通孔共同与掉落钻杆的端部相定位;导向装置用于将掉落钻杆引导至定位通孔处。具体说明地,本发明中的装置本体在使用时,导向装置能够预先将掉落钻杆的端部引导至定位通孔处,然后定位装置能够将已经引导至定位通孔处的掉落钻杆进行定位支撑,以确保掉落钻杆与筒体间的连接定位稳定性,从而提高打捞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根桥,郑茜,乐叶伟,仲亚斌,沈典峰,肖杰,郭素诚,赵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