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4883发布日期:2023-08-09 18: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钻机设备,具体为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


背景技术:

1、井喷是钻井过程地层流体的压力大于井内压力而大量涌入井筒,并从井口无控制地喷出的现象,井喷事故是由喷发时巨大的压力和冲击波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井喷事故是一种十分有害的钻井事故,一旦出现往往产生严重后果,会造成井口燃烧、喷火,损坏井口装置,为解决井喷,需要更换新井口装置,参考专利号:cn201721540976.3。

2、在对一些容易发生井喷的井口处,需要更换新的井口装置,在更换新井口装置时,钻机会将新井口吊至事故现场,通过救援人员手动对其进行对接,在吊新井口时,新井口可能呈现非竖直状态,这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方便新井口与法兰盘的连接,人工在调节过程中危险程度高且操作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解决了在对一些容易发生井喷的井口处,需要更换新的井口装置,在更换新井口装置时,钻机会将新井口吊至事故现场,通过救援人员手动对其进行对接,在吊新井口时,新井口可能呈现非竖直状态,这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调节方便新井口与法兰盘的连接,人工在调节过程中危险程度高且操作不便捷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顶端面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底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中间板,所述顶板的底端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关于顶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与中间板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板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端底端固定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底端与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中间板的底端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调节杆关于中间板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底部安装有夹持装置。

5、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板、矩形孔、气缸、空心腔、圆盘、调节块、螺纹槽,所述底板内开设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的顶端面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底端面向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设置有多个且关于圆盘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每个所述调节块底部均固定有夹持板,所述底板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数量和位置与调节块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底部均穿出对应的矩形孔向外伸出,通过多个夹持板对新井口装置进行夹持吊起,增大了接触面积和稳定性。

6、优选的,所述底板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数量和位置与调节块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每个所述调节块底端均与对应的滑块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块底端均与对应的夹持板固定连接,通过滑块与夹持板连接,避免圆盘受向下的拉力,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左侧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旋挖钻机的竖直杆滑动连接,便于调节夹持板上下竖直升降。

8、优选的,所述空心腔的顶端面固定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气缸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升降架的底端均与圆盘固定连接,增加了圆盘升降时的稳定性。

9、优选的,每个所述夹持板的内壁底部均呈圆弧状,增大了每个夹持板与新井口装置的接触面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实用新型,当被夹持装置吊起的新井口为非竖直状态时,通过第一液压缸调节底板在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第二液压缸调节底板在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而达到对新井口装置整个倾斜角度的调节,比起人工手动对其调节,降低了危险率。

12、2、该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夹持板对新井口装置进行夹持吊起,增大了接触面积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包括顶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二沉孔(11),所述第二沉孔(11)的顶端面固定有第二液压缸(14),所述第二液压缸(14)的输出端底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杆(2),所述第二调节杆(2)底端转动连接有中间板(6),所述顶板(4)的底端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调节杆(2)和第二连接杆(5)关于顶板(4)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调节杆(2)的底端与中间板(6)转动连接,所述中间板(6)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一沉孔(10),所述第一沉孔(10)的顶端面安装有第一液压缸(13),所述第一液压缸(13)的输出端底端固定有第一调节杆(1),所述第一调节杆(1)的底端与转动连接有底板(8),所述中间板(6)的底端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5),所述第二连接杆(5)与第二调节杆(2)关于中间板(6)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连接杆(5)底端与底板(8)转动连接,所述底板(8)底部安装有夹持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1)包括夹持板(9)、矩形孔(12)、气缸(15)、空心腔(16)、圆盘(17)、调节块(18)、螺纹槽(23),所述底板(8)内开设有空心腔(16),所述空心腔(16)的顶端面固定有气缸(15),所述气缸(15)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7),所述圆盘(17)底端面向上开设有螺纹槽(23),所述螺纹槽(23)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块(18),所述调节块(18)设置有多个且关于圆盘(17)呈环形等间距分布,每个所述调节块(18)底部均固定有夹持板(9),所述底板(8)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矩形孔(12),所述矩形孔(12)的数量和位置与调节块(18)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每个所述夹持板(9)的底部均穿出对应的矩形孔(12)向外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内开设有滑槽(19),所述滑槽(19)数量和位置与调节块(18)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每个所述滑槽(19)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20),每个所述调节块(18)底端均与对应的滑块(20)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滑块(20)底端均与对应的夹持板(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左侧面固定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与旋挖钻机的竖直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16)的顶端面固定有升降架(22),所述升降架(22)设置有两个且关于气缸(15)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升降架(22)的底端均与圆盘(1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板(9)的内壁底部均呈圆弧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钻机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旋挖钻机夹持器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面向上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顶端面固定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端底端连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底端转动连接有中间板,所述顶板的底端面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二连接杆关于顶板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底端与中间板转动连接。该技术,当被夹持装置吊起的新井口为非竖直状态时,通过第一液压缸调节底板在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第二液压缸调节底板在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而达到对新井口装置整个倾斜角度的调节,比起人工手动对其调节,降低了危险率。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杰,朱世通,贾亚平,王晓飞,郭瑞梅,贾醇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邯郸市东方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