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53140发布日期:2023-08-18 07:3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地质勘探,具体为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进行地质勘探时通常都会开挖一些隧道,从而方便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从而找到合适的持力层,而为了确保在隧道内进行勘查、探测时的安全性,都会在隧道进行安装防塌装置,从而来避免隧道出现坍塌,从而出现安全隐患,但是现有的防塌装置多数均是一体或者焊接的,这样虽然可增加稳定性,但是在运输时和拆装时就十分不方便,一体的防塌装置在运输时十分的占地方和不方便往隧道内搬运,而焊接的防塌装置在完成地质勘探后拆卸起来十分困难,而且现有的防塌装置也不具备辅助照明的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地插,顶板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杆,顶板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孔,连接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缓冲杆,缓冲杆的顶部共同连接设置有弧形顶板,顶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蓄电池,顶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且照明灯与蓄电池电性连接,支撑杆的顶部与活动杆的顶部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块,活动杆的底部与顶板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与外螺纹连接块相匹配的螺纹孔,同侧活动杆与支撑杆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侧面保护网。

4、进一步的:侧面保护网的前后端面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挂钩,同侧活动杆的相对面中部与同侧支撑杆的相对面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分别远离活动杆与支撑杆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固定圆环。

5、进一步的:缓冲杆包括外套杆,外套杆的内腔顶部套接设置有内套杆,外套杆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部均与内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外套杆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内套杆设置在弧形顶板的底部。

6、进一步的:顶板的顶部设置有与蓄电池相匹配的蓄电池外保护壳,且蓄电池外保护壳包裹设置在蓄电池的外部。

7、进一步的:弧形顶板的顶部粘接设置有柔性橡胶接触层,柔性橡胶接触层的厚度设置为三厘米。

8、进一步的:侧面保护网均设置为尼龙绳保护网,且侧面保护网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支撑杆由上到下的长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该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整体是可拆卸分解的,活动杆与支撑杆之间是通过外螺纹连接块与螺纹孔的配合连接在一起的,可方便进行拆卸组装,而活动杆与顶板之间也是通过外螺纹连接块与螺纹孔的配合组装在一起的,顶板与弧形顶板之间也是可拆卸的,这样即可将整个防塌装置拆分成多个部分,从而缩小体积方便搬运运输;在顶板的顶部设置了蓄电池,在顶板的底部设置了照明灯,通过蓄电池可为照明灯提供电力,从而可起到应急照明的功能,同时在防塌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可侧面防护网,可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4),所述底座(4)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地插(5),所述顶板(1)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杆(7),所述顶板(1)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与插接杆(7)相匹配的插接孔(8),所述连接板(6)的顶部均设置有缓冲杆(9),所述缓冲杆(9)的顶部共同连接设置有弧形顶板(10),所述顶板(1)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顶板(1)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设置有照明灯(15),且照明灯(15)与蓄电池(11)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与活动杆(2)的顶部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块(16),所述活动杆(2)的底部与顶板(1)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与外螺纹连接块(16)相匹配的螺纹孔(17),同侧所述活动杆(2)与支撑杆(3)的相对面之间设置有侧面保护网(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保护网(20)的前后端面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挂钩(21),同侧所述活动杆(2)的相对面中部与同侧所述支撑杆(3)的相对面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块(18),且连接块(18)分别远离活动杆(2)与支撑杆(3)的一端均设置有与挂钩(21)相配合的固定圆环(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杆(9)包括外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内腔顶部套接设置有内套杆,所述外套杆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顶部均与内套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套杆设置在连接板(6)的顶部,所述内套杆设置在弧形顶板(10)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部设置有与蓄电池(11)相匹配的蓄电池外保护壳(12),且蓄电池外保护壳(12)包裹设置在蓄电池(1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顶板(10)的顶部粘接设置有柔性橡胶接触层,所述柔性橡胶接触层的厚度设置为三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保护网(20)均设置为尼龙绳保护网,且侧面保护网(20)由上到下的长度大于支撑杆(3)由上到下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地质勘探技术领域的一种地质勘探防塌装置,支撑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地插,顶板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接杆,顶板的顶部四周均设置有与插接杆相匹配的插接孔,连接板的顶部均设置有缓冲杆,缓冲杆的顶部共同连接设置有弧形顶板,顶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蓄电池;其整体是可拆卸分解的,活动杆与支撑杆之间是通过外螺纹连接块与螺纹孔的配合连接在一起的,可方便进行拆卸组装,而活动杆与顶板之间也是通过外螺纹连接块与螺纹孔的配合组装在一起的,顶板与弧形顶板之间也是可拆卸的,这样即可将整个防塌装置拆分成多个部分,从而缩小体积方便搬运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高争锋,郝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