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3570发布日期:2023-09-20 16:2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设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


背景技术:

1、自1912年,德国谢列兹矿最先采用锚杆支护井下巷道以来,锚杆支护以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对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土木工程(包括采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锚杆在进行加固时,大多都会首先利用钻孔机在需要加固的区域钻出埋设锚杆的预埋孔,然后放入锚杆并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从而对需要加固的区域进行支护,但该施工步骤较多并导致施工效率偏低,为此现提出一种便捷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并便于对加固的区域进行锚杆加固。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包括杆体、锚尖端头、转动筒以及扭力件,所述锚尖端头转动设置在杆体的端部上,所述锚尖端头的转动轴线与杆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锚尖端头沿自身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片,所述杆体靠近锚尖端头的一侧沿杆体的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片,所述杆体的中部位置沿杆体的周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筒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所述转动筒的外壁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插片,所述插片沿转动筒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布,所述扭力件设置在转动槽内并用于在转动筒转动后驱使转动筒回转至转动前的状态。

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旋片的螺距沿杆体远离锚尖端头的一侧逐渐增大。

4、进一步地,所述扭力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杆体的转动槽内,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杆体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筒上。

5、进一步地,所述扭簧的外周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尖刺,所述尖刺沿扭簧的螺旋方向均匀排布。

6、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上还固定设置有倒锥刺,所述倒锥刺沿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且沿杆体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杆体包括锚头,所述倒锥刺位于杆体的锚头与转动筒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倒锥刺呈四棱锥状,所述倒锥刺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8、进一步地,所述锚头的四周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上均固定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长度方向与杆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每根所述插杆的周壁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倒刺。

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机械敲击锤直接对准锚头将杆体、锚尖端头敲击进入需要加固的区域,锚尖端头的第一螺旋片会带动锚尖端头旋转,以便锚尖端头能够很好的进入土层或石层,并且消除对杆体的扭转力矩,起到保护杆体的作用,而第二螺旋片不但可以起到便于扎入土层或石层的作用,同时可以将转出的土层或石层排挤至土层或石层四周,进而反向增加对杆体的挤压力,从而阻挡杆体被拔出,其中插片在土层中由于自身呈螺旋状排布,会发生小幅度的转动,在插入土层后,扭簧的作用下,会带动转动筒和插片回弹,从而挤压土层,使周围的土层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防止杆体被拔出,同时倒锥刺也会起到挤压土层的作用,扭簧上的尖刺由于自身扭转力的作用刺入土层后也会起到防止杆体被拔出的作用,这样只需通过机械敲击锤即可将锚杆插入需要加固的区域,便会很好的起到对土层的加固作用,从而提升了施工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根插杆以及在插杆上固定倒刺,可以增加锚杆的加固面积,倒刺可以防止锚杆被拔出,使周围的土层更加紧密。



技术特征:

1.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锚尖端头(2)、转动筒(3)以及扭力件(4),所述锚尖端头(2)转动设置在杆体(1)的端部上,所述锚尖端头(2)的转动轴线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锚尖端头(2)沿自身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片(21),所述杆体(1)靠近锚尖端头(2)的一侧沿杆体(1)的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片(11),所述杆体(1)的中部位置沿杆体(1)的周向开设有转动槽(12),所述转动筒(3)转动设置在转动槽(12)内,所述转动筒(3)的外壁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插片(31),所述插片(31)沿转动筒(3)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布,所述扭力件(4)设置在转动槽(12)内并用于在转动筒(3)转动后驱使转动筒(3)回转至转动前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片(11)的螺距沿杆体(1)远离锚尖端头(2)的一侧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件(4)包括扭簧(41),所述扭簧(41)套设在杆体(1)的转动槽(12)内,所述扭簧(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杆体(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筒(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41)的外周壁固定设置有多个尖刺(411),所述尖刺(411)沿扭簧(41)的螺旋方向均匀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上还固定设置有倒锥刺(5),所述倒锥刺(5)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且沿杆体(1)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杆体(1)包括锚头(13),所述倒锥刺(5)位于杆体(1)的锚头(13)与转动筒(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刺(5)呈四棱锥状,所述倒锥刺(5)上开设有多个通孔(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13)的四周均匀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板(6),每个所述固定板(6)上均固定设置有插杆(61),所述插杆(61)的长度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相同,每根所述插杆(61)的周壁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倒刺(6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程施工加固锚杆,属于工程施工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杆体、锚尖端头、转动筒以及扭力件,所述锚尖端头转动设置在杆体的端部上,所述锚尖端头的转动轴线与杆体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锚尖端头沿自身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旋片,所述杆体靠近锚尖端头的一侧沿杆体的外周壁固定设置有第二螺旋片,所述杆体的中部位置沿杆体的周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筒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所述转动筒的外壁沿周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插片,所述插片沿转动筒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排布,所述扭力件设置在转动槽内并用于在转动筒转动后驱使转动筒回转至转动前的状态。本技术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并便于对加固的区域进行锚杆加固。

技术研发人员:陶强伟,梁佳伟,陈嘉澜,丁康萍,刘海英,王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