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0833发布日期:2023-07-22 14:2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


背景技术:

1、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2、传统的隧道内壁结构大多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组合安装而成,但是相邻装配单元大多采用搭接的方式进行组装,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会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亦或是开缝的情况出现,会严重影响整体隧道的结构稳定性。

3、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

2、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有多个且均设置为拱形,多个所述组合单元前后组合拼装,所述组合单元正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柱,所述组合单元背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组合单元内部包括外防护层、外基础层、钢筋骨架层、内基础层、隔温层和内防护层,所述组合单元两侧面均设置有锚固筋。

3、优选的,所述组合单元正面的多个所述对接柱对应插接于相邻所述组合单元背面的多个所述对接孔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采用c40级别的混凝土材质制成。

5、优选的,所述外基础层采用c30级别的沙石混凝土灌注而成。

6、优选的,所述钢筋骨架层采用钢筋材质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锚固筋的内侧一端与所述钢筋骨架层内部焊接。

7、优选的,所述内基础层采用c30级别的沙石混凝土灌注而成。

8、优选的,所述隔温层采用隔温板材质制成。

9、优选的,所述内防护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材质制成。

10、优选的,所述锚固筋有多个且呈矩阵状分布于所述组合单元的侧面。

11、优选的,所述锚固筋外侧一端均匀分布有四个锚固齿,四个所述锚固齿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多个组合单元均转移至待装配地点处,随后依次将组合单元顺序导入隧道内部,期间安装相邻的组合单元时,仅需将其前侧的多个对接孔一一对准前侧组合单元上的多个对接柱,随后继续向前顶进,直至多个对接柱均完全插接于多个对接孔内部,即完成安装操作,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相邻之间的组合单元可通过对接柱建立相互的联系,有效避免单一的组合单元发生沉降,同时两侧的多个锚固筋也能够提供良好的水平限位能力以及竖直方向的限位能力。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设置的对接孔配合对接柱不仅能够快速进行装配定位操作,有效提升隧道内壁结构装配施工速度,同时配合内部的锚固筋能够有效提升整个隧道的整体性,不易发生偏移和错位的情况,更加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单元(1),所述组合单元(1)有多个且均设置为拱形,多个所述组合单元(1)前后组合拼装,所述组合单元(1)正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柱(2),所述组合单元(1)背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孔(3),所述组合单元(1)内部包括外防护层(4)、外基础层(5)、钢筋骨架层(6)、内基础层(7)、隔温层(8)和内防护层(9),所述组合单元(1)两侧面均设置有锚固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单元(1)正面的多个所述对接柱(2)对应插接于相邻所述组合单元(1)背面的多个所述对接孔(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4)采用c40级别的混凝土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基础层(5)采用c30级别的沙石混凝土灌注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层(6)采用钢筋材质编织而成,其中所述锚固筋(10)的内侧一端与所述钢筋骨架层(6)内部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基础层(7)采用c30级别的沙石混凝土灌注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层(8)采用隔温板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护层(9)采用沥青混凝土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筋(10)有多个且呈矩阵状分布于所述组合单元(1)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筋(10)外侧一端均匀分布有四个锚固齿(11),四个所述锚固齿(11)均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隧道内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单元,所述组合单元有多个且均设置为拱形,多个所述组合单元前后组合拼装,所述组合单元正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柱,所述组合单元背面边缘处等距设置有多个对接孔,所述组合单元内部包括外防护层、外基础层、钢筋骨架层、内基础层、隔温层和内防护层,所述组合单元两侧面均设置有锚固筋。通过内部设置的对接孔配合对接柱不仅能够快速进行装配定位操作,有效提升隧道内壁结构装配施工速度,同时配合内部的锚固筋能够有效提升整个隧道的整体性,不易发生偏移和错位的情况,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缪成银,王跃,王力为,李斐,孙超杰,谢雨池,李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