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8835发布日期:2023-10-25 14:0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井下测量,尤其是指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


背景技术: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钻进工具、钻孔弯曲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学、微型计算机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引用,下钻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对钻孔轨迹的实时测量和控制。随钻测量系统是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目前以有线随钻测量方式为主,通过特制的中心通缆式钻杆作为信号传输通道,实现了双向通讯和信息实时上传。但随着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的推广,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有线随钻测量系统信号长距离传输可靠性差、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此外对钻杆等钻具要求较高。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办法,该技术目前在石油钻探领域应用较多,且主要采用泥浆脉冲作为信号传输方式,随钻测量系统的过线器表面的短接套均为筒形,这种筒形短接套在安装时需要精准定位才能套入,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短接套内的电子元件容易过线器发生碰撞和磨擦,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安装方便、有效保护元件的使用安全的过线器短接套。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它包括有筒形的短接套,短接套内腔中部设有隔离段,隔离段其中一端的短接套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锥形的短接外导室,短接外导室端部扩展形成阶梯状的盖板槽,隔离段另一端的短接套内腔壁扩展形成阶样状的短接嵌合腔,短接嵌合腔外端的短接套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短接导向腔。

3、所述的短接导向腔呈内小外大的锥形,短接导向腔外端端部扩展形成限位槽。

4、所述的短接嵌合腔由短接套内腔壁由外向内逐渐收缩形成。

5、所述的隔离段由短接套中部的内腔壁向中心缩进形成。

6、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短接导向腔对准外部过线器套入,使短接嵌合腔与外部过线器中部套合,隔离段端部与外部过线器的阶梯面抵触,外部过线器小端穿过隔离段空腔后与短接外导室内的外部元件连接,最后将盖板扣在盖板槽内锁紧,采用锥形的短接外导室和短接导向腔在安装时可以自动导向,使安装更方便,采用隔离段对过线器进行限位,使短接外导室内的外部元件不会与过线器发生碰撞,从而有效保护元件的使用安全。



技术特征:

1.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筒形的短接套(701),短接套(701)内腔中部设有隔离段(702),隔离段(702)其中一端的短接套(701)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锥形的短接外导室(703),短接外导室(703)端部扩展形成阶梯状的盖板槽(704),隔离段(702)另一端的短接套(701)内腔壁扩展形成阶样状的短接嵌合腔(705),短接嵌合腔(705)外端的短接套(701)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短接导向腔(7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其特征在于:短接导向腔(706)呈内小外大的锥形,短接导向腔(706)外端端部扩展形成限位槽(7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其特征在于:短接嵌合腔(705)由短接套(701)内腔壁由外向内逐渐收缩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其特征在于:隔离段(702)由短接套(701)中部的内腔壁向中心缩进形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基于随钻测量系统用的过线器短接套,它包括有筒形的短接套,短接套内腔中部设有隔离段,隔离段其中一端的短接套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锥形的短接外导室,短接外导室端部扩展形成阶梯状的盖板槽,隔离段另一端的短接套内腔壁扩展形成阶样状的短接嵌合腔,短接嵌合腔外端的短接套内腔壁逐渐扩展形成短接导向腔。本方案采用锥形的短接外导室和短接导向腔在安装时可以自动导向,使安装更方便,采用隔离段对过线器进行限位,使短接外导室内的外部元件不会与过线器发生碰撞,从而有效保护元件的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嘉阳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