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853208发布日期:2024-05-07 19:2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输水隧洞施工,具体为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输水隧洞指的是在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按其担负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放水隧洞和泄水隧洞。放水隧洞用来从水库中放出用于灌溉、发电和给水所需的水量;泄水隧洞用于配合溢洪道泄放部分洪水、泄放水电站尾水、为检修枢纽建筑物或因战备的需要而放空水库以及排沙。

2、隧洞内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始终处于充水的状态,且隧洞外部的环境与土壤接触,土壤中也含有大量的水分;上述隧洞在运行一端时间后,内外侧由于长时间与水分接触,存在主体结构被水分渗透,导致结构出现裂纹等异常情况,影响隧洞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4、s1、对隧洞的施工平面进行清理,并预制浇筑一层混凝土外基层;

5、s2、在步骤s1浇筑的混凝土外基层上铺设防渗膜形成外防渗层;

6、s3、对步骤s2中所制成的外防渗层进行整理,之后在外防渗层的内侧浇筑一层混凝土内基层;

7、s4、在步骤s3中所浇筑的混凝土内基层上设置若干连接筋;

8、s5、在混凝土内基层内侧浇筑隧洞主体,连接筋嵌入隧洞主体中;

9、s6、在步骤s5浇筑的隧洞主体的内侧设置内防渗层;

10、s7、在内防渗层内侧架设模板形成加强层;

11、s8、对内加强层进行抹平养护,完成施工。

12、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将隧洞平面清理至光滑,利用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外基层,所述混凝土外基层的厚度为5cm~8cm。

13、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外防渗层中所铺设的防渗膜设置有1~2层,所述防渗膜的重量为450g/m2~550g/m2,且防渗膜之间采用热熔方式进行连接。

14、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将外防渗层中的防渗膜进行压平至表面无褶皱情况,之后利用利用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内基层,所述混凝土内基层的厚度为5cm~8cm。

15、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连接筋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垂直于混凝土内基层设置,并呈方形阵列分布,相邻连接筋之间的距离为80cm~120cm。

16、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筋整体长度为15cm~25cm,其一端镶嵌在混凝土内基层中,并且镶嵌在混凝土内基层中的一端设置有横架,连接筋与横架的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所述连接筋另一端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17、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连接筋分别固定在混凝土内基层以及隧洞主体中,且连接筋处于混凝土内基层、隧洞主体中的长度比例为1:4~5。

18、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6中,选用与外防渗层中相同材料的防渗膜来形成内防渗层,并且防渗膜设置为1~2层。

19、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隧洞主体厚度的1/3~1/2,加强层中混凝土石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公开的施工方法,能够在输水隧洞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防渗结构,有效保护隧洞的主体结构,避免隧洞内的水或外部的水对隧洞的主体结构造成腐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隧洞平面清理至光滑,利用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外基层,所述混凝土外基层的厚度为5cm~8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外防渗层中所铺设的防渗膜设置有1~2层,所述防渗膜的重量为450g/m2~550g/m2,且防渗膜之间采用热熔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外防渗层中的防渗膜进行压平至表面无褶皱情况,之后利用利用架设模板浇筑混凝土内基层,所述混凝土内基层的厚度为5cm~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所述连接筋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垂直于混凝土内基层设置,并呈方形阵列分布,相邻连接筋之间的距离为80cm~12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整体长度为15cm~25cm,其一端镶嵌在混凝土内基层中,并且镶嵌在混凝土内基层中的一端设置有横架,连接筋与横架的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所述连接筋另一端设置为“十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述连接筋分别固定在混凝土内基层以及隧洞主体中,且连接筋处于混凝土内基层、隧洞主体中的长度比例为1: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选用与外防渗层中相同材料的防渗膜来形成内防渗层,并且防渗膜设置为1~2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隧洞主体厚度的1/3~1/2,加强层中混凝土石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防渗要求液体输送隧洞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对隧洞的施工平面进行清理,并预制浇筑一层混凝土外基层;S2、在步骤S1浇筑的混凝土外基层上铺设防渗膜形成外防渗层;S3、对步骤S2中所制成的外防渗层进行整理,之后在外防渗层的内侧浇筑一层混凝土内基层;S4、在步骤S3中所浇筑的混凝土内基层上设置若干连接筋;S5、在混凝土内基层内侧浇筑隧洞主体,连接筋嵌入隧洞主体中;S6、在步骤S5浇筑的隧洞主体的内侧设置内防渗层;S7、在内防渗层内侧架设模板形成内加强层;本发明公开的施工方法,能够在输水隧洞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防渗结构,有效保护隧洞的主体结构,避免隧洞内的水或外部的水对隧洞的主体结构造成腐蚀。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龙,陈懿,李鸿桥,张永来,胡世南,李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