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1453发布日期:2023-06-01 01:42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地质勘查,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背景技术:

1、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2、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常常需要从地面上对钻探的孔洞进行扩孔作业,来增大孔的横截面积,目前的扩孔方式主要采用扩孔钻头对孔洞进行扩张。但现有的扩孔装置通常直接采用扩孔钻头对孔洞进行扩张,在实际扩孔过程中,由于扩孔设置的工作产生震动,以及扩孔钻头与钻孔中轴线难以保持一致,从而常常出现扩孔钻头偏离原有钻孔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工作人员需要反复的对钻孔的方向进行调节,不仅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偏移还容易导致扩孔钻头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偏心,容易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

3、为了解决扩孔偏移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扩孔装置的底座上设置两个乃至多个可升降的固定结构,通过分别手动或液压控制多个固定结构进行升降,使扩孔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以避免扩孔时发生偏移,但由于多个固定结构需要分别控制导致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且需要分别控制导致其数量有限,使得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使得摩擦阻力有限,抗偏移的能力较弱,而且有限的几个固定结构还存在因局部地面塌陷而导致倾覆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框架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三框架呈门式结构且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两侧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顶端的横梁中部且第二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底端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

3、所述第二框架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的外围且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所述第三框架两侧的竖梁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伸入第二滑槽内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第二框架一侧的第二滑槽内且下部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顶端的横梁一端且第一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框架的外围设置可滑动升降的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的底端设置多个滚轮,并以垂直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的第三框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扩孔器本体沿第一滑槽滑动升降,同时通过固定第三框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框架滑动升降,并在第二框架的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二框架下降,可使固定齿与地面固定防止扩孔时发生整个装置位移,还可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二框架上升使固定齿与地面脱离,从而可通过第一框架底端的滚轮实现不扩孔时装置整体快捷移位。

6、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架相较第一框架升降,以及扩孔器本体的升降,都是在滑槽内滑动导向升降,因此其升降过程稳定,连接结构可靠;而且由于第三框架垂直固定在第一框架的上端,第二框架沿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二滑槽滑动升降,扩孔器本体在沿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一滑槽滑动升降,因此当扩孔器本体下降时,可使其一直处于垂直于第一框架的同一垂直线上,从而可保证扩孔器钻头在扩孔时不会偏斜而发生偏移,有效保证了扩孔精度。

7、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齿间隔固定在第二框架的底端,而第二框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整体升降,因此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操作便捷。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第三框架(3)、支撑板(4)、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三框架(3)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三框架(3)呈门式结构且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一滑槽(5),所述支撑板(4)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3)两侧的第一滑槽(5)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2)垂直固定在支撑板(4)上且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且第二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的底端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2)分别为矩形或圆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框架(2)的内缘大于第一框架(1)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器本体(19)上安装有扩孔钻杆轴(20),所述扩孔钻杆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钻头(21),所述第二连接杆(12)或扩孔器本体(19)内固定设置有扩孔电机,所述扩孔电机的驱动轴与扩孔钻杆轴(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液压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第一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第二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电动机,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为螺纹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一固定架(7)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下部螺纹啮合的贯穿滑块(18)上的螺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二固定架(8)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下部螺纹啮合的穿设在第二连接杆(12)顶部的螺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螺孔的滑块(18)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在未设置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滑槽(14)内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4)的上、下两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3)滑动贯穿第二框架(2)对应侧的滑块(18)且滑块(18)的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或竖梁上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三框架(3)的竖梁上还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蓄电池(11)分别与控制器(15)及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源端口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控制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16)的下端设为尖头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第三框架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且竖梁内侧设第一滑槽,支撑板两端滑动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板固定且底端固定扩孔器本体,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三框架横梁中部且驱动轴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框架底端设有滚轮;第二框架设在第一框架外围且底端设有固定齿,第三框架竖梁外侧分设第二滑槽,第二框架内侧分设滑动伸入第二滑槽的滑块,第一连接杆设在第二框架一侧的第二滑槽内且与滑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三框架横梁固定且驱动轴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本技术设置可升降的第二框架,以底端的固定齿与地面固定防止扩孔时发生位移,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方中有,方长辉,刘启玉,刘江波,刘洪伟,华明亮,张小亮,保光琼,付俊,许汉华,樊亚红,何冬梅,李红飞,刘中华,王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